《愛情是狗娘》:探究愛情與暴力背後的現實批判和影像美學

如果評選影史上最驚豔的導演處女作,墨西哥導演亞利桑德羅•岡薩雷斯•伊納裡圖的《愛情是狗娘》應該有一席之地,這部電影2000年在戛納電影節上映後引起轟動,歐美媒體稱讚伊納裡圖為“下一個大師”。此後的故事我們都知道了,《21克》、《通天塔》、《美錯》部部精彩,2015、2016年《鳥人》、《荒野獵人》橫掃各大頒獎禮,伊納裡圖連續兩年拿下奧斯卡最佳導演獎,《荒野獵人》還把“小李子”萊昂納多.迪卡普里奧送上了心心念唸的影帝寶座,導演和演員事業同時達到了巔峰,堪稱影壇佳話。

《愛情是狗娘》:探究愛情與暴力背後的現實批判和影像美學

雖然那年奧斯卡最佳外語片競爭上,《愛情是狗娘》輸給了另一部傑作《臥虎藏龍》。但很難相信一個由DJ轉型的非科班年輕導演,在處女作中技法如此老練,以至於首位榮獲普利策獎的美國著名影評人羅傑•伊伯特稱伊納裡圖為“一個天生的導演”。

《愛情是狗娘》(Amores perros)是典型的被中文譯名耽誤的好電影,這個片名讓人摸不著頭腦,這部電影其實並不只是講愛情,跟狗娘也沒什麼關係。西班牙語中Amore是愛,perro是狗,愛是主題,狗是線索,也是隱喻。電影真正要表達的是愛的背叛、人性的複雜以及人生無常。

《愛情是狗娘》:探究愛情與暴力背後的現實批判和影像美學

01 分解與重組,多線交叉敘事下的不同人生


有人把《愛情是狗娘》稱為墨西哥版的《低俗小說》,就敘事方式來說不無道理,伊納裡圖採用了昆汀.塔倫蒂諾喜愛的非線性敘事,所謂的非線性敘事,簡而言之,就是打亂時間順序的敘述方式。但是《愛情是狗娘》的敘事方式還是略有所區別,伊納裡圖採用的是多線交叉敘事,整部電影分成三個平行敘述又相互穿插的章節:

①第一個章節《奧斯塔維奧與蘇珊娜》:墨西哥城的某個貧民區,奧斯塔維奧暗戀哥哥拉米羅的妻子蘇珊娜,一次偶然的機會,他帶家中的猛犬高飛參加鬥狗比賽,結果高飛戰無不勝為他積累了些財富。為了與蘇珊娜遠走高飛,奧斯塔維奧決定幹一把大的,結果在最後一場鬥狗比賽中被人暗算,逃亡路上遇到了車禍被撞成重傷。拉米羅在搶劫銀行過程中被人打死,奧斯塔維奧在拉米羅的葬禮上再次向蘇珊娜提出遠走高飛的計劃,沒想到等待他的仍然是失望。

《愛情是狗娘》:探究愛情與暴力背後的現實批判和影像美學

②第二個章節《達尼埃爾與瓦蕾麗婭》:雜誌主編達尼埃爾和著名模特瓦蕾麗婭是一對秘密情人。為了能在一起生活,達尼埃爾放棄了家庭,但是好日子剛開始不久,瓦蕾麗婭就遭遇車禍,大腿受重傷行動不便,她的寵物狗裡奇因為撿球掉到了地板下,尋找許久還是沒找到。受到雙重打擊的瓦蕾麗婭精神崩潰,整日與達尼埃爾爭吵。有一天達尼埃爾下班後發現瓦蕾麗婭在家中暈倒,雖然搶救過來但是她永遠失去了一條腿,這個剛剛搭建起來的家庭陷入了無盡的苦惱和哀傷。

③第三個章節《“山羊”和瑪麗》:流浪漢瑪汀是個深藏不露的職業殺手,早年他為了參加左翼團體游擊隊放棄了大學教授的身份並拋妻棄女,革命失敗後蹲了20年大牢,出獄後妻子已經去世,女兒根本不知道他的存在,他也不敢相認。他接到一個白領要殺死自己哥哥的活,在去暗殺的路上遇到了奧斯塔維奧的車禍,把受傷的高飛帶回了家。恢復元氣的高飛將瑪汀養的一群流浪狗全部咬死,悲痛不已的瑪汀放棄了殺人任務,把掙到的錢偷偷放進女兒家裡,然後帶著高飛踏上了孤獨的旅程。

《愛情是狗娘》:探究愛情與暴力背後的現實批判和影像美學

從時間上,這三個故事是同時發生的,把它們串聯起來的觸發點是車禍,奧斯塔維奧在逃亡路上撞上了瓦蕾麗婭的車,而瑪汀恰巧在這次車禍現場。這次車禍把三個不相干的人聯繫了起來,並改變了他們的人生軌跡和命運。三個故事分別以奧斯塔維奧、瓦蕾麗婭和瑪汀的敘述視角展開,車禍在整部電影裡如同時間軸上的原點,成為衡量時間的一個標記。


導演採用多線交叉敘事並不是單純為了炫技,這種敘事方法創造出了多維的平行時空,擴大了敘事空間,突出了戲劇衝突的嚴重性和必要性,增強了主題表達。


還有一個重要的原因是,這種結構能令懸念迭起,讓謎底最後揭曉。到了第三個故事快結束的時候,瑪汀路過車禍現場,觀眾才發現三個故事的相互聯繫,觀眾開始回憶起從電影開始導演設置的伏線和提示,形成了一種獨特的觀影體驗。


02 愛與狗,暴力與背叛,新現實主義語境下的反思和批判


狗是貫穿全片的線索,影片裡多次出現的血腥鬥狗場面,在電影上映後,受到了歐美多個動物保護協會和愛狗群體的強烈批評和責難,伊納裡圖在採訪時有兩段話:

“鬥狗是墨西哥人的一項基本娛樂項目,就像別的國家的人鬥牛或者釣魚一樣的消遣。影片中30%出現在鬥狗場面的人都是來自現實世界的人,他們有的醉酒、有的嗑藥、有的與人發生衝突,暴力在這裡無處不在”


“當你生活在墨西哥城這樣的城市裡,暴力事件在街頭巷尾隨處可見,每一天都會有人死亡。這裡的暴力並不可笑,我們所展示的暴力正是曾經和現在發生在我們現實生活中的。”


可見伊納裡圖依照新實現主義的原則,把墨西哥人的真實生活搬上了銀幕,他還是一位崇尚實景拍攝的導演,影片中髒亂不堪的街道小巷都是墨西哥的真實街道,奧斯塔維奧鬥狗的游泳池,正是導演親歷的鬥狗賭博現場。

《愛情是狗娘》:探究愛情與暴力背後的現實批判和影像美學

還有一個貫穿的主題是愛,電影裡的愛並不浪漫和甜蜜,充滿了算計和背叛。奧斯塔維奧背叛了自己的哥哥拉米羅,和嫂子蘇珊娜發生了不倫關係,並找人將拉米羅打得半死。拉米羅背叛了自己的妻子,在外面有了情人。蘇珊娜也背叛了奧斯塔維奧,戀愛時她選擇了拉米羅,逃亡時她依舊選擇的是拉米羅,她可能從沒有和奧斯塔維奧一起生活的打算。達尼埃爾背叛了自己的家庭和原配妻子,瑪汀為了理想背叛了妻子和女兒,公司高層白領為了私利背叛了自己同父異母的哥哥。

在金錢、權力和慾望面前,愛經不起考驗。

《愛情是狗娘》:探究愛情與暴力背後的現實批判和影像美學

當然,電影並沒有專注於刻畫人性的惡,而是立體的表達人物的複雜情感。比如暴躁的拉米羅經常打罵蘇珊娜,卻冒死搶劫商店帶來了她最愛的隨身聽。瓦蕾麗婭的意外,讓達尼埃爾重新反省了自己,意識到過去沒有盡到保護家庭和丈夫的責任,他決心用新的態度審視和瓦蕾麗婭的愛情,並留在她身邊。瑪汀前半生充滿殺戮,不管是參加游擊隊還是後來以殺人為職業,但是這個殘酷冷漠的人,有自己的原則和底線,內心也有柔軟的一面,他收留各種流浪狗,視這些狗狗為自己的親人。在電影最後,孤獨的他帶上了眼鏡,為自己當年因為可笑的理想而離開妻女感到後悔萬分。他把自己全部的錢留給了女兒,卻沒有勇氣和她見面。

人性的善與惡如此複雜,背叛與救贖也許都是一念之間,也許是一次意外事故,這也是電影要表達的另外一個主題。

《愛情是狗娘》:探究愛情與暴力背後的現實批判和影像美學

電影裡的主要人物都以悲劇收尾,拉米羅被警察擊斃,奧斯塔維奧幾乎失去了一切:愛犬高飛、愛情、金錢和健康,瓦蕾麗婭失去了光鮮的職業留下了殘缺的身體,達尼埃爾失去了他原來擁有的溫馨美滿的家庭,而瑪汀將繼續永遠孤獨的活下去。在伊納裡圖的電影裡,人物總有悲劇性的命運,極少有人物能夠自我拯救成功,這種悲劇是既是他現實世界的認識,也是對暴力和衝突的批判。


03 手持攝影與色彩運用,自成一派的影像美學


作為一名“作者導演”,伊納裡圖自成一派的視聽語言風格是他獲得高度讚譽的原因之一,《鳥人》、《荒野獵人》、《血與沙》的攝影、剪輯、特效和配樂都獲得了多個奧斯卡獎的肯定,而這種風格從《愛情是狗娘》開始就已經確立。

《愛情是狗娘》:探究愛情與暴力背後的現實批判和影像美學

手持攝影已經成為他作品中必備的標籤,這種手法直接讓觀眾感受到晃動、顛簸,重現與電影人物所感受的刺激一致的視覺共鳴,進而讓觀眾覺得電影所發生的一切更真實,更生動。

《愛情是狗娘》中有很多手持攝影的片段,其中有代表性的是兩段車禍戲,電影一開頭的追車戲,鏡頭切到車內時,從搖晃的鏡頭中我們依次看到了後座沙發上的大片鮮血、受傷的狗,然後鏡頭又搖到奧斯塔維奧和同伴驚恐的臉,窗外飛速略過的景物,緊張感撲面而來。還有,瑪汀路過目睹了奧斯塔維奧撞向瓦蕾麗婭的車禍,他跑過去救人,攝像機就緊跟他身後,觀眾像在現場參與了這起慘烈的車禍。

《愛情是狗娘》:探究愛情與暴力背後的現實批判和影像美學

快速剪輯、平行剪輯和長鏡頭的運用。電影裡的暴力場面多處運用了快速剪輯和長鏡頭,經常數十秒內剪進6、7個鏡頭,營造一種混亂、躁動的氛圍。而主線敘述,導演又經常巧妙的運用平行剪輯來同時推進,比如奧斯塔維奧和蘇珊娜在家裡偷情,而拉米羅在外面被人打得半死,這兩個平行時空交錯出現,體現了兄弟的決裂和背叛。

《愛情是狗娘》:探究愛情與暴力背後的現實批判和影像美學

對於人物不同的場景、不同的情緒,運用了多層次的畫面質感與色調。比如鬥狗的場面用了陰冷的綠色,表現人物的家庭生活時用了較為溫馨的暖黃色。最特別的是拉米羅搶劫商店回家以後,這段用的是強烈的紅色光影,表達了他與妻子愉悅、炙熱的情緒。第一個章節和第三個章節畫面質感粗糲,第二個章節構圖精緻、柔和,表現了不同階級的生活狀態。

《愛情是狗娘》:探究愛情與暴力背後的現實批判和影像美學

視聽語言是說服觀眾、征服觀眾的過程,伊納裡圖總是試圖通過光影、色彩等手段在電影角色、演員和觀眾之間建立某種聯繫,讓觀眾自然地進入角色的生活中,並透過這種真實感產生“共情”,從而實現自己的創作意圖。


結語


亞利桑德羅•岡薩雷斯•伊納裡圖與吉爾莫•德爾•託羅(代表作《潘神的迷宮》、《水形物語》)、阿方索•卡隆(代表作《羅馬》、《地心引力》)被稱為“墨西哥三傑”,近7屆奧斯卡最佳導演獎,這三位拿走了5個,稱之為墨西哥電影風暴橫掃好萊塢一點不為過,墨西哥三傑互為合作伙伴和好友,德爾•託羅還是《愛情是狗娘》的剪輯師之一。這三位導演憑藉著鮮明的個人風格、深邃的人文思考,已經站在了當代世界電影的最前沿。

《愛情是狗娘》:探究愛情與暴力背後的現實批判和影像美學

左起:吉爾莫•德爾•託羅、阿方索•卡隆、亞利桑德羅•岡薩雷斯•伊納裡圖

《愛情是狗娘》在複雜的多線交叉敘事結構背後,在陰鬱、躁動的鏡頭語言下,是伊納裡圖作品一以貫之的主題:人與人的隔閡衝突、愛的救贖和背叛、無序暴力下的社會問題等,這些時刻發生在每一個普通人身邊的事,才是打動不同國家、不同文化背景觀眾的真正原因吧。

感謝閱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