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訓向下是希望

青訓向下是希望


隨著教育部提出,積極將足球運動向幼兒園延伸,中國的青少年足球訓練與發展是不是有嫩個夠邁上一個新的臺階?要肯定的是,將青少年足球訓練向幼兒進行擴展這件事情的出發點一定是好的。每每談到青訓,我們總是感慨青少年接觸項目太晚、基礎太差,這恰恰需要讓幼兒接觸足球,接觸專業的足球。此處的專業並不是指讓他們打出精妙配合之類的,而是專業的適合這個年齡段的訓練,哪怕是興趣上的。3歲到6歲作為人大腦和身體的敏感期,在各方面的培養上都還如白紙一張,只要能在這個時候對他們進行正確的、專業的指導,自然可以給他們打下一個良好的基礎。當然,這也就為青訓教練員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相輔相成。

不過,對於幼兒發展青訓這件事情,我們既不能指望兩三年就能看到他對於中國足球的改變,也不能指望這些孩子到了七八歲就能找到類似梅西、C羅這樣的巨星。幼兒的青訓發展,首要的是興趣培養,在這個年齡段,成績從來不是任何重要的參考指標。他們既有可能在接受了這樣的訓練後五年,仍然沒能和最初有太大的進步,但不應該就此產生動搖,如果沒有這些年量的積累,又何談過些年質的變化。橫向和所有的足球發達國家相比,他們的幼兒足球基本全是興趣培養,很少著重於技術,這一點上既考慮了幼兒在身體發育情況下能夠接受的訓練量,有能夠很好的讓他們對這項球類運動有興趣,從而有了堅持下去的動力。如果一味的要求七八歲甚至更小的孩子踢出成績,踢出所謂漂亮的比賽,那麼還不如不要做這件事情,揠苗助長,就將有悖於初衷。

有人覺得,對於青少年的足球培養,幼兒是不是太小了一些。如果是將足球單純的作為一種興趣愛好,自然什麼時候都可以開始練習。但如果是想從中選出更好的苗子,則需要從小進行培養,無論哪一項技術,都是需要無數次的打磨才可以成型的。一個最直觀的例子是,當你感慨C羅、馬塞洛他們的孩子能夠在球場上從容過人,瀟灑打門的時候,他們從小已經在自己父親的指導下接觸了專業的訓練,天賦固然依靠遺傳,但靈活的運用技術動作則依賴於從小就接受的訓練。

青訓向下是希望

即便我們拋開為職業足球選材不談,幼兒足球培訓對於他們體會到團隊概念,已經一系列的優秀品質也都是一種提高。在這些訓練中,他們可以感受到團隊的力量,可以體會到什麼是堅持以及堅持後的喜悅。這對於青少年作為一個“人”的培養也有著極其重要的力量。

無論如何,青訓向下延伸,只要能夠做到不要急於求成,踏踏實實的,以專業的團隊去完成,就一定能夠起到他應有的積極的作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