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能成将帅的人,除了智勇双全,还需具备这样的条件

文|新史阁学

都说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然而,将军很容易当吗?当然不,不然也不会一个军队就那么几个领头的将军,也不会有很多将军的结局都是以悲剧告终,更不会出现功高盖主而身亡于世的故事。古代的将帅之道,以孙子所谓“将者,智、信、仁、勇、严也”最为精辟。

对此,很多名家都有解释。比如在《十一家注孙子校理》中,王皙解释:“智者,能谋虑,通权变也;信者,号令一也;仁者,惠抚恻隐,得人心也;勇者,徇义不惧,能果毅也;严者,以威严肃众心也。五者相须,缺一不可。”张预解释:“智不可乱,信不可欺,仁不可暴,勇不可惧,严不可犯。五德皆备,然后可以为大将。”

综合两个人的解释,我们可以这样说:,想当将帅,没有这五德万万不可,仅有这五德也远远不够。那只能让你成为一个大将,而成为了大将之后,你还得安稳度日。这就需要具备其他更多的条件了。

古代能成将帅的人,除了智勇双全,还需具备这样的条件

带兵打仗的将军

首先,你得成为一个大将。而成为一个大将最基本的要求,就是能征善战。能名垂青史的大将无一不是骁勇善战,智勇双全的人。而金袍加身,战功赫赫的背后,则是浴血奋战、生死较量及智、信、仁、勇、严的综合体现。

古代能成将帅的人,除了智勇双全,还需具备这样的条件

披着铠甲的将军

我们可以举个例子,大将军韩信,相信大家都知道,因为刘邦的半个江山的都是韩信为他打下来的,在汉高祖刘邦争天下时,他汉中献策、关中立功,定魏、下代、破赵、降燕、灭齐,决战垓下,攻无不克。再说李渊、李世民父子打江山时,名将李靖平定江南、安抚岭南、击灭东突厥、西征吐谷浑,剪灭朝廷心腹之患,为大唐一统与贞观之治创造了必要条件。所以,作为一个将帅,首先你得会打战,经受得住战争的考验。

古代能成将帅的人,除了智勇双全,还需具备这样的条件

沙场征战,胜者为将

成为了一名大将之后,有一件事情就需要牢记于心了。俗话说,忠诚不事二主。忠贞不二是一名将帅重要的政治条件之一。毕竟你是皇帝的左膀右臂,要是身为将帅的你叛主了,那么这个皇帝这个王朝可能就此画上了句号,当然在此之前你可能就已经被掐死在摇篮里。

在古代,很多名将最后的结局并不是战死沙场,而是在功成身就之后,却因为帝王的疑心、同僚的坏心和自己的二心而身败名裂。

古代能成将帅的人,除了智勇双全,还需具备这样的条件

征战沙场,浴血奋战

还是以韩信为例,在他助刘邦建成大业之后,刘邦反而赐他一死。对于这件事情,很多人都觉得刘邦这人不厚道。但是纵观历史,这其中没有韩信自身的原因吗?韩信打下齐国后拥兵自重,逼迫刘邦封自己为齐王;在项羽被 围、面临最后决战的关键时刻,他抗拒刘邦的命令,与彭越、英布等人一起,阳奉阴违,迟迟不肯出兵。

此种行为并非忠臣所为。就算韩信谋反一事是旁人陷害,可单凭逼封齐王与决战之时不肯出兵这两件事,就足够让刘邦 记恨和疑心了。因此,从某种层面上,韩信是死于自己的私心。

古代能成将帅的人,除了智勇双全,还需具备这样的条件

从韩信的例子中我们也可以得出另外一个为将为帅之道——学会明哲自保。明枪易躲,暗箭难防。许多知名将领没有败给明火 执仗的敌人,却失意于错综复杂、险象环生的内部人际 关系。古代将帅决胜,既在战场,更在官场。为将为帅,不仅仅要智勇双全,在战场上能够击败敌人,还要学会应对官场上的尔虞我诈。

古代能成将帅的人,除了智勇双全,还需具备这样的条件

肩担责任

年羹尧,清朝康熙、雍正两朝重臣。关于他的身份,十分受众人瞩目。在大大小小的战役中,都有他的参与,备受雍正倚重,一时权倾朝野。但是,此时本该低调谨慎的年羹尧却开始高调做人了,身为一个臣子的恭敬谦卑在他身上几乎是看不到了,他开始变得目中无人,恃才傲物,骄横跋扈,与雍正皇帝的众亲信为敌,甚至,到了皇帝面漆,他还不知道收敛,完完全全没有一点点身为臣子的姿态。这样的作风,雍正很难不起疑心。

于是年羹尧的风光就此结束了,最后以被赐狱中自裁结束他这一生。由此我们也可以推出,将帅还要会做官,受得住官场的考验。

古代能成将帅的人,除了智勇双全,还需具备这样的条件

大将军年羹尧

将帅之道的最重要一点,便是功成身退。在帝制时代,成为将帅的难度系数很大,风险系数 也很大。成功之前,他们在枪林箭雨中九死一生;成功之后,又面临被猜忌、中伤、反间甚至诛杀的可能。将帅的生机在战场,危机在官场。

说到底,最后决定他们的去向的,只有他们依靠的帝王,因此,想要善始善终,必须要学会自我保全。从历史来看,在古代,能够善始善终的将帅大多出于深明大义,或心甘情愿,或迫于无奈,走上了功成身退这条自我保全之路。

古代能成将帅的人,除了智勇双全,还需具备这样的条件

解甲归田,阖家安康

这里我们可以举一个成功的例子。张良就是一个典型的代表人物。他出生在一个五代为相的韩国贵族世家,精通兵法,满腹韬略,是汉高祖刘邦打天下的首席军事、政治顾问。同为刘邦的心腹臣子,为什么韩信最后不得善终,而张良寿终正寝一生荣华呢?

因为他懂得,功高震主这个道理。在刘邦初定天下后, 本应受到封赏并身居高位的张良却选择了退出政治舞台,借口身体有病,闭门不出,隐身山林之中, 修身养性,以神仙自托,躲过了汉初刘邦与功臣之间的明争暗斗,得以颐养天年。这与韩信的结局截然相反,这是很平淡的结局,却也是最好的结局。可见,将帅要识时务、顾大势,接受政治的选择。

古代能成将帅的人,除了智勇双全,还需具备这样的条件

功成身退的张良

在君主专制的帝制时代,将帅成功难,保全更难。这也类似于我们常说的,打江山易守江山难,在那个时代,上位容易,而保全自身,最最艰难。总的来说,除了孙子所谓的智、信、仁、勇、严之外,能征善战、忠贞不贰、明哲自保、功成身退,既是成就将帅之道,也是保全将帅之道。

本文由新史阁学原创,欢迎关注,带你一起长知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