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進入汽車領域,到底要做什麼?

小米進入汽車領域,到底要做什麼?

問題其實沒那麼複雜

前幾天,小米投資車聯網供應商博泰的新聞引起了一波小範圍的刷屏。

「震驚!小米終於要進入汽車領域了!?」「雷布斯也要造車了麼?」類似這樣的標題和討論也隨之出現。當然,這些大多都是標題黨,小米也並不是要造車。

通過投資博泰,有著「雜貨鋪」之稱的小米算是正式把觸角伸到了車聯網的供應體系中。

對一家手機業務起家的科技公司來說,這次的戰略投資究竟意味著什麼?

要做的到底是什麼?

在解釋這個問題之前,我們不妨先來看看小米之前和汽車產生過哪些聯繫。畢竟從之前的一些合作中,我們也能看出小米究竟對汽車是怎麼樣的態度。

我們梳理幾個比較典型的案例。

小米 & 小鵬汽車

雷軍和何小鵬的淵源可以追溯到 UC 瀏覽器的時代了,而小米和小鵬汽車除了在資本層面的聯繫之外,產品層則是小鵬 P7 和小米手機之間的聯動,手機通過 NFC 功能可以作為車鑰匙。

小米進入汽車領域,到底要做什麼?

小米 & 一汽

在和一汽確定戰略合作之後,一汽的部分汽車將搭載小愛同學,雙方也表示會在人工智能、智能設備、物聯網等領域展開更深層次的合作。至於一汽奔騰米粉定製版車型,則屬於營銷層面的合作,沒有任何實質意義。

小米進入汽車領域,到底要做什麼?

另外,小愛同學曾經還參與理想 ONE 的語音方案;威馬汽車也展示過接入小米物聯網設備的車家互聯方案;小米旗下的生態鏈企業也發佈了智能後視鏡、點菸器快充等智能車載小硬件。

總結來看,小米之前和汽車產生聯繫的方式,無外乎智能手機、小愛同學和智能家居這三個領域。這些都是小米本就擅長的領域,也很難直接和造車或者開發車載系統有太多關聯。事實上,小米之前也多次闢謠並不會造車。

在車機內,用戶感知最深的幾個生態資源不外乎語音交互、地圖導航、車主服務、娛樂、雲服務以及還沒迎來爆發的 IoT 場景。

除了手機業務之外,小米的核心能力主要集中在語音以及 IoT 物聯網的廣泛覆蓋。換句話說,即便是小米想要開發車載軟件,也很難一下子拿出 OS 級別的解決方案。再退一步說,即便是小米擁有了整體能力,把技術整合成商業化的產品,進入主機廠供應商體系也並不簡單。

所以說,小米一直在做的,其實是向主機廠和供應商提供包含小愛同學語音接口在內的服務,使得汽車能接入小米的物聯網版圖中。

那麼物聯網對小米有多重要呢?

我們都知道小米通過投資一系列的生態鏈企業,已經搭建起了龐大的智能終端體系,從手機、智能音箱、家電以及各種家用智能網關,都能通過小愛同學進行統一操作。目前來看,對智能家居感興趣的用戶很難避開小米「全家桶」。

小米進入汽車領域,到底要做什麼?

在 2019 年,小米宣佈成立 AIoT(AI+IoT,人工智能+物聯網平臺)戰略委員會,和手機業務並列成為雙引擎戰略,也是集團未來 5 年核心,將會累積投入 100 億元。

汽車這個大號智能硬件,毫無疑問是萬物互聯的重要終端。對於小米來說,這塊領域一定需要有自己的立足之地。投資博泰,剛好能讓小米直接輸出能力到完整的車機系統中。一旦有了資本層面的合作,那麼小米對於產品就有了一定的話語權,能更好配合自己的 AIoT 戰略。

和 BATH 各不相同

同樣是科技公司,同樣是進入了車聯網領域,我們很難不把小米和其它幾家公司聯繫在一起。包括騰訊、百度、阿里以及華為在內,廣義上都是科技公司進入車聯網領域的典範。特別是華為,在手機領域和小米還有最直接的競爭關係,很難不把他們做比較。

但是,他們真的有可比性嗎?

答案其實從雙方的一貫思路就能看出。

華為雖然有強大的電子消費業務,但核心還是一家通信為基礎的科技企業,更大的業務還是在通信相關的基礎設施層面,消費電子只是其中的一小部分。

小米進入汽車領域,到底要做什麼?

所以在華為的汽車戰略中,車聯網的範圍從通信、車機系統、自動駕駛等等領域都有覆蓋,甚至連電池管理、充電樁相關的領域都有涉足。華為自己也說過,要做智能汽車的增量部件供應商,Tier 1 的定位非常清晰。

反觀小米,事實上除了核心的手機業務之外,小米在其餘領域中的佈局很多,但大多都是以合作、收購或者投資的形式產生。

小米本質上還是一家以 to C 業務為核心的消費電子類企業。

還有一點值得注意的是,BATH 中的任何一家都有各自最穩定的業務領域,並且幾乎沒有競爭對手。而這些領域,很多對智能汽車來說都是至關重要的。例如百度的語音、地圖;阿里的高德地圖、娛樂和支付寶生態;騰訊則有微信的巨大入口和生態資源、地圖以及音樂資源等方面的優勢。這些領域的優勢都是直接轉化為 OS 級別的產品的底氣,也是小米所欠缺的。

而小米的核心業務,也就是手機,則依然處在幾家頭部企業混戰的狀態。從過去幾年的市場份額來看,小米麵臨的壓力並不小。這也導致小米很難分出太多精力投入到汽車這個全新戰場,去大包大攬的完成原本的車聯網供應商的工作。

從這個角度看,小米前幾天宣佈投資博泰就顯得比較合理了。作為國內擁有車聯網整體解決方案的供應商,博泰目前沒有和這些互聯網企業有任何資本層面的合作,小米也能更好的完整輸出自身優勢能力,從而服務自身的 AIoT 戰略。至於其它的事情,可能真的沒那麼複雜。

所以說,即便是小米開始投資車聯網行業,也並非意味著小米就要親自投身這個戰場。還在期待小米汽車或者小米車機的人,可能要等很久了。

作者:大白

作者問答

問:你覺得小米的車聯網戰略之後會怎麼發展?

每篇 GeekCar 原創文章的作者會向大家提出一個相關的問題,GeekCar 也很想知道大家的想法,和大家一起聊一聊,歡迎大家踴躍回答!

點擊菜單欄「文章專欄」

閱讀你更喜歡的分類文章

小米進入汽車領域,到底要做什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