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交殘酷真相:那些頻繁發朋友圈的人,就註定被屏蔽

社交殘酷真相:那些頻繁發朋友圈的人,就註定被屏蔽


不知道你有沒有類似這樣的經歷:


好不容易從幾十張照片挑選出自認為比較滿意的一兩張,再經過細心的加工、各種美化處理,最後為一條朋友圈文案、甚至是文案結尾的一個表情包而絞盡腦汁大半天。


終於,這條朋友圈發出去了,然後又要時不時看看有沒有人評論以及點贊,各種刷新,經過漫長的幾分鐘後,沒人點贊,便從焦慮轉化為失望,最後默默刪了這條朋友圈…


社交殘酷真相:那些頻繁發朋友圈的人,就註定被屏蔽


其實發現這個有趣的現象,是源於我中午點讚了同事的一條朋友圈,她特別驚訝,說:“你不點讚的話,我還打算把這條朋友圈刪了呢,壓根沒人看!”


我很好奇,特別直男式地問她:“我看你為這九張圖片都折騰好長時間了,精挑細選P出來的,保存著不也行嗎?”


她笑了笑,卻不到半小時的功夫還是把它刪了,我就在那看她成為“矛盾體”,一直拿著手機猶猶豫豫,彷彿被掛在懸崖峭壁,上下為難。


社交殘酷真相:那些頻繁發朋友圈的人,就註定被屏蔽


不過,講真的,她的配圖加文案我倒是覺得蠻有意思,她用一段很勵志的話:“保持熱愛,堅持才知道自己多優秀”,再加上幾張配色挺不錯的健身照。


“可能是自己頻繁發朋友圈才導致沒人點贊、沒人評論,我以後還是間接性地發,甚至不發為好”,這是她給我的答覆。


但我的觀點略有不同,每個人都有每個人的生活圈,你不能強加一個觀點,想讓別人去讀懂你,或者退一步說,讀懂你的人在微信裡也就那麼一兩個。


朋友圈的初衷是簡簡單單記錄自己的生活過程,你想發什麼就發什麼,別人不能接受就選擇屏蔽,這是他們的事,沒什麼大不了的。


就如同唱歌一樣,你的歌聲有多難聽,受到精神刺激的是聽的人,你還可以繼續高歌,當他們承受不住的時候,就會自己主動屏蔽。


社交殘酷真相:那些頻繁發朋友圈的人,就註定被屏蔽


我們更要注重的是發朋友圈的純粹:記錄、快樂、分享,但很多人都丟失了這些元素,如今發朋友圈已不再純粹了,絕大多數人:


  • 總是為沒有人評論點贊而發愁;
  • 總是為自己辛苦找的圖沒人懂而焦慮;

  • 總想試著讓朋友圈的人去讀懂你,這本不應該,太在意別人的眼光反而過得不自在,我們更加註重的是分享的過程。


    有時候你在各種音樂平臺聽到一首旋律挺好的歌,試著分享到朋友圈,情況是很慘淡的,因為根本:


    沒多少人聽;

    沒多少人點贊;

    沒多少人評論。


    但這無礙,我們不用去理會,我們只是單純覺得好聽,想分享,這就足夠了。


    社交殘酷真相:那些頻繁發朋友圈的人,就註定被屏蔽


    我讓她倒回去想,是不是拍照、P圖的時間段是快樂的,她說確實如此。


    所以,人往往就是這樣,總想在一件事情上收穫這短暫性的愉悅,但無奈的是,這些是空洞的:


  • 快樂時間並不長久;
  • 得到的更多是焦慮和沮喪。

  • 以至於在下次發朋友圈消耗更多的時間,將自己完整的時間弄得很碎片化,並且發朋友圈會更加難抉擇,無論是關於配圖還是關於文案。


    社交殘酷真相:那些頻繁發朋友圈的人,就註定被屏蔽



    我是鄭公子,一個向日葵般的講述者,偶爾喝杯小酒,寫點故事。看過太多悲歡,內心依舊狂熱。

    圖源:圖片來自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你會習慣性發朋友圈嗎?歡迎留言分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