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時候,重新定義工作了(必讀)

上世紀五零年代,動畫片裡唱道,「勞動最光榮」。時下通用「工作」代替「勞動」。工作經歷一系列變化,變得與生活密不可分。


第一個趨勢是,腦力勞動越來越多。


農業文明時代漫長,人類在大自然中勞動,都是靠體力。我家先祖都是務農,爺爺成了木匠,依然是靠雙手。


工業革命後機器出現,人類更多在廠房勞動,在體力之外,有相當規模的腦力勞動。父親讀完大學,成了工程師,既要思考造型設計,又要動手修機器,腦力和體力兼顧。


信息技術革命發生,讓腦力更為重要,到了互聯網時代,可以說有了壓倒性優勢。我,以前從事人力資源,現在寫文章,都是敲電腦。再要動用體力,必須特地去健身房(當然,我並沒有去)。


第二個趨勢是,越來越多新工作,為滿足人的精神需求而出現。


兩百年前,整個地球上娛樂乏善可陳。上流社會之外,普羅大眾一年也就等來一次巡迴馬戲團。如今的娛樂行業,創新最迅捷,媒介最豐富,內容最多樣,衍生開發最深入,是服務產業中最耀眼的明星。


休閒行業,以前也幾乎不存在,畢竟大多數人都在為溫飽掙扎,哪有多餘閒心。如今的旅遊、度假、運動、文博等等,已是中產階級生活不可或缺的部分,產值可觀且不斷增長。


更多類似新興行業,本質上是對人類審美多樣性的市場回應。


第三個趨勢是,機器取代越來越多人類的工作。


這些工作中,有的是體力要求太高,人無法勝任。藍翔學子們無限痴迷的挖掘機,就是一個例子。


如今也出現了腦力要求太高,而交給機器做的情況,比如物流平臺的調度。


有的是危險係數太高,人不願冒風險。煤礦發生事故可能性很高,但美國事故致死率比中國低,就是由於更多地使用了機器。


還有的是太枯燥無聊,人沒有興趣從事。掃地機器人,就是最好的例子。


相比機器,人的長處在於建立和維持情感連接。就連電信詐騙團伙都知道,前面步驟由電腦語音來做,臨門一腳必須靠人來完成。


大膽一點說,未來人從事的工作,基本都在兩個領域,要麼需運用價值觀做判斷,要麼需運用審美做選擇。其餘的,就交給ABC(AI, Bigdata, Cloud)吧。

1

1

1

重新定義工作價值


朋友告訴我,他太太生育後不再上班,全身心放在小孩上。可惜,小孩快上中學了,成績不突出。朋友想得開,小孩將來隨便上個學校,找份工作,能自食其力就好。可太太不同意,整天四處奔波,花金錢花精力,一定要讓小孩學習上去。


我外婆是家庭婦女,一輩子也是撫養後代。不過,和這位全職媽媽比起來,顯然不是一回事。


對外婆而言,小孩有吃有穿不生病,能健康長大,就算完成任務。


對朋友太太來說,小孩是人生項目,業已進行十二年,並將持續下去。考不上好學校,意味著錯過里程碑,意味著重大失敗風險,也意味著對自身能力的否定,和對自身價值的質疑。


同樣一項工作,其意義不再是滿足生存,而是提高滿足感和成就感。


我父母處於終身僱傭,或近似終身僱傭時代,工作實現了各種不同功能。它既是謀生手段和福利保障,又塑造了團體歸屬,還提供了職業成就和自我實現的機會。更重要的是,對所有人來說,單位的含義,差別並不大。


當下,人們在同樣的工作中,追求不同的目標。即便是同樣的目標,也可以通過不同的途徑實現。以我為例,在諮詢工作中獲得收入,在專欄寫作中磨練和提高技巧,又在(談不上工作的)旅行中結識志同道合的朋友,用不著在一棵樹上拴死。欣喜看到,與我一樣的人,身邊越來越多。


工作幹得好不好,究竟由誰說了算?傳統的看法是付工錢的老闆說了算,於是有績效評估。進步些的看法,是最終使用產品或服務的用戶說了算,於是有客戶滿意度調查。更激進的看法,是工作者自己說了算。這事實上反映了現今的工作觀念更為多元化。


真正的工作價值,體現在企業、社會和勞動者三方的認可。


1

2

1

重新定義工作者


我從小受到教育,「要做一顆永不生鏽的螺絲釘」。這種想法突出集體、弱化個人,與如今新一代員工相比,恐怕格格不入。


有學者指出,九零後想要的激勵,是實驗,是自我表現,是使命感。有嘗試想法的機會,他們會努力,多個機會並行不悖。


有施展抱負的平臺,他們會努力,多個平臺共襄盛舉。

有符合個人願景的目標,他們會持續努力,甚至超越敬業員工的水準。


如果組織無法提供呢?他們毫不猶豫地離去。


另一方面,人的預期壽命越來越長,健康狀況也越來越好。老年人群能活得更久,其中不少無意早早享清福,而無所事事。中年人群裡,也有不少心生倦怠,放棄攀登職業生涯階梯。這兩類人,有相當數量經驗和知識依舊具備價值。


他們的心態可以形容成,「想工作,不想上班」,即願意做貢獻,但不想再受組織體制束縛。


重新定義的話,帶著特定技能參與某項任務的人,就是工作者。是否為組織正式成員,根本不再重要。


1

3

1

重新定義領導力


工作內容、工作價值和工作者都不同了,組織形態也會不一樣,就像滴滴叫車一樣,


它更平臺化,通過算法將組織內外的資源,調派到最合適的任務上,從而實現成果最大化和最優化。


它更有彈性,核心成員很少,以契約關係或者協議方式結盟的工作者,卻可以很多。


它更扁平化,管理者更為接近行動發生的地方,而以前負責上傳下達的中層,則退出舞臺。


它具有高度流動性,隨時會因應創新而變形。


對管理和領導的傳統看法,終將遭到顛覆。領導力將被賦予新內容,被賦予新角色,具體來說


多虧了他們在一旁不停嘶吼,健身者明明累癱了,還能多踩幾分鐘單車。追求卓越的組織,不會滿足現狀,常常嘗試突破極限。管理者要做的,是打破心理障礙,挖掘出有待開發的潛力。


防護員


多虧了他們站在舞臺邊,雜技演員才敢於做各種高難度動作。鼓勵創新的組織,鼓勵挑戰固有思維,願意為試錯付出代價。管理者要做的,是容忍必要的失敗,提供安全保障。


心理諮詢師


多虧了他們聆聽傾訴,心理焦慮的人,才能調適後繼續生活。提倡坦誠的組織,允許發表不同意見,促動建設性衝突。管理者要做的,是疏導情緒,提供情感關懷,創造人性工作環境。


電影導演


多虧了他們專心統籌,而非親力親為,各部門專業人員才能放手去幹。講求協作的組織,分享資訊,整合資源,讓工作者自由發揮。管理者要做的,是信任而不干涉他人專業,只對結果問責。


簡單來說,能讓工作者的能力,在工作場所充分發揮,實現預期的工作價值,就是真正的領導力了。


你,準備好了嗎?


是時候,重新定義工作了(必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