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中的苏联战场

在二战前夕苏联应该清楚的知道迟早会和德国开战的,在苏联在和德国瓜分波兰之后就积极的为以后的战争做充足的准备。

1939年8月23日跟苏联签订《苏德互不侵犯条约》跟苏联共分波兰的计划。1939年9月1日德国进攻波兰,9月17日苏联进攻波兰,10月6日结束波兰战争。由于芬兰的地理位置原因(占领芬兰能让苏联有更长的战略纵深),苏联加紧了迫使芬兰在国土上让步的外交攻势,最终外交失败,苏联于1939年11月30日进攻芬兰,之后苏联付出了惨重代价获得了胜利并让芬兰割让了十分之一土地给苏联(获得了芬兰的卡累利阿地区和图尔库军港)。

二战中的苏联战场

1940年6月苏联吞并波罗的海三国(爱沙尼亚、拉脱维亚、立陶宛)并从罗马尼亚收回被占领的比萨拉比亚地区。

二战中的苏联战场

1941年6月22日德国分南中北三路对苏联(意大利、匈牙利、罗马尼亚和斯洛伐克以及部分占领区征召部队)发起了闪电战。由于苏联判断有误没有做好相应的准备跟之前的大清洗(许多的高级将领被处决)一时没起到有效的抵抗,两个多星期德军突进苏联600公里。

1941年7月7日基辅战役爆发,几乎整个西南方面的苏联军被德军包围。9月20日基辅城被德军占领,9月26日战役结束。此战役苏联6个集团军被全歼(第5、6、12、21、26、37集团军),2个集团军被重创(第38、40集团军)共有63个师被消灭。基辅战役德军虽然全胜,但推迟了4个星期德军对莫斯科进攻的时间。

1941年秋,英美开始援助苏联。

1941年9月8日长达两年多的列宁格勒保卫战爆发。由于地理位置德军并没有完全的对列宁格勒彻底的合围,使得后勤补给,援兵不断涌入列宁格勒。

二战中的苏联战场

1941年9月30日德军向莫斯科进攻。10月14日,莫斯科的各个主要方向都在进行激战。10月19日国防部发布全民皆兵。

1941年11月7日的8点10分苏联在莫斯科举行了最著名的阅兵之一,受阅部队在阅兵结束后直接开赴前线。

经过苏联红军顽强防御和多次反突击,德军突向莫斯科的最后企图破产了。苏联红军虽然经常处在危急状态,但始终坚持了下来并消耗了德军。德军因战线过长,补给不足,战役中消耗过大,既没有设防御阵地和战役预备队,又无在冬季条件下作战的准备。苏军由于西伯利亚军队早已习惯了寒带生活,有着足够的冬季作战装备(原驻守西伯利亚防守东北日本关东军的军队,由于跟日本签订了中立条约和苏联得到的确切消息日本不会跟苏联开战而将西伯利亚军队调回前来支援莫斯科战役)。1941年11月29日,德军已成强弩之末,在各个方向上的进攻都已被遏制。

1941年11月9日斯大林下达反突击命令。1941年12月6日,西方面军在南北两个方向上对德军发动反击,德军部队在气候和苏军的双重夹击下,被从莫斯科附近击退。至此希特勒下达由进攻转为防守的指令。

12月9日起苏联接连收复了罗加切沃、伊斯特拉、索尔涅奇诺戈尔斯克、克林、加里宁、沃洛科拉姆斯克。

1942年4月,德军被苏联红军付出惨重代价后赶到了距离莫斯科100乃至350公里以外的地带取得了莫斯科保卫战的最后胜利。

二战中的苏联战场

1942年5月12日至5月29日苏军发动哈尔科夫反击战役,此战役以苏联惨败收场使苏德战场上德军的不利形势变成了僵持局面。之后斯大林格勒会战爆发,7月25日德军又发动高加索战役。1943年2月2日斯大林格勒会战结束,10月9日高加索战役结束,这两场战役均以德军失败。

二战中的苏联战场

1943年7月5日库尔斯克会战爆发,8月27日结束。此战役德军被苏军阻滞后被击溃,自此德军完全丧失主动权。

二战中的苏联战场

之后苏联红军相继发动了10次大型反击战役(十次斯大林突击)直至完全把德军赶出苏联。

若有不正之处欢迎评论指正

图片来源于网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