莒南縣嶺泉鎮:創新“一二三四五”工作思路 奏響人居環境整治最強音

 魯網4月20日訊 4月1日,省機關事務局副局長、黨組成員張明輝帶領“四進”工作組走進莒南縣嶺泉鎮後左山村實地查看並督導了該村的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情況,對嶺泉鎮開展人居環境整治工作給予了高度肯定。張明輝表示推動生態宜居鄉村建設,就是在為人們提供充足、優質、安全農產品的基礎上,還要提供怡靜的田園風光和清新整潔的生活環境。


莒南縣嶺泉鎮:創新“一二三四五”工作思路 奏響人居環境整治最強音

  自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擂臺賽打響以來,莒南縣嶺泉鎮積極落實中央和省、市、縣關於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工作部署,以“三清四整”為切入點,創新“一二三四五”工作思路,奏響嶺泉鎮人居環境整治最強音。

  堅持一線工作法,掀起“大幹快上”的整治熱潮

  嶺泉鎮緊盯環境整治重點,將一線工作法一以貫之。領導一線指揮。鎮黨政領導既當指揮員,又當戰鬥員,對全鎮進行分片包乾,指導各村劃分環境整治責任網格,一線指揮,實地檢查整治效果,並及時發現問題,督促整改提升;幹部一線工作。包村幹部深入工作一線,真包實靠,真抓實幹,只喊“跟我來”,不說“給我上”,從早上7:00到晚上8:00,時刻靠在現場盯靠幫促;村“兩委”幹部以身作則,從自身和家人做起,從整治自家庭院內外、房前屋後做起,充分發揮“頭雁”效應,掀起全鎮人居環境整治的工作熱潮;工作一線督查。鎮紀委、督查辦工作人員組成督查組,進行常態化一線巡查,對發現的問題予以通報曝光,並建立問題臺賬,以督查通報促問題整改;問題一線解決。各村居根據前期的督查情況,本著“不放過一個盲區,不留一個死角”的原則,對村內存在的衛生死角進行集中整治,通過尋根溯源,向畜禽養殖、建築垃圾等重難點發起最後的總攻。

  壓實兩級責任,營造“比學趕超”的濃厚氛圍

  “千斤重擔大家挑,人人肩上有指標。”把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工作抓實抓細,關鍵在於明確職責、壓實責任。嶺泉鎮通過劃分管理區、專線和村級責任,落實“政府主導、村級主責、群眾主體”的工作責任,建立上下聯動、協同推進的人居環境治理網絡。通過每月的考核驗收,把問題癥結“報”出來、把先進後進“評”出來、把方法思路“講”出來、把整治成效“亮”出來,在全鎮掀起你爭我趕,勇扛紅旗的大好勢頭。

  壓實工作區的管理督導責任。鎮督查辦通過日常巡查和微信共享位置等方式,查看各工作區包村幹部到崗到位情況,並實地督導工作成效,大力整治紀律不嚴、作風不實的問題,並將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擂臺賽成績作為工作區和個人年度綜合考核的重要依據。

莒南縣嶺泉鎮:創新“一二三四五”工作思路 奏響人居環境整治最強音

  壓實村幹部的整改落實責任。通過專線日常巡查將發現的問題通報到領導小組群中,並要求村級落實整改責任。鎮紀委運用監督執紀“四種形態”,對認識不高、落實不力、問題整改不徹底的村幹部進行工作約談,並在大會進行表態發言,以問責倒逼責任落實,確保各村人居環境整治成效穩步推進。

  推進三項治理,讓環境整治“橫向到邊、縱向到底”

  嶺泉鎮以“打擂攻堅”考核為抓手,以“淨化、序化、美化”為目標,聚焦三項整治重點,加大力度、拓展廣度、嚴格制度,讓人居環境整治推進全鎮“綠色”發展。

  以整治“五堆”為重點,讓村內村外“煥然一新”。廣泛發動群眾,對自家庭院、街巷、道路兩側堆放的垃圾堆、柴堆、糞堆、沙土堆、磚石堆等“五堆”進行清理,做到垃圾入桶,柴草入戶或進大田,糞堆或沙土堆、磚石堆清理乾淨。截止目前,全鎮共出動機械2000臺次,發動幹部群眾20000人次,清理“五堆”8000餘處、垃圾3000餘噸。

  通過解決河流汙染和養殖汙染難點,讓溝渠汪塘“水清河晏”。嶺泉鎮紮實開展“清河”行動,嚴格落實河長制,對鎮域11條河流和1處二型水庫進行全面巡查,建立了“巡河”問題臺賬。對發現的問題由鎮執法隊、工作區以及村“兩委”組成聯合“清河”行動小組,目前已清理禁養區豬欄7處,拆除豬欄4處,實現禁養區內違規養殖戶全部拆除,限養區內三級沉澱池全部建設完善到位,排水溝全部封堵,汙水不再外排、直排。

  消除小散亂汙企業及違法建設痛點,堅決踐行“兩山”理念。嶺泉鎮始終堅持“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對小散亂汙企業和違法建設採取零容忍的態度,嚴控增量,減少存量。通過簽訂保證書等方式,壓實各村的排查責任,讓違法建設和違規生產行為無處遁形。對新增的違法建設和小散亂汙企業做好嚴管嚴控,堅決做到發現一處,清理整治一處。截止目前,全鎮共排查違法建設和小散亂汙企業共55處。按照“先易後難、分類處置、逐步推進、綜合整治”的工作思路,目前問題已全部完成整改,清理佔地4160平方米。

  強化四項舉措,打造“景美人和”的宜居環境

  網格覆蓋,精準治理。嶺泉鎮以工作區和村居為單位,劃分為6個鎮級大網格和38個村級小網格,村級又細化為村“兩委”幹部、黨員所包的片區和街巷小網格,構建全方位、無死角的網格化治理格局。


莒南縣嶺泉鎮:創新“一二三四五”工作思路 奏響人居環境整治最強音

黨建引領,共治共建。黨員幹部在人居環境整治工作中充分發揮黨員的先鋒模範作用,亮出身份,帶頭實幹,用實際行動為群眾做出了表率。在環境整治工作中,網格員、村幹部及黨員帶頭對村主次街道、支街小巷的垃圾及時進行了清理,通過示範帶頭作用,進一步激發了群眾參與環境整治的積極性。

  上下聯動,協同作戰。建立“兩聯動一協同”工作機制,村級與工作區聯動,工作區每日統計各村整治情況,對後進村由工作區書記親自靠上;專線和村級聯動,及時把存在的問題反饋給村裡,並督促其儘快完成整改,對後進的由專線報鎮領導小組,由班子成員親自督戰;工作區協同專線,及時溝通存在難點,集中村級和環衛人員力量整治衛生死角。

  強化監督,落實整改。鎮紀委立足監督執紀問責職責定位,圍繞人居環境整治行動,當好監督員,推動整治行動落實見效。自人居環境整治行動開展以來,鎮紀委和專線成立專項督查組不定期對各村人居環境整治工作進行督導檢查,發現問題及時通報,並在微信工作群內點名曝光,要求各村及時認領問題,及時進行整改。截止目前,督查組共開展督查32次,現場反饋問題230個,現場整改185個,限期整治45個。

  堅持五個常態,續寫嶺泉鎮生態振興新詩篇

  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只有進行時,沒有完成時。全鎮上下將堅持五個常態,動員各方力量,整合各種資源,順民心,應民意,全力打造“生產美、生活美、生態美”的新嶺泉。

  堅持常態化宣傳。一方面,通過加強宣傳教育,發動鎮青年志願者、新時代文明實踐服務隊和婦聯巾幗力量,入戶分發倡議書和宣傳冊,不斷提高群眾知曉率,掀起群眾主動參與的熱潮。另一方面,通過各村居微信群、“龍騰嶺泉”公眾號、“村村響”大喇叭等方式進行廣泛宣傳,營造全民齊參與人居環境整治的良好氛圍。截至4月17日,全鎮共懸掛橫幅300餘條,印製分發倡儀書和宣傳冊15000份;製作“嶺泉鎮人居環境整治”系列公眾號十二期,閱讀量達到2萬餘人次。

  堅持常態化管理。進一步建立健全管理制度,形成有制度、有標準、有隊伍、有經費的村莊人居環境管護長效機制。堅持規劃先行,細化村內生產、生活、生態等功能定位和服務設施的合理布點,實現從建成到建好的轉變;堅持推進亂搭亂建整治、農村河道綜合治理、“空心村”改造、農村改廁、垃圾和汙水治理管理,實現從管住到管好的轉變。

  堅持常態化維護。認真落實村莊保潔制度,嚴格實行凌晨普掃和7時至22時不間斷巡迴保潔作業模式;生活垃圾定點堆放,當垃圾量達到容器容積的2/3時,及時安排清運,確保“垃圾不落地、容器不漫溢”。同時,以擂臺賽為契機,鼓勵進一步完善村規民約,明確村民維護村莊環境的責任和義務,切實增強農民群眾維護環境衛生的自覺性和主動性。

  堅持常態化巡查。進一步完善人居環境整治工作巡查制度,由鎮環衛所、環保辦、執法所組成巡查組,形成快速反饋和及時處置的機制,及早發現和減少五堆“回潮”,鞏固農村垃圾治理成效,提高農村人居環境治理水平。同時,由專線牽頭,鎮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工作領導小組成員組成檢查組,每月進行一次鎮級檢查。對整治不到位的村(社區)進行通報,督促其整治到位。

  堅持常態化考核。對村(社區)人居環境整治活動開展情況“月通報,季度評比與約談、半年總結、年度總評”,設立紅黃旗。每季度排名前20名的發紅旗,後5名的亮黃旗並約談村支部書記、負責人;半年總結,按照半年排名兌現獎補資金;年底總評,綜合各月成績進行排名。把考核成績作為年度農業農村工作考核的重要依據,列入2020年全鎮對村(社區)經濟社會發展綜合考核指標體系。

  通過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擂臺賽,嶺泉鎮生態環境明顯提升,村內村外乾淨整潔,村民環境衛生意識普遍增強,生產美、生活美、生態美的“三生三美”鄉村在嶺泉鎮變為現實。下一步,嶺泉鎮將結合自身實際,不斷完善制度、強化措施、狠抓落實,為建設幸福美好新莒南貢獻嶺泉力量。(通訊員 管鑫 文玉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