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決問題的三大法則

在生活中,我們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問題,也嘗試去解決這些問題,例如:

該不該跳槽?

工作經常需要加班怎麼辦?生活和工作能很好的分離嗎?

當下的生活是否過於侷限,如何突破這種狀態?

......

那生活中會一直製造問題,但你真的會解決問題嗎?有些時候是不是感覺本來還只是一個問題,但是因為我們越想越多,越想越煩,最後牽扯出一大堆問題,反而越弄越亂。

或者說當我們嘗試去解決問題的時候,花了很多時間和精力,但最後發現問題的方向一開始就沒弄對。

那如何正確的解決問題,分析問題呢,就是今天這篇文章講述的部分。


定義問題

想要嘗試去解決一個問題,首先最重要的就是要定義清楚問題是什麼。

看到這,可能你就要說,這不是很容易嗎?

但事實上,很多人一開始就沒有搞清楚問題,就直接動手去做了,耗費了大量的時間精力,最後卻發現一開始的方向錯了,這該多麼讓人懊惱。

定義一個問題時,我們可以採用“3w”,分別是:what、who、what.

第一個what用來判斷這是一個什麼類型的問題,who用來問自己,這到底是誰的問題,第三個what則是考慮,問題究竟是什麼?


What

生活中的問題類型太多了,有的是面臨選擇,有的是面臨是非,有的則是無可奈何等等,那清楚的判斷這是個什麼類型的問題,能夠幫助你更好的瞭解這個問題的本質。


Who

其次,判斷這個問題是誰的?其實生活中,很多問題會落到我們頭上,但並不代表這些都是我們的問題,這不是逃避,只是更好的理清思緒。

例如,客戶反饋說,這期貨的質量遠不如上一次的,要退貨,這件事主管知道了,就開始召集員工大會,嚴厲批評組長監管不到位,員工懈怠。

但是問題真的是員工產生的嗎?員工為什麼會懈怠呢?

最後調查來調查去,發現問題出現在機器上。

其實在遇到這些問題時,我們很容易受“近因效應”的影響來過早下判斷,可能是主管前兩天看到過某個員工偷懶犯錯,當發現退貨這種問題時,就很容易一併都歸結於是所有員工都工作懈怠產生的。

那在這個環節時,就要求我們克服很多心理偏差,不斷的詢問為什麼,來界定是誰遇到了問題。


What

最後一個則是不斷的詢問自己,這個問題究竟是什麼,在這個時候,就可以採用“5why”法,不斷地將問題深挖。

例如:當朋友和你說,我覺得當下的工作不適合我,你則可以採用這種方法,幫她界定問題究竟是什麼。

甲:“為什麼當下的工作不適合你?”

乙:“我覺得工資太低了,做起來也很沒勁。”

甲:“為什麼做起來沒勁呢?工資是你當下首要追求的嗎?”

乙:“工資倒不是我首要追求的,只是現在的工作每天都在不停的重複,沒有學到什麼新的東西。”

甲:“那為什麼你每天的工作都會重複呢?”

乙:“因為上級沒有給我佈置新的任務。”

......

最後聊來聊去,問題可能就是朋友當下的工作完成的並不熟練且好,而且一直沒有向上反饋,導致領導一直沒有給他佈置新的任務。

這段對話問來問去,可能略顯欠揍,但是隻有不斷的詢問為什麼,方才知道問題的本質究竟是什麼。

解決問題的三大法則


解決問題

前面定義問題提到了“3w”法,那在定義好問題之後,我們仍然需要再問自己兩個“w”,分別是:who、where.

當清楚問題的本質時,我們首要問自己“who”這個問題該由誰來解決是最合適的。

很多時候,我們過於高估自己的能力,遇到問題的時候,也總是喜歡往自己身上抗,但其實我們要學會分析問題,也需要學會合理的利用資源

在遇到這個問題時,問問自己,身邊是不是有人比你更能解決好這件事,是否可以請他幫忙。亦或在定義問題的時候,界定出這個問題本質上就是誰的責任,那對應解決問題時,也該落實如此。

那第二個“w”則是“where”,這個問題從何而來,這個時候也是需要用到“5why”或者“360審問法”,也就是不斷的問自己這個問題的根源是什麼,以便避免後續的再度發生。

其實這點與之前前面提到的詢問問題究竟是什麼有異曲同工之妙,本質上都是詢問這個問題的本質是什麼。

但是這個“where”更注重解決問題,更著重方式方法。

當了解了問題的本質之後,我們可以嘗試以結果為導向來解決問題,寫下預期結果以及當前的現狀,分析中間的差距。

在這中間我們可以用四象限法,寫出哪些是重要+可控、重要+不可控、不重要+可控、不重要+不可控,這四個象限的現狀,然後集中精力著手去做重要且可控的問題,儘量降低預期結果與當前現狀之間的差距。

不過需要注意的一點是,並不是所有的問題都有最優解,或者都能找到最終的解決方案,那進行這一系列分析過程呢,則是為了幫助我們更加全面且客觀的考慮問題。

重新審視問題

最後這一步要求我們回過頭再度審視這個問題,避免出錯。

像我們在嘗試解決問題時,偶爾會出現“逆火效應”,我們習慣在共同的話語背景和問題意識下討論問題,習慣性依賴證據和邏輯彼此說服,當一個錯誤的信息被更正後,如果更正的信息與人原本的看法相違背,可能反而會強化我們對原本這條錯誤信息的維護。

就比如,當你好不容易分析出這個問題的原因所在,就是工人的懶散導致產品的質量不合格,但是突然有人告訴你,是機器的質量問題產生的,那你很有可能會產生逆火效應,以此來維護自己的觀點。

這樣下來,我們則很不容易看清楚問題的全貌。

而且所產生的行動或者言論,可能不見得是上一個問題的解決方案,反而是開啟下一個問題的原因。

所以在我們得出解決方案時仍然需要我們換個視角來審視問題,當然,當中還可以運用到逆向思考。

我們可以嘗試先得出問題最壞的打算,或者這套解決方案的哪些環節是需要避免的,以此獲得更加全面的視角。

最後還要提醒一點的是,你還得問問自己,這個問題真的需要解決嗎?

我們生活中的問題無窮無盡,但是不是任何問題都需要解決呢,興許有些問題不解決還會比解決好。

這不是逃避,而是一種看盡千帆過後的最佳選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