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真有“士女縱歡,闐塞市街”?試回顧明代婦女的消遣娛樂活動

消遣和娛樂是我們每個人生活中必需的活動,在繁忙的日常和學習工作之餘,消遣和娛樂是幫助我們放鬆心情、重塑精力的重要活動。在我國古代的封建王朝,消遣和娛樂同樣是人們在生活中的尋常活動,當時的人們同樣會如今日的我們一樣,在業餘時間進行會友、出遊、運動等消遣娛樂的活動。

然而,在尋常的娛樂消遣活動中,女性卻常常是缺席的。這主要是因為,在我國古代的許多封建王朝中,由於"重男輕女"思想的影響,導致女性長期被視作為男性的附庸。她們不僅在社會經濟地位上需要完全依附於男性,往往只能困守在家中,而且在業餘時間中,她們也不能如男性那般自由地進行各種娛樂活動,這一方面是因為女性往往不具有男性那般的經濟實力,另一方面則是因為女性常被視為是男性的附屬品,不能隨意、自在地出入或拋頭露面。

但是,這一現象在明代卻較少出現,明代的女性常常能夠自在地參加各種與男性一樣的消遣娛樂活動,女性不僅可以結伴出遊,甚至還可以參加體育運動。明代的女性之所以能夠獲得更大的參加消遣娛樂活動的自由,是與明代時商品經濟的發展以及隨之帶來的對明代社會風氣的改變分不開的。

古代真有“士女縱歡,闐塞市街”?試回顧明代婦女的消遣娛樂活動

明代婦女們聚會的場景

明代女性的消遣娛樂活動

明代女性可以參加的消遣娛樂活動是多種多樣、十分豐富的,從傳統的琴棋書畫到體育運動,都可以見到女性的身影。明代女性所參加的比較傳統的消遣娛樂活動應當是諸如女紅、刺繡一類的活動,這些活動幾乎歷朝歷代的女性都會參加。之所以如此,是因為女性平日大多數時間待在家中,不能如男性一般出外工作,在操持完家務之後,在家中則往往只能用刺繡這類活動來消磨時光。

除了刺繡、女紅之外,待在家中的明代女性還會吟詩作對、描摹書畫甚至閱讀聖賢書,這是相對於其它朝代的女性來說更加進步的一點。明末的桐城有一姓方的名門望族,他們家的女兒便與親眷一道組成了一個"名媛詩社",在詩社中吟詩作對,寫下了許多詩詞。除了組成詩社互相作詩取樂之外,明代的許多女性能夠也會用詩歌來抒發自己的情緒,如明代的一位女詩人夏完淳就曾寫過一首《卜算子》,以此來抒發自己的愁緒:"秋色到空閨,夜掃梧桐葉。誰料同心結不成,翻就相思結。十二玉闌干,風動燈明滅。立盡黃昏淚兒行,一片鴉啼月。"

其才情可見一斑。

古代真有“士女縱歡,闐塞市街”?試回顧明代婦女的消遣娛樂活動

明代某婦女刺繡——褙子

明代的女性中喜歡閱讀諸子百家的也是大有人在。宮中的后妃便常常會閱讀諸子百家的著作或是史書,以此來汲取營養、教育下人。例如,明太祖朱元璋的皇后馬皇后便"暇則講求古訓,告六宮",萬曆帝的母親李太后則"惟觀書史,課宮人俱讀書寫字"。

由此可見,宮中后妃都將讀書視為是必要之事,不僅自己要讀,自己的身邊人與下人都必須要讀。宮中后妃喜愛讀書,民間的普通女性中也有許多人對讀書愛不釋手,而明代社會風氣的逐步開放也使得那種"女子無才便是德"的思想逐漸被摒棄,許多普通女性也有了閱讀的機會。

根據史料記載,明代時有一位名叫唐孺人的婦女便對讀書極感興趣,涉獵極廣,令許多讀書的男性都自愧不如:"自《孝經》、《女傳》誦之外,至齡醫藥卜筮種樹之書,顧不如專門家耳,然未嘗不通其旨。其試之,亦數數有效。往來姻戚,所或見有異書及諸稗官小說,輒攜取以歸,旬日而還之,則誦習之矣"。

古代真有“士女縱歡,闐塞市街”?試回顧明代婦女的消遣娛樂活動

明代女子讀書交流會

除了這些相對傳統的、在家中也能完成的娛樂消遣活動之外,明代女性還十分喜歡外出遊玩,參加各種節日活動或是與朋友一道出外郊遊。在相對比較封建與保守的朝代,女性參加大規模的節日活動或是出外旅遊會被視作是不合時宜的,因為女性拋頭露面被視作是不體面的一件事情。然而,到了明代,由於社會思想的進一步開放,女性拋頭露面已經是十分正常的一件事情了。每逢各種節日,由於大街上總是會有各種各樣的活動吸引人們前去,因此女性頻繁地參加節日活動也是再正常不過了。

有史料記載,杭州在立春時節之時,大街上便是人來人往,女性數量十分得多,所謂"士女縱歡,闐塞市街",在元宵節時,大街上也是男男女女一起出遊,十分熱鬧,"上元夕通衢張燈放炬,男女雜遊"。除了傳統節日之外,明代還出現許多女性色彩濃重的節日,當時便有一個著名的節日,名為花朝節,許多女性會在這一日舉辦成人禮或是出外取樂。

古代真有“士女縱歡,闐塞市街”?試回顧明代婦女的消遣娛樂活動

明代女子們彈琵琶之際

女性在平日裡出外郊遊亦成為了一種風尚,不僅如此,女性在郊遊之時還十分大方,大聲談笑,完全不會在乎他人的看法。一本名為《照世杯》的小說中就曾描寫了這樣的場景:"就如我們吳越的婦女,終日遊山玩水,入寺拜僧,倚門立戶,看戲赴社,把一個花容粉面,任你千人看,萬人瞧,他還要批評男人的長短,談笑過路的美醜,再不曉得愛惜自家頭臉",足可見當時的女性是多麼的大方了。

最令人感到驚訝的是,明代的女性還時常參加體育運動,而更令人感到訝異的是,當時的女性十分鐘愛的一項運動是蹴鞠,也就是我們今日所踢的足球的原型。《美人千態圖》中就曾對女性參加蹴鞠運動的場景進行過詳細的描寫:"蹴鞠當場二月天,香風吹下兩嬋娟。汗沾粉面花含露,塵拂蛾眉柳帶煙。翠袖低垂籠玉簡,紅裙曳起露金蓮。幾回踢去嬌無語,恨煞長安美少年"。

古代真有“士女縱歡,闐塞市街”?試回顧明代婦女的消遣娛樂活動

明代女子踢蹴鞠

除了民間的女性喜愛蹴鞠之後,宮中的妃子同樣喜愛蹴鞠,甚至還結成了專踢蹴鞠的團體,為當時的皇帝明宣宗表演蹴鞠。這種女性廣泛參加蹴鞠運動的場景,在今日都還少見,不得不令人強調明代女性對於體育運動的喜愛。

明代女性消遣娛樂豐富的原因

相比於前代來說,明代女性的消遣娛樂活動是大大豐富的了,而這背後隱含著的實際上就是明代女性社會地位的提高以及人們對女性的普遍尊重,這反映的也是明代社會思潮的一種轉變。

而明代社會思潮之所以會出現這樣的轉變,與商品經濟在明代得到的發展是分不開的。明代的商品經濟發展一方面繼承了自宋元以來商業得到的發展,另一方面則由於明初實行的一系列寬鬆政策,這些因素結合在一起,促成了明代商品經濟的發展。商品經濟的發展豐富了社會生活,明代的城市面貌由於商品經濟的發展得到了極大的改觀,而社會生活的改變又進一步促成了明代社會思想的改變。

古代真有“士女縱歡,闐塞市街”?試回顧明代婦女的消遣娛樂活動

明代女子們舉行私人聚會

商品經濟帶來的社會思想的改變首先體現在人們對於金錢和消費的理念上。明代的人們的社會思潮不再像此前那般保守。不再恪守"重本抑末"的思想,而開始追求在商業上取得成就,以此獲得更多的財富。當時的許多士紳也開始加入到經商的行列,人們開始普遍對財富進行追求。

這種思想又進一步改變了人們的消費觀念,明代的許多人認為金錢應當是流動的,金錢只有流動起來才能生錢,人們應當用金錢來進行消費和投資,在這種觀念影響下,明代百姓的消費也開始發展起來。

金錢和消費觀的改變以及人們對於財富的追求進一步開拓了人們的視野,許多人不再拘泥於傳統的思想,而開始超越傳統的禮教進行更為廣泛的思考,其中既有政治方面的思考,也有社會文化方面的思考。政治方面的思考集中體現在明代思想家李贄的思想中,他開始質疑皇權統治,認為國家不應是一家一姓的天下,國家的統治應該為人民而服務。而社會文化方面的思考則關乎本文所講的女性地位問題,人們開始超越傳統的禮教限制,給予女性更多的自由與尊重,這種思潮的改變最終也就導致了明代女性地位的提高,進一步導致了女性娛樂消遣活動的豐富。

古代真有“士女縱歡,闐塞市街”?試回顧明代婦女的消遣娛樂活動

古代女子們在家中的消遣方式

結語

通過上文的介紹,讀者們應該能夠發現,明代女性在閒暇時間裡的娛樂與消遣的活動確實是十分豐富的,這反映的是明代女性社會地位的普遍提高以及社會思潮的普遍改變。

這種明代社會地位普遍提高以及社會思潮普遍改變的背後,反映的則是明代商品經濟發展對於社會產生的影響。然而,可惜的是,這種商品經濟發展以及隨之帶來的社會思潮的改變只是曇花一現,沒能持續下去,傳統禮教的思想與限制仍然在社會上佔主要地位,商品經濟的發展也隨時可能受到統治者的限制與扼殺,在這種情況下,商品經濟的發展是難以持續的,女性地位的提高也是短時間和侷限性的。

這種狀況不得不令人感到惋惜,然而,在封建王朝的統治下,這種狀況也是難以避免的,這是由封建王朝的性質所決定的,社會狀況的根本改變和女性地位的根本提高只有在封建王朝之後才有可能真正實現。

參考資料:《警世通言》、《明史》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