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谷正在復甦,創新驅動武漢信心

4月13日,長江存儲最新128層QLC 3D NAND閃存芯片,宣佈在武漢光谷研發成功,這是全球首款128層QLC閃存。


光谷正在復甦,創新驅動武漢信心

▲ 長江存儲 X2-6070 128L QLC 1.33Tb 3D NAND


4月20日,世界500強企業霍尼韋爾,在光谷設立新興市場中國總部,並註冊全資子公司霍盛工業科技有限公司。這是疫情以來,首家在光谷設立獨立法人公司的世界500強企業。


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


一個個重大科技突破、重大項目在城市“浴火歸來”時,不斷用創新驅動傳遞“武漢信心”。


10萬餘家科技企業雲集的中國光谷,以“芯屏端網”萬億集群為龍頭的戰略性新興產業,風浪中保持住了強大的產業定力和生命力,長江存儲、華星光電、中國信科等支柱企業,動能不減。


目前,光谷規模以上工業企業、重點龍頭企業配套企業,已全面復工復產;大批“準”上市公司、新經濟企業,正爭分奪秒迴歸經濟發展的主戰場。


光谷正在復甦,創新驅動武漢信心

復工以來,人福普克多條生產線每天生產近1000萬粒軟膠囊,這些藥品全部出口美國,70%為美國疫情中急缺的軟


華大智造等16個項目簽約

400億高科技項目扎堆落戶


4月8日,武漢解除離漢離鄂通道管控首日,一場生機勃勃的“雲招商”在光谷展開。16個高科技項目簽約落戶,總額約400億元,其中外資約11億美元。


光谷正在復甦,創新驅動武漢信心

4月8日,光谷“雲招商”活動現場


東湖高新區投促局相關負責人介紹,這些項目覆蓋生物醫藥研發製造、總部經濟、智慧交通、智慧物流、信創產業、互聯網教育、互聯網醫療、金融等多個領域。


外資項目鼎康大規模生物醫藥研發及商業化定製工廠,計劃建設總髮酵規模超14萬升的生物醫藥研發及商業化生產基地,集眾多2000升一次性生物反應器、單體發酵規模2萬升不鏽鋼反應器於一體。


華大智造計劃在光谷建設全球智能製造及研發基地,其中包括基因測序儀的智能化生產基地、基因測序儀配套診斷試劑及芯片生產基地、高端智能化設備研究中心。該基地將重點開展人工智能設備、質譜儀、影像、可穿戴設備等高端設備核心關鍵技術的研究開發。


小米武漢總部二期項目,計劃佈局小米人工智能與雲平臺、移動物聯網,並持續引進小米生態鏈企業。


大唐、蔚來智慧交通與車聯網項目,致力於推動5G和自動駕駛的智慧交通技術研發與產業化;啟迪雲控智能汽車“人車路雲”協同產業基礎設施華中總部及創新中心,將依託5G通訊、人工智能、高精度地圖等技術,實現“人車路雲”協同;互聯網教育領軍企業猿輔導,在此前“第二總部”基礎上,還計劃在光谷設立全國運營中心、斑馬AI課全國運營中心、人工智能與教育研究院,孵化並發展新興K12在線教育領域產品。


“隱形冠軍”全力衝刺

一批“金種子”將迎來上市潮


4月21日,走進慧聯無限、福祿網絡、華康世紀等光谷多家準上市公司,探訪“金種子”企業的復工復產情況。這些“隱形冠軍”,將令光谷近兩年迎來上市潮。


慧聯無限是一家物聯網企業,專注5G低功耗廣域物聯網核心通訊技術以及相關產品的研發應用。


展廳裡,一個萬物互聯的世界躍入眼簾。在這個世界裡,物與物之間不再是孤立的存在,而是被傳感器和通信網絡賦予了“生命”的有機體,彼此能“對話”,互通信息。


一隻水錶和一隻電錶,與眾多傳感器躺在一起。“這可不是普通的水電錶”,慧聯無限總經理塗帆介紹,這裡面植入了傳感器,再也不用像過去那樣一戶戶IC卡抄表了,你用了多少水,水錶自己會發信息。


兩年前,慧聯無限與專門生產水電錶的武漢阿迪克電子股份有限公司合作,開發了智能水電錶,並打造接入平臺和管理平臺。“僅在光谷金融港,青年公寓3000多個水電錶,都是靠物聯網管起來的。”



華康世紀一戰成名,是在火神山。疫情暴發初期,這支專為醫院和半導體電子企業建潔淨室的“特種兵”,僅用了10天時間,就建成了火神山醫院最核心的ICU潔淨病房和手術淨化室。


光谷正在復甦,創新驅動武漢信心

華康世紀在火神山醫院現場 圖源:華康世紀


華康世紀董事長譚平濤介紹,火神山醫院ICU和手術室,是我國迄今最大的全新風、全送全排的負壓ICU。


華康世紀為此協調了全國150餘家供應商、近20個周邊在建項目部緊急調貨,400多名工人及60多名技術管理人員,兩班倒24小時不間斷作業,最終保障火神山醫院潔淨病房2月4日按時交付。目前,華康世紀在全國深度合作的醫院,已達600多家。


福祿網絡是全國最大的第三方虛擬商品及服務提供商,涉及文娛、遊戲、通信、生活服務等多個業務板塊。日常生活中,從話費充值,到騰訊、愛奇藝等視頻充值,都與其服務密不可分。


3月,福祿網絡向港交所遞交招股書,有望成為繼盛天網絡和鬥魚直播後,光谷本土孕育的第三家互聯網上市公司。


逾萬崗位“空中招聘”

光穀人才吞吐量持續走高


3月20日,光谷100多家高科技企業,通過“空中招聘”放出數萬個崗位,吸引人才,備戰復產。用工需求最大的行業主要集中在光電子信息、生物醫藥和互聯網。


長江存儲、烽火科技集團、長飛光纖、高德紅外、銳科激光等光谷光電子領軍企業,藥明康德、明德生物、友芝友醫療等生物醫藥領軍企業,鬥魚直播、盛天網絡、小藥藥、猿輔導、食享會等互聯網領軍企業,悉數現身招聘專區。


集成電路龍頭企業長江存儲,目前在武漢、上海、北京等地均設有研發中心,全球共有員工4000餘人,其中研發工程師約2000人。長江存儲此次共放出300餘崗位,涉及3D-NAND產品設計項目經理、NAND設計集成工程師、封裝設計工程師等多類專業人才。


光谷“互聯網+”辦公室負責人介紹,作為光谷互聯網產業的最大用工池,17家重點互聯網在線教育企業,今年招聘規模將達1.5萬人。其中,猿輔導計劃在武漢本地擴招5000人,跟誰學擴招3000人,尚德機構、畫啦啦、豌豆思維、學而思網校招聘規模均在1000人以上。


4月9日,光谷再次啟動“才聚光谷”大規模春季招聘,140多家高科技企業、逾1.6萬個崗位將展開“空中雙選”,喊話武漢大學生留下來。


光谷正在復甦,創新驅動武漢信心

“才聚光谷”為光谷大學生引才計劃,主要面向各大高校的應屆畢業生。為了留住優質人才,許多企業不惜一擲千金。武漢三相電力科技有限公司開出30至60萬元年薪,招聘銷售總監;湖北微模式科技發展有限公司,對頂尖圖像算法工程師的年薪開到了100萬元。


內容轉自:湖北日報 記者:李墨

轉載編輯:劉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