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因写《悯农》而闻名,当官后一日杀300只鸡,后世评价两极分化

引言

《文心雕龙·原道》认为:“心生而言立,言立而文明,自然之道也。”通俗来说,就是字如其人,文如其人。写文章在于书法内心的真情实感,所以人们常认为,文可以传情,也可以见人品。

01

但历史上还是有不少文不如其人的例子。比如大家所熟知的《悯农二首·其二》的作者,李绅,这首诗言简意赅,表达了对农民的怜悯之情,呼吁人们珍惜劳动成果。写出这样诗作的人,想必人品不会差,至少是关切百姓之人,但历史对他的人品却有很大的争议。

他因写《悯农》而闻名,当官后一日杀300只鸡,后世评价两极分化

▲李绅画像

李绅出生在官宦世家,曾祖父是武则天时期的中书令,而祖父与父亲都曾任职过地方官,在李绅六岁的时候,父亲去世,家中遭逢变故,抚养李绅的重担落到了母亲肩上。母亲是李绅的启蒙老师,幼时的艰苦,让李绅接触到了农事生活。20岁时李绅离家求学,看见了农民怎样为盘中食物辛勤劳作,由此而创作了《悯农》。

他因写《悯农》而闻名,当官后一日杀300只鸡,后世评价两极分化

▲武则天画像

二十七岁,李绅考中进士,由此开启了政治生涯。他的为官之路非常顺畅,由国子监一路上升到了宰相,官运亨通,但他并未作出任何有利于农民的政绩。渐渐的,也失去了那份对农民的体恤之心,利欲熏心的他最后成为了一个骄奢淫逸的贪官污吏。

他因写《悯农》而闻名,当官后一日杀300只鸡,后世评价两极分化

▲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

据说李绅酷爱吃鸡舌,为此后厨每日都要宰杀300只活鸡 。虽然此事不可考证,但空穴来风,也可见他平时生活有多么的奢侈。除了佳肴美酒之外,李绅的家妓也很多,曾经刘禹锡在他的家宴上看上了一名家妓,并向李绅讨要,李绅很爽快就答应了,司空见惯的典故就是指的李绅。这与怜悯农夫的诗人形象完全背离。

他因写《悯农》而闻名,当官后一日杀300只鸡,后世评价两极分化

▲刘禹锡雕像

02

诗词中是一个怜悯百姓的诗人,现实中是一个不顾百姓死活的酷吏。不仅不悯农,而且还对百姓很苛刻。有一年,李绅治下的地方闹了蝗灾,庄稼尽失,百姓苦不堪言。但李绅对此并没有实行任何的应对策略,反而欺上瞒下。甚至为了给朝廷献上贡品,逼迫百姓在冰冷的河水中挖蛤蜊。因为李绅残酷不仁,百姓都很畏惧他,不少人渡江而逃。

他因写《悯农》而闻名,当官后一日杀300只鸡,后世评价两极分化

▲李绅蜡像

不仅如此,李绅还是一个沽名钓誉的人。官场拉帮结派是常态,但李绅却是一个将过河拆桥发挥到极致的人。据说,在他还没有进入官场之前,拉拢了一个叫李元将的人,为了讨好他,见面就叫叔叔,极尽谄媚。但当李绅青云直上后,就翻脸不认人,迫使李元将叫他爷爷。

03

而这些事情似乎对李绅的政路涯影响不大,只是民间口碑不好。唐朝中后期,士族与庶族的形成了党派之争,士族以李德裕为首,称为李党,庶族以牛僧孺为首,称为牛党,史称“牛李党争”。李绅是李党,吴湘是牛党。为了整治吴湘,在他 74岁高龄时主持的吴湘案中,将贪污贿赂、强娶民女两项莫须有的罪名扣在了吴湘的身上。朝廷对此事生疑,派人复查,得知吴湘只是贪赃,而且数目不大,其他罪名都是强加之罪。但李绅还是执意把吴湘送上了断头台。由此,也把自己推下了政坛

不过,历史上也有李绅刚正狠悍,深得民心的评论,尤其是在其好友白居易的笔下

。白居易说李绅教化宣武镇人,使其从娇悍强横变得敦厚,也因为李绅的励精图治,让本来粮食歉收的宣武镇成为衣食丰足之地。所以,李绅离任时,当地百姓夹道奉酒送行,很是不舍。

他因写《悯农》而闻名,当官后一日杀300只鸡,后世评价两极分化

▲白居易画像

李绅其实是一个比较复杂的人物,他并不只是一个为民生疾苦而呼声的悯农诗人,更是一个政治家。所以,在看待他时应与杜甫、陆游等忧国忧民的诗人相区别。所以,才会造成后世对他的两种极端评价。

结语

吴湘最终得以昭雪。不过,已经离世的李绅还是被朝廷处以“削绅三官,子孙不得仕”的惩罚。这样的惨淡结局,与李绅生前的极尽荣华,也是形成了巨大的反差。所以,为官者,还是应当一心为百姓做实事,而不是将政界当成名利场。招致千古骂名不说,也会让家族与后代蒙羞。

参考资料

《文心雕龙·原道》

《悯农二首·其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