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光新業地產:陽光不再?

借殼上市

陽光新業地產是一家名義上屬於南寧的商業地產上市公司,但在南寧、乃至廣西,知道的人恐怕不多。因為儘管它的註冊地依然在南寧江南區,但主要投資經營區域卻是在北方,特別是環渤海地區。


從其官網的企業歷史沿革顯示,企業的前身是廣西虎威股份有限公司,而廣西虎威的前身是廣西北流縣水泥廠,在行業內有較高的聲譽。


1992年,廣西北流縣水泥廠進行股份制改組;


1993年,廣西虎威股份有限公司正式成立,這是陽光新業地產追溯的企業歷史源頭;


1996年,廣西虎威在深圳證交所正式掛牌上市,發行價4.1元,共計2000萬公眾股。


對股民來說,1996年下半年是一個股市瘋漲,股民賺翻天的“黃金半年”。股市瘋魔,讓管理層警惕,進而連發12項政策,給股市滅火,這12項政策後來被稱之為著名的“12道金牌”。


廣西虎威4.1元發行價入市,8.9元開盤,放到現在,可以算得上是“藍籌股”了。然而在當時,廣西虎威卻被認為“表現並不突出”,由此可見,當時的股市是何等的瘋魔。


好在當時個股夠活躍,主力資金的拉抬也夠給力,廣西虎威12月還是以17.25元創造了自己入市以來的天價。


這是廣西虎威最高光的時刻。


在政策滅火之下,廣西虎威的股價出現了疲軟下滑。當然,如果廣西虎威一直堅挺,後來也就沒有北京陽光什麼事了。


1997年4月,年終報告發布,廣西虎威每股收益僅為0.14元,業績大幅度滑坡,北京陽光趁機進入,廣西虎威資產重組。


同年12月,北流市國有資產管理局轉讓國有股,最終退出,北京陽光最終控股廣西虎威,實現了借殼上市。


陽光新業地產:陽光不再?

商業地產領域的“巨頭”


借殼上市的操作,其實很普遍。比如360借殼蘇州江南嘉捷,迴歸國內上市。


北京陽光借殼,在當時來看,雙方算是各取所需。公司註冊地一直留在南寧,意味著稅收還是留在了當地,這還是一家廣西南寧的上市公司。


只要稅收還在廣西,叫”虎威“還是”陽光“,都已經不重要。


借殼成功後,1998年公司更名為“廣西陽光股份有限公司”,主要從事商業地產、住宅地產、高端綜合地產方面的業務,公司的戰略目標是“成為中國領先的商業地產集團”。


陽光新業地產:陽光不再?

公司官網資料截屏

官網資料顯示,截止2015年年中,公司持有和管理29個商業地產項目。目前陽光股份調整策略,轉向輕資產運作,主要依靠租金收入、資產管理費用以及資產升值退出獲取利潤。


從某種程度上說,陽光新業在商業地產領域,曾經也算得上是“巨頭”。


過去幾年日子過得沒那麼燦爛


公司名字裡儘管也帶有“陽光”,但日子過得沒那麼燦爛。


2019年度業績公佈,營收約2.43億元,較上年同期減少15.95%。在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方面,較上年同期更是減少813.20%,數據是-0.82元!


從營收的角度看,2014年算是陽光新業近6年來最高光的時刻,那一年實現營收約13.59億元,較上年同期增長96.94%。


到了2015年,營收遭遇了“腰斬”,只有約6.47億元,即使是在2016年全國地產行業去庫存的浪潮之下,營收約6.4億元,還是略微下滑。


此後,公司營收一路下滑,2019年,營收只有2.43億元。


從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上看,2015年是2.02億元,2019年是-0.82億元。


4月15日發佈的2020年第一季度業績預告,經營業績預計:虧損!


這麼看,公司似乎有點暮色沉沉了。


陽光新業地產:陽光不再?

敗走成都上海


陽光新業的商業項目主要分佈在北京、天津、西安、鄭州、成都、上海等地。但成都、上海卻是陽光新業的“傷心地”。


成都九眼橋陽光新業中心是集商場、寫字樓、酒店式公寓、住宅為一體的城市綜合體,是陽光新業在成都的首個大型地產項目,2014年1月正式開業,對2014年的營收貢獻極大。


但營業的第二年末,營收只有2.41億元,同期下滑66.08%。從年報披露的情況看,營收下滑主要是因為由於成都市場供應較大,空置率較高造成的。


這極大地影響了2015年營收。


相比於成都,陽光新業在上海的“遭遇”,可以直接用“敗走”形容。


2013-2014年,陽光新業頻頻出手,搶灘登陸上海,先後簽下3個項目。


松江區的陽光新生活廣場是陽光新業登陸上海灘的第一個項目,也是第一個“黃”了的項目。


因為煙道改造糾紛,遭到周邊居民投訴,項目環評沒有通過,致使項目遲遲不能正常開業,最後還陷入訴訟糾紛當中。


後來,“陽光新生活廣場”變成了其他公司經營的“塞納左岸生活廣場”。


淮海路的項目,同樣遭遇了滑鐵盧。


先是營業推遲10個月,營業後一年內入住商家關門敗走,僅剩下可憐的3家商戶在營業,可謂悽悽慘慘。


2016年之後,陽光新業退出了淮海中路陽光527項目。


陽光新業地產:陽光不再?

陽光不再燦爛


在2月26日的第八屆董事會2020年第一次臨時會議決議公告裡,陽光新業高層再次出現變動調整:


董事、總裁楊寧離職,原深圳市心海控股有限公司首席財務官、深圳市心海城市更新集團有限公司董事常立銘接任。


2014年至今,陽光新業高層人事調整頻繁,股權變動是人事調整的主要原因之一,可以說是比較震盪。


這就是陽光新業近些年來發展的一個縮影。


要說玩輕資產戰略運營,陽光新業可比萬達、萬達早的多,早在2007年陽光新業就開啟了“凱德式”的商業地產轉型。


但起步早並不意味著比別人更有優勢,陽光新業在整條供應鏈的操控上,顯然不及“二萬”。


“虎威”不在,“陽光”陰霾。


如今這家廣西人不太熟悉的上市公司處境尷尬,能否走出“陰霾”,顯然答案只有答題者知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