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銀操縱往事:事不過三還是累教不改?

白銀操縱往事:事不過三還是累教不改?

白銀操縱往事:事不過三還是累教不改?

最近期貨圈有個猛人,人稱“鳥叔”的一個大佬,用自有資金僅花半年多的實現了百倍收益——一個本金30萬的賬戶做到4000萬,一個本金1700萬的賬戶做到了1.6億,讓圈內眾生瞠目!

通過他公開持倉來看,主要是多白銀黃金+空黑色組合,最近妖嬈的白銀行情功不可沒,下半年2個多月的時間,滬銀主力合約從3600元/kg漲到4800元/kg,最大漲幅33%,遠超同期黃金漲幅,如此暴漲,不禁讓人回顧想起白銀歷史上的那些往事,這是一個從來不缺故事的品種。

白銀操縱往事:事不過三還是累教不改?

(今年下半年白銀走勢:急漲急跌)

一.白銀暴漲史

先給大家看歷史上有名的兩波白銀行情,分別發生在1980年代(區間最大漲幅11倍)和2010年前後(區間最大漲幅4倍)。

1975年到1980年:這個時間段白銀最低價3.91美元/盎司,加速起漲點是1979.8.17(8.9美元/盎司),1980.1.18衝至46.8美元/盎司的歷史高點,區間最大漲幅10.96倍,同期黃金最大漲幅6.89倍。從1979年的8月17日到1980年的1月18日,主升浪僅僅用了5個月便完成了425%的驚人漲幅,同時期黃金漲幅188%。

2008年到2011年:這個時間段白銀最低價9.3美元/盎司,加速起漲點是2010.8.20(18美元/盎司),此後便一路加速上漲到2011.4.29的47.84美元/盎司見頂,累計最高漲幅414%,2008-2010前面兩年蓄勢、穩步上漲一倍,後面2010年8月下旬到2011年4月底主升浪,8個月漲幅

166%,同期黃金漲幅53%。

白銀操縱往事:事不過三還是累教不改?

1975年到2019年白銀價格走勢

白銀操縱往事:事不過三還是累教不改?

同期黃金價格走勢

如果僅僅是因為漲幅巨大,故事也就平淡無奇,歷史上價格暴漲暴跌的商品並不少見,而這兩次上漲的背後都有驚天手筆,也才是故事重點。

二.白銀操縱案

1980年白銀案——世界首富、石油大王亨特家族的破產記

①轉戰期貨:亨特家族靠石油發家,曾經短暫的佔據過世界首富位置,可見財力之雄厚,1970年代,亨特家族創始人去世,老亨特最有商業頭腦、具備冒險基因的兒子尼爾森-亨特們開始涉足期貨市場,當時他們的老本行石油事業遭受了一個重大打擊——卡扎菲國有化了其家族一個預期收益40億美元的油田,也許是這次失敗,亨特開始四處出擊從事投機,先是在大豆上小嚐甜頭,最終卻在白銀過山車行情中破產。

②牛刀小試:1970年代初貴金屬都在低點,但是亨特家族看到了通脹風險,提前1.29美元/盎司的價格開始建倉,在中東買入白銀現貨,同時在紐約和芝加哥期貨市場買進白銀期貨,在2美元徘徊的時候不斷加碼,截止19

73年12月亨特家族已經持有2000萬美元白銀現貨和3500萬盎司白銀期貨,谷底大量建倉獲利頗豐,但是在白銀價格第一波漲130%到6.7美元的時候市場迎來了一個不速之客,墨西哥政府手中也有5000萬盎司的白銀,成本在2美元以下,遠遠低於亨特家族,墨西哥政府笑得合不攏嘴傾瀉而出,白銀跌回4美元,亨特家族浮盈大幅減少。

③金主合謀:經此小試牛刀,亨特家族發現僅靠一己之力還難以完全掌控銀價,便靠自己多年積累的關係網向沙特政府和王子推銷白銀,這可是大大的財主,後者很快加入其中,此後一直到1979年長達數年的時間內,亨特家族一直暗度陳倉,掩蓋囤積白銀的真實意圖,非常有耐心,銀價也只是緩慢上漲,1978年達到6美元,1979年四季度大約9美元。

白銀操縱往事:事不過三還是累教不改?

④戰鬥總攻:1979年年底,亨特家族操縱了紐約商品交易所53%的白銀期貨合約和芝加哥交易委員會69%的白銀期貨合約,總共掌握著1.2億盎司的現貨和5000萬盎司的期貨——這還不包括那些沙特阿拉伯投資者以個人名義持有的白銀,如果加上所以可以控制的白銀,估計有幾億盎司!1979年冬天,亨特家族掌握的白銀期貨合約總價值已經高達30億美元;到1980年1月,其總價值可能超過50億美元。

後面的故事就按照劇本發展了,1979年夏天亨特家族發起總攻,向芝加哥期貨交易所累計下達4000萬盎司的買入指令,白銀出現前文所述的火箭飆升到接近50美元的歷史天價(40年後的現在白銀也不到20美元),白銀生產商狂歡,美國政府卻已按奈不住,最終出手收拾不聽話的亨特,先是提保敲打,接著無計可施限制新開倉,加上高位無人接盤,沉重的利息負擔,交易所成了壓垮白銀的最後一根稻草,幾個月後白銀跌回12美元,亨特家族破產。

白銀操縱往事:事不過三還是累教不改?

關於這段歷史,橋水基金的達里奧也在《原則》一書中有所提及:我目睹了我的一位朋友邦克·亨特,當時的世界首富,因為白銀價格過山車而破產。我們都看到了通脹風險,他在1.29美元一盎司的價格開始買入白銀,以對沖通脹風險,之後隨著通脹率和銀價上升,他不斷買入白銀,到1979年時價格漲到10美元時,我告訴他,我覺得可能是時候退出了,因為美聯儲準備將短期利率提高到長期利率之上了,但邦克當時在做石油交易,他接觸的中東石油生產上仍然擔憂美元貶值,並說他們也將買入白銀對沖通脹,於是邦克預期銀價繼續上漲,繼續買入白銀,我則退出了。到1980年年初,銀價上漲到接近50美元,邦克更是富得流油。但是在1980年3月,銀價的暴跌開始了,一直跌到11美元以上。由於邦克是一路浮盈加倉,銀價暴跌給他造成毀滅性打擊,他破產了,我為他感到心碎。

白銀操縱往事:事不過三還是累教不改?

達里奧《原則》講述白銀過山車

白銀操縱往事:事不過三還是累教不改?

2010年白銀案——貝爾斯登的化身大摩

亨特之後,白銀價格低位橫了20多年風光不在,直到這個世紀的08金融危機之後……

白銀操縱往事:事不過三還是累教不改?

1980年-2007年白銀價格走勢

2006-2008年貝爾斯登是白銀的操縱主體,每次都在低位吸籌,一旦白銀緩慢上漲到某個階段就出手賣空幾百萬盎司,造成白銀價格緩漲急跌,但是眾所周知2008年金融危機爆發,貝爾斯登空單爆倉,最終被摩根大通收購。

貝爾斯登化身大摩後,白銀操縱達到了一個新的高度,作為白銀市場最大玩家,大摩持有40%以上的COMEX空單,手法完全和貝爾斯登一樣,逢高砸盤,低位吸納。2010年監管層實在看不下去了,參眾兩院開始調查摩根操縱打壓白銀價格,最大空頭摩根大通發現勢頭不對不得不解散操盤團隊,對沖基金嗅到血腥之後蜂擁而入做多,不到半年炒到47.84美元/盎司,漲幅166%。

白銀操縱往事:事不過三還是累教不改?

眼看著銀價失去控制,交易所又需要摩根這樣的空頭了,雙方妥協之後提保,摩根大通再次迴歸白銀市場,但是神奇的是,從此以後一方面摩根大通是期貨最大的空頭,一方面卻開始拼命囤積白銀。

三.摩根大通究竟意欲何為?

數據顯示,截至2019年7月底,摩根大通持有COMEX白銀現貨庫存高達約1.5億金盎司(約4780噸),約佔COMEX交易所總庫存的一半,截止9.14日,COMEX白銀庫存3.15億盎司。

白銀操縱往事:事不過三還是累教不改?

任何一個商品被一家公司持有過半,都不得不讓人浮想聯翩,歷史上前兩次白銀操縱都灰飛煙滅不得善終,那這次大摩究竟意欲何為?未來白銀行情又將如何?

首先,從工業屬性的角度,白銀開採成本大約22-24美元,目前低於20美元的價格依然是較低水平。

另外,美國經濟依然出現減速風險,利率倒掛,美元指數轉危,避險資產金銀都會獲得青睞,趨勢向上。

但是,白銀彈性雖大,兩次爆炒波動幅度在收斂(主升浪第一次5個月4倍,第二次8個月1.67倍),俗話說事不過三,跟風大眾和監管方都有所預期,如果發生赤裸裸的過度操縱,最終必然招來全球(美國)監管層的再次打壓,另外大摩很可能根據跟風盤心理反其道而行之——比如拉高形成一致性預期之後急跌,市場猶豫的時候再次拉昇。

武斷預判,本輪白銀大週期上:①漲幅大於黃金,而不會像第一次10倍第二次4倍那麼誇張;②相比於79-80年和10-11年的單邊上漲,這次上漲過程會比較曲折。

【週五中秋假期外盤白銀暴跌↓】

白銀操縱往事:事不過三還是累教不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