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捧“竊格瓦拉.周”透露著什麼樣的社會本質

“仰天長笑出門去,我輩豈是打工人”、“打工是不可能打工的,這輩子不可能打工的!”、“竊格瓦拉”都是來形容周立齊。如果說周立齊你不知道是誰,可能說這些“名言”你可能就知道是廣西的周某人,被廣大網友稱為“竊格瓦拉.周”。

2020年4月18日,因“打工是不可能的”而成名的周某刑滿釋放。當日下午,南寧市興寧區政府工作人員將其送回家鄉。面對民警“後悔做過那些事(犯罪)嗎?”的提問,周某直言:後悔!最想做的是第一時間回家看一下父母,把失去的時間補償回來。

當下,在年輕人群中流傳一種悲觀、頹廢的“喪文化”,又有人說今後我們很可能會進入一個“低慾望社會”,但像“竊格瓦拉”這樣的生存狀態,已經不是用“喪”和“低慾望”所能描述,這是對任何向上精神的排斥,對生活的徹底消極對待。沒有人會希望自己的孩子過這種生活,任何一個受過正常教育,出身於普通家庭的人,也不應有這樣的生活觀念。


追捧“竊格瓦拉.周”透露著什麼樣的社會本質


這樣“喪”的人生,不該上熱搜表示周某就是一種警示:沒有信念,渾渾噩噩,一個有手有腳的有力氣的人,應該為生活去打拼。


追捧“竊格瓦拉.周”透露著什麼樣的社會本質


央視網還低直言:不打工也會有很多可以光明正大維持生活的方式,這些話,不想再聽到了…不想再聽到他在說打工是不可能打工”的話了。

不管怎麼說,這樣的人生是不值得過的。一個人,有手有腳有力氣,就該去為自己的生活打拼;哪怕是人生跌落到谷底,也不該放棄信念,喪失作為人的應有尊嚴。

我們當然希望每個人都能自食其力,也希望每個人都能遵紀守法。“就算有一天我一無所有,也不缺從頭再來的勇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