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代好教師|課內外雙料“總工”,她十年如一育桃李

當代好教師|課內外雙料“總工”,她十年如一育桃李


當代好教師|課內外雙料“總工”,她十年如一育桃李

梁夢凡

當代教育高等教育板塊高校武漢華夏理工學院信息工程學院院長助理,已在教育教學崗位上耕耘10年。

當代好教師|課內外雙料“總工”,她十年如一育桃李

“生活處處是課堂,相處時時有教育。教室、寢室、辦公室、實驗室、食堂,哪怕是通往圖書館的路,都可以是我與學生聊學習、生活、理想和未來的小天地,用潛移默化的力量讓孩子們在學術和生活中學有所成是我一直以來的追求……”梁夢凡溫柔而堅定地說道。

今年,是她堅守在教學一線的第十個年頭。

喜提大獎創新高,四月艱辛不尋常

當代好教師|課內外雙料“總工”,她十年如一育桃李

梁夢凡指導學生參加第六屆“大唐杯”比賽獲全國一等獎、二等獎

2019年10月18日-10月20日,梁夢凡與同事帶領武漢華夏理工學院信息工程學院兩支學生團隊赴北京參加由全國工業和信息化職業教育教學指導委員會指導,中國通信學會主辦的第六屆“大唐杯”全國大學生移動通信應用創新大賽全國總決賽。

歷經理論測試、工程實踐、創新應用三個環節激烈角逐,兩支學生團隊分別斬獲大數據本科組全國總決賽一等獎和移動通信本科組全國總決賽二等獎,其中大數據本科組全國總決賽一等獎全國僅2個;梁夢凡受邀參加教師組比賽,獲得全國總決賽二等獎。本次成績不僅開創了武漢華夏理工學院歷史之最,更是領跑湖北省本科組所有參與高校。

這傲人成績的背後是梁夢凡與同學們一同並肩作戰的四個多月。作為一項新興賽事,一開始參與的學生很多,但隨著時間流逝,大家由於考研或外出找工作,無法再將更多的精力分配在競賽上,從一開始有30餘人參賽,到最終去北京參加決賽時,只有8位同學以優異的省賽排位成功獲得參賽資格。梁夢凡說道:“四個多月的辛勤磨礪,每個人都希望能夠獲得一個心滿意足的結果,作為他們的指導老師,我有責任帶著同學們好好走完這條路,在困難面前一步不退地去拼一個好成績。”

儘管梁夢凡和她的學生團隊已經準備得十分充分,但在比賽前夕他們還是遇到了一點小意外。

學生說:

2016級信息工程學院學生夏敏怡:“在決賽前夕,我和組員們拿到了賽前測試題,但我們發現這跟平時接觸到的複習資料有很大出入,沒有想象中那麼簡單,當時我們內心很緊張也很著急。千里迢迢來參加比賽,最後可能一無所獲,這樣的負面情緒讓舟車勞頓的我們更加沮喪,但梁老師一邊鼓勵我們,一邊與我們一同查資料積極地解決了問題,整整33個小時,她陪伴著我們幾乎一刻都沒閤眼。第二天我們所有的遲疑和不自信都化作了比賽時的緊密配合、膽大心細,最終我們拿下了集體榮譽。捧著獎盃下臺時,我看到梁老師激動地落淚了,她簡直比站在領獎臺上的我們還要高興。”

夫妻上陣助援建,疫期教學勤探索

3月1日,武漢華夏理工學院積極響應武漢市新冠肺炎防控指揮部的號召,提供學生宿舍3000間,用於新冠肺炎治癒市民康復觀察。在盡最大努力保證學生切身利益的基礎上,3000間宿舍需在一天內完成前期清理工作,對學校而言是個巨大的挑戰,得知消息後梁夢凡不假思索地報名了。儘管當時外界疫情形勢依然非常嚴峻,家中年邁的公公雙目失明無法自理,婆婆大腿骨折尚在行走恢復期、兩名年幼的孩子還需大人照看,但在看到學校發出召集令的那一刻,梁夢凡的心中只有盡己所能為疫情防控出一份力,無論多少困難也要使命必達的堅定信念。她和丈夫連夜辦理了社區通行證,第二天一早開車前往學校,這是她自疫情爆發後第一次走出家門,到學校後立即與丈夫分頭開展宿舍規整工作,兩人不怕苦累,

在一天時間內共完成了100餘間宿舍的整理。

當代好教師|課內外雙料“總工”,她十年如一育桃李

梁夢凡疫情期間為同學們上課

疫情期間,梁夢凡的三尺講臺變成了面前的電腦和手機,學生們一張張懵懂求知的臉隱藏在了一個個ID背後,這一度讓她無所適從。“雖然線上課對於我而言是陌生的,但為了能給同學們帶來好的課堂效果,我必須要努力克服重重困難,化“危”為“機”,發揮線上課的優勢,最大程度地激發大家的學習熱情。”梁夢凡說道。那段時間,她把手邊能夠直播的平臺幾乎試了個遍:騰訊會議、超星平臺、QQ直播、抖音直播……並根據使用情況製作出了一張特性測評表格分享給同事們作參考,表格上詳細的標註著每個平臺的優缺點以及各類特性,包括:能否放課件、能否查考勤、能否用手機進行直播、能否做互動。考慮到“雲上課”教師對課堂的把控度會降低很多,為了能讓同學們加強自我約束,精力充沛地自主吸收課堂知識,梁夢凡把線下的“堂主”課堂搬到了線上,每節課都有兩名同學擔當課堂小主人,他們來負責:課前五分鐘複習、教師提問解答、推薦同學答題、督促大家認真聽講……

學生說:

2017級信息工程學院學生仰星星表示:“疫情期間,梁老師帶我們班《網絡優化》課程,讓我們全班同學兩兩組合輪番做“堂主”。這樣的課堂形式大家普遍都覺得很新奇,課堂效果也很好,老師拋出的每一個問題大家都會踴躍開麥搶答,互動感很強。”

以學生為中心,把美好帶給學生

當代好教師|課內外雙料“總工”,她十年如一育桃李

電子信息類1185班“傳感與檢測技術”的翻轉課堂

“堂主”、“分組教學”、“翻轉課堂”這都是梁夢凡課堂管理百寶箱中的自創神器,“第一次做課堂的小主人”、“第一次在全班面前當小老師”、“第一次在課堂PK中為全組贏得榮譽”,梁夢凡把課堂和每一次收穫知識的喜悅與成就感一併交給了學生。“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人其實比自己直接開講工作量更大,學生們如何準備課件、如何寫講稿、如何在課堂上跟其他學生溝通、如何做板書、站在哪講更合適……這些內容我都需要一一作指導。”梁夢凡說道。

在日常教學的過程中,梁夢凡常常把學生當做自己的“客戶”。“客戶對產品知之甚少,而作為“產品經理”的我就需要詳細地告訴他產品的所有重要性能,耐心地解答他的一切疑問。把知識傳授給學生,作為教師不應該高高在上,無視學生的需求和困惑,而要以學生為中心,潛移默化地耐心引導,讓他們接受知識的過程中也感受到來自師者的尊重和關懷。”梁夢凡說道。她的課堂從來都不搞“知識點突擊”,而是根據學生的掌握情況適時適度做減法,每一節課就重點擊破一兩個關鍵知識點,讓同學們在完全掌握的情況下觸類旁通其他相關知識,對於關鍵知識點梁夢凡還會帶著同學們在接下來的學習中不斷地鞏固加強,讓教師傳授的知識轉變成學生自己的知識儲備。

當代好教師|課內外雙料“總工”,她十年如一育桃李

梁夢凡送別畢業生


當代好教師|課內外雙料“總工”,她十年如一育桃李

梁夢凡送別畢業生


當代好教師|課內外雙料“總工”,她十年如一育桃李

梁夢凡在進行實驗室改造工作

今年七月,又逢畢業季,梁夢凡主動申請到校做志願者,幫助學生們打包、搬運行李、用私家車送他們回家。再多一句叮囑、多一個擁抱、多一份鼓勵,用溫情和熱情沖淡疫情的陰霾和學生對畢業離別的感傷。開學前一月,為了能讓學生們在新學期用上5G實驗室,梁夢凡擔起總工職責,積極開展通信工程實驗室建設改造工作。細緻規劃每一臺設備的位置,布控每一個開關插座、每一條網線電線,設計每一處地面牆面裝飾。短短22天,一個讓人耳目一新的實驗室赫然呈現。此時,在每一個實驗桌上都靜靜擺放著一盆蒼翠欲滴的綠植,一點綠意讓這個工科色彩濃厚的實驗室處處充盈著生活與人文氣息,這是希望的顏色,也是梁夢凡在新學期對學生們的第一個祝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