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灑掃潔鄉村 乾淨迎小康】四川:巧疏“堵點” 清潔村莊

和煦春光中,川蜀大地逐漸復甦,生產生活步向正軌,第32個愛國衛生月也如約而至。疫情期間,四川省以防疫為切入點,順勢而為,巧推村莊清潔行動,防疫潔美“兩抓互促”,在鄉土大地上掀起人人參與、村村行動的清髒治亂高潮。

宣傳入心入腦 消殺有“面”有“裡”

“疫情來襲,要利用好農民群眾宅家時機,動員大家整理庭院、開展大掃除,營造乾淨整潔居住環境,為防疫出份力。”

“現在呼籲群眾不出門、少聚集的硬核宣傳引爆網絡,我們做環境整治,也要拿出硬方法去宣傳,讓群眾自覺‘動起來’。”

戰“疫”期間,強化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宣傳正當時。在四川省農業農村廳網絡“雲會議”上,參會人員圍繞“如何在防疫期間做好宣傳引導,調動群眾參與環境整治積極性”展開熱烈討論。

放眼川蜀大地,各地想方設法頻頻亮招,村莊清潔和防疫衛生宣傳入腦入心,轉為村民自覺行動。

綿陽市著力織密宣傳網,村村“全覆蓋”,一刻不鬆懈,累計出動宣傳車3.7萬臺次,推送微信群信息18萬條,播放“大喇叭”廣播27萬餘次;在樂山市峨邊彝族自治縣,防疫宣傳與當地民俗巧妙融合,傳統宣教和現代融媒同步發力,印發圖文宣傳手冊10萬餘冊的同時,因地制宜製作川普、彝語、普通話“三版”宣傳音視頻985條,並以非遺“克斯”和音樂舞蹈為載體,創作《疫情防控“克斯”》《算我“彝”份防疫歌》等防疫文藝作品43個,在當地農村百姓中廣為傳唱。

【灑掃潔鄉村 乾淨迎小康】四川:巧疏“堵點” 清潔村莊

成都崇州市道明鎮竹藝村的景觀裝置和涼棚與油菜花相映成趣。新華社記者 江宏景 攝

“消毒殺菌可是最有效的,現在聞到這個消毒水味兒就安心!”一位穿著防護服、拿著噴殺槍的保潔大叔笑言。如今,這樣的消殺場景在四川各地農村聚居點、道路沿線等公共區域隨處可見。宅家群眾也紛紛“擼起袖子”,忙著灑掃屋裡院內、房前屋後,撣塵消毒一樣不落,不僅“面兒”上看著整潔乾淨,還讓“裡子”也真正安全。

在南充市,廣大農村群眾熱情高漲,迅速“動起來”,2000餘人天天活躍在防疫消殺一線。廣元市則精準施策,迅速明確農村防疫消毒、環境衛生整治、特殊垃圾處置、廁所衛生管理、生活汙水治理、畜禽糞汙處置6方面17條工作標準,為科學防疫打牢基礎。

“三清”疏“堵點” 化解“髒亂差”

找準抓手,方可事半功倍。四川省聚焦“堵點”、統籌規劃,針對垃圾、汙水和人畜糞汙三大農村環境整治“堵點”,在“清”字上下深功,推進“三清”行動,化解“髒亂差”難題。

一“清”生活垃圾,引導群眾自覺打掃房前房後、屋內屋外,不亂堆柴草農具,不亂丟用過的口罩,做好環境衛生“門前三包”。二“清”水源水體,清淤治理水井、水塘、汙水溝、臭水溝等,清除水面漂浮垃圾;清理農村家庭積水容器,剷除病媒生物滋生環境,從源頭預防疾病傳播。三“清”畜禽養殖糞汙等生產廢棄物,及時清掃,做好消殺,儘量避免人直接接觸畜禽排洩分泌物,減少人畜共患病風險。

“大家都把‘三清’行動作為環境整治第一仗來打,積極解決影響村容村貌最直觀的問題。”內江市農業農村局負責人介紹。

告別“髒亂差”,迎來“潔淨美”,四川各地“三清”行動成果“遍地開花”。樂山市重點關注村莊清潔和村容村貌提升,清理農村生活垃圾5.5萬噸、水源水體15.7萬平方米、畜禽養殖糞汙等3262噸、雜物雜草1.78萬處。阿壩州充分發揮農村群眾主體作用,成功發動群眾5萬餘人次,累計清理生活垃圾4342噸、溝渠2591公里、淤泥2313噸、畜禽糞汙等廢棄物1671噸。

用好保潔制度 潔淨提檔升質

“去年,我們建立了村莊保潔制度,基本實現行政村保潔員全覆蓋,村裡日常保潔都有了保障。在防疫關鍵時期,更應把村莊保潔制度認真落實好,確保垃圾有人清、廁所有人管、汙水不亂排、工作不斷檔。”四川省農業農村廳宜居鄉村處負責人介紹。

疫情期間,四川各地村莊充分利用已有保潔制度,提檔升質日常保潔:加強管理生活垃圾定點堆放,及時清掃收運村莊主幹道、垃圾回收點垃圾,按時消毒垃圾儲運設備。根據農村公廁實際情況,增加保潔頻次和消毒次數。關注防疫工作人員身體健康,確保口罩等防疫物資供應充足,保障一線作業人員防護需求。

【灑掃潔鄉村 乾淨迎小康】四川:巧疏“堵點” 清潔村莊

四川省成都市舉辦的慶祝2019年中國農民豐收節活動。新華社記者 劉坤 攝

“特殊時期村裡衛生更要有人做。保潔員每天都收拾垃圾、打掃公廁,還消毒呢。聽說他們都培訓過,我們心裡挺踏實。”達州市高興村村民給村裡清潔工作豎起大拇指。

按照“上加頂、內設桶、地面做防滲”標準,成都市全面改造提升農村生活垃圾收集設施,並及時跟進維護保養,日處理生活垃圾4200餘噸,做到“日產日清”;疫情期間額外配發廢棄口罩專用收集容器1.2萬餘個,日處理廢棄口罩380餘公斤。甘孜州抓實抓細“九亂”整治,下猛藥、出重拳、打要害,盯牢背街小巷、廣場、垃圾收集點和人口密集處等重點區域,讓清潔消毒不留死角隱患。

來源:農民日報

作者:農民日報、中國農網記者 侯馨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