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英博物館︱中國文物 60張實拍高清圖片

大英博物館是世界上歷史最悠久、規模最宏偉的綜合性博物館。該館位於英國倫敦新牛津大街北面的羅素廣場,是一座規模龐大的希臘復興式建築 ,十分壯觀,大英博物館成立於1753年,於1759年1月15日起正式對公眾開放。

大英博物館︱中國文物 60張實拍高清圖片

大英博物館︱中國文物 60張實拍高清圖片

大英博物館︱中國文物 60張實拍高清圖片

大英博物館︱中國文物 60張實拍高清圖片

大英博物館是著名的世界四大博物館之一,博物館藏有世界各地許多文物和珍品及很多偉大科學家的手稿,藏品之豐富、種類之繁多,為全世界博物館所罕見。藏品有800多萬件,由於空間限制,有99% 的藏品未能公開展出。

大英博物館︱中國文物 60張實拍高清圖片

大英博物館︱中國文物 60張實拍高清圖片

大英博物館︱中國文物 60張實拍高清圖片

大英博物館︱中國文物 60張實拍高清圖片

大英博物館︱中國文物 60張實拍高清圖片

大英博物館︱中國文物 60張實拍高清圖片

大英博物館︱中國文物 60張實拍高清圖片

大英博物館的藏品主要是英國於18世紀至19世紀英國對外擴張中得來,英帝國向世界擴張,對各國進行文化掠奪,大量珍貴文物運抵倫敦,數量之多,大英博物館盛不下,只得分藏於各個博物館。埃及文物館是其中最大的陳列館,有10多萬件古埃及各種文物 ,代表著古埃及的高度文明;希臘和羅馬文物館、東方文物館的大量文物反映了古希臘羅馬、古代中國的燦爛文化。

大英博物館︱中國文物 60張實拍高清圖片


大英博物館︱中國文物 60張實拍高清圖片

大英博物館︱中國文物 60張實拍高清圖片


大英博物館︱中國文物 60張實拍高清圖片


大英博物館︱中國文物 60張實拍高清圖片

由於數目過於龐大,給每一件藏品安放標籤已然不現實,因此一共配有四臺顯示屏可供觀眾查閱詳細資料。在展廳的一面主牆陳列的是按時間順序擺放的瓷器,從最原始的陶罐到清末民國的彩瓷,而另一面則是按照顏色擺放的單色釉精品,中間的獨立展櫃中陳列的是一些重要精品收藏,諸如成化鬥彩雞缸杯,宣德龍紋天球瓶,十二月花神杯等等,讓時間寬裕度不同的觀眾都能各自有所收穫。

大英博物館︱中國文物 60張實拍高清圖片


大英博物館︱中國文物 60張實拍高清圖片

大英博物館︱中國文物 60張實拍高清圖片

大英博物館︱中國文物 60張實拍高清圖片


大英博物館︱中國文物 60張實拍高清圖片

大英博物館︱中國文物 60張實拍高清圖片


大英博物館︱中國文物 60張實拍高清圖片


大英博物館︱中國文物 60張實拍高清圖片


大英博物館︱中國文物 60張實拍高清圖片

大英博物館的建立源於漢斯·斯隆爵士(Sir Hans Sloane,1660年–1753年)他是一名內科醫生、博物學家和收藏家,在他去世後,遵從他的遺願,把他一生中共收藏71000多件物品,捐給了國家博物館。在1753年6月7日,國會法案批准建立了大英博物館。博物館建立之初的藏品大部分由書籍、手抄本、關於某些文物的自然標本(包括錢幣、徽章、版畫和素描)以及文化研究的人種志組成。

大英博物館︱中國文物 60張實拍高清圖片

大英博物館︱中國文物 60張實拍高清圖片


大英博物館︱中國文物 60張實拍高清圖片


大英博物館︱中國文物 60張實拍高清圖片


大英博物館︱中國文物 60張實拍高清圖片

大英博物館︱中國文物 60張實拍高清圖片

大英博物館︱中國文物 60張實拍高清圖片

大英博物館︱中國文物 60張實拍高清圖片

大英博物館︱中國文物 60張實拍高清圖片


大英博物館︱中國文物 60張實拍高清圖片

大英博物館︱中國文物 60張實拍高清圖片

大英博物館︱中國文物 60張實拍高清圖片

在埃及文物館分為木乃伊和埃及建築兩個館,是博物館中最大的專題陳列館之一,這裡展有大型的人獸石雕、廟宇建築、為數眾多的木乃伊、碑文壁畫、鐫石器皿及金銀首飾。展品的年代可上溯到5000多年以前,藏品數量達10多萬件,其中包括19世紀英國海軍統帥納爾遜從法國國王拿破崙手中奪取的古埃及藝術品。

大英博物館︱中國文物 60張實拍高清圖片

東方藝術文物館,有來自中國、日本、印度及其他東南亞國家的文物十多萬件。其中,中國陳列室(中國館)就佔了好幾個大廳,中國文物被大英博物館視作最重要的收藏之一,總數多達23000餘件,珍品如山。大英博物館稱古代中國藏品與古代希臘、埃及收藏一併為大英博物館收藏的最重要最珍貴的人類文化遺產。

大英博物館︱中國文物 60張實拍高清圖片

大英博物館中的展品從商周的青銅器,到唐宋的瓷器、明清的金玉製品,很多文物都是絕世珍藏,如河北行唐縣清涼寺壁畫、東晉顧愷之《女史箴圖》的唐代摹本、西周的康侯簋、唐代的殉葬三彩等。大英博物館的33號展廳是專門陳列中國文物的永久性展廳,與古埃及、古希臘、古羅馬和印度展廳一樣是該博物館僅有的幾個國別展廳之一。

大英博物館︱中國文物 60張實拍高清圖片

大英博物館︱中國文物 60張實拍高清圖片


大英博物館︱中國文物 60張實拍高清圖片


大英博物館︱中國文物 60張實拍高清圖片


大英博物館︱中國文物 60張實拍高清圖片


大英博物館︱中國文物 60張實拍高清圖片

大英博物館︱中國文物 60張實拍高清圖片

《女史箴圖》是當今存世最早的中國絹畫,另一幅就是大英博物館中的這件摹本。它本為清宮所藏,是乾隆皇帝的案頭愛物,藏在圓明園中。1860年,英法聯軍入侵北京,英軍大尉基勇從中國獲得並攜往國外。1903年被大英博物館以25英鎊的價格收藏 ,成為該館最重要的東方文物,稱之為“鎮館之寶”毫不為過。但此卷《女史箴圖》一年僅對外展出兩個月。

大英博物館︱中國文物 60張實拍高清圖片

大英博物館︱中國文物 60張實拍高清圖片

大英博物館︱中國文物 60張實拍高清圖片

大英博物館︱中國文物 60張實拍高清圖片

其他精品還有“北宗”之祖、唐代畫家李思訓《青綠山水圖》、五代江南畫派代表人物巨然《茂林迭嶂圖》、北宋山水畫名家范寬

《攜琴訪友圖》李公麟《華巖變相圖》、唐宋八大家之一蘇軾《墨竹圖》。此外,還有商代青銅雙羊尊、西周康侯青銅簋、邢侯簋、漢代玉雕馭龍、唐代黃玉坐犬、《永樂大典》10冊等。

大英博物館︱中國文物 60張實拍高清圖片

大英博物館︱中國文物 60張實拍高清圖片

大英博物館︱中國文物 60張實拍高清圖片

大英博物館︱中國文物 60張實拍高清圖片

大英博物館︱中國文物 60張實拍高清圖片

大英博物館︱中國文物 60張實拍高清圖片

在中國廳中央牆上有17.2平方米的河北省行唐縣清涼寺壁畫,其切割痕雖猶可見,卻難掩其久遠的鮮麗及三位“濃麗豐肥”菩薩的雍容華貴。大英博物館收藏的國寶級敦煌畫卷及經卷多以萬計,除了四幅絹畫及一尊木佛像外,其他藏品在中國國內卻難覓蹤跡。

大英博物館︱中國文物 60張實拍高清圖片

大英博物館︱中國文物 60張實拍高清圖片

大英博物館︱中國文物 60張實拍高清圖片

大英博物館︱中國文物 60張實拍高清圖片

這些敦煌畫卷及經卷基本都是1856年到1932年間,多個所謂的“西方探險家”以科學考察為名深入中國西北地區達60多次,每次都掠走大量的文獻文物。其中,以1907年匈牙利人斯坦因和法國人伯希在敦煌藏經洞劫掠的文物最多。大英圖書館內還藏中國珍貴文獻和古籍6萬多種,其中有中國波羅蜜佛經最早版本,及甲骨片、竹簡、刻本古書、敦煌藏經和地圖。

大英博物館︱中國文物 60張實拍高清圖片

大英博物館︱中國文物 60張實拍高清圖片

大英博物館︱中國文物 60張實拍高清圖片

大英博物館很多文物都是掠奪而來,如埃及的羅塞塔石碑的題簽上還寫著“不列顛軍隊的戰利品”的字樣;英國把整個巴特農神殿的壁畫都偷走,簡直令人歎為觀止。因此,影響了希臘和英國的外交關係,儘管希臘政府一再要求歸還這組1806年被英國大使艾爾金伯爵拆除的用來裝飾巴特農神廟的古代大理石浮雕,但遭到歷屆英國政府的拒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