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迅《兔和貓》:自以為是的善良,才是最大的惡

Ninety-nine

作者|今夜文學

人生最大的罪惡並不是罪惡本身,而是被臆想之中的罪惡,就好像魯迅筆下的“大黑貓”一樣。

1922年10月,魯迅寫了一篇文章,叫《兔和貓》,在10月10日的時候發表在《晨報副刊》上面。

這一篇文章字裡行間都透露著“魯迅風格”,其中的黑色幽默和荒誕文學把深度諷刺演繹的淋漓盡致,看上去沒有任何一些諷刺的痕跡,通篇所說的都是一些有關於動物和日常的瑣碎,但是它卻諷刺極深。

說的就是世俗之人對待強者和弱者不同的愚昧態度,講述的也是一個人站在自己的主觀角度輕易評判一件事情的荒謬。

魯迅《兔和貓》:自以為是的善良,才是最大的惡

這篇文章講述的是後院的三太太買了一對白兔,很招人喜愛,很多人都喜歡白兔,白兔長大之後生了兩隻小兔,莫名其妙的不見了。很多人就覺得一定是被黑貓吃了,因為從白兔買回來的時候,黑貓就成了一個潛在的威脅,所以當小兔不見的時候,很多人自然懷疑到黑貓頭上。

於是主人就想替小偷報仇,後來大兔子又生了一窩小兔子,後院的三太太精心照料。

在前前後後的字裡行間中,小兔子是急需要保護的弱者,而黑貓則是一個急需要排除的潛在“威脅”。

這個世界上,最可悲的其實並不是強者欺負弱者,是我們自以為是的以為某一些人是弱者,而又自以為是的以為某一些人是敵人。

當我們作為一個“審判者”存在的同時,因為一些莫須有的罪名誣陷了別人,悲哀才剛剛開始,這樣的心態導致了世間多少悲劇的發生。

魯迅《兔和貓》:自以為是的善良,才是最大的惡

一:小白兔以一個弱者的形象登場

小白兔三個字聽起來就知道是弱者,因為長著一個柔弱的樣子,又是一個招人喜愛的角色。

就好像文章中描寫的一樣:“這一對白兔似乎離娘並不久,雖然是異類,也可以看出他們的天真爛漫。”

小孩子看到兔子的時候都非常喜愛,趕緊跑過來圍著看,大人也圍著看,甚至有一名叫S的小狗也跑過來聞一聞,“還了一個噴嚏”

小兔子以可愛的形象博取孩子和大人的好感,甚至狗都要跑過來聞一下,就好像我們站在人的角度,因為“外貌協會”的心態看問題,就誤以為那些看似柔弱的東西就是值得同情的弱者。

然而真的是這樣嗎?

在可愛的外表下,在弱者的形象包裹下,其實卻有著極大的破壞力和私心。

比如說小兔子會也喜歡撕壁紙,也常常啃木器角,甚至有了桑子之後,連菠菜也不愛吃了。兔子丟棄的菠菜放在一邊,烏鴉想下來吃菠菜的時候,兔子都會躬著身子用後腳蹬地使勁的一彈,把烏鴉給嚇跑。

這樣的形象,把弱者的嫌貧愛富,把弱者卑微的欺軟怕硬展示的淋漓盡致。

你所要同情的未必是弱者,就如同《阿Q正傳》之中的阿Q,很多人都以為他是被壓迫的一個弱者,但是阿Q見到小尼姑的時候還會欺負小尼姑,見到小D的時候還會欺負小D。

在看似柔弱的人身上也藏著我們看不見的卑劣,正應了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這句話。

由於“弱者情節”的驅使,我們只是單純的看到了弱者的優點,卻忽略了他們身上存在的卑劣,但是人的劣根性,卻不是用軟弱能夠包裹住的。

魯迅《兔和貓》:自以為是的善良,才是最大的惡

二:黑貓真的是兇手嗎?

在這一篇文章中,大黑貓是許多角色中唯一的潛在威脅,但是大黑貓卻從未傷害過任何人。

大黑貓在最初出現的時候,三太太說:“鴉鵲到不打緊,至多也不過搶吃一點食料,可惡的是一匹大黑貓,常在矮牆上惡狠狠的看,這卻要防的,幸而S和貓是對頭,或者還不至於有什麼罷。”

當貓出現的那一刻,就已經被臆想成了敵人,臆想成了潛在的威脅,甚至“三太太”還慶幸狗和貓是對頭,能夠幫自己防著貓。

然而可悲的是,當三太太發現他們家的兔子丟了之後,在尋找兇手的過程中,發現有一個洞口,旁邊有爪痕,這個爪痕比兔子大一些,於是就懷疑到了大黑貓的身上。

在這前前後後的過程中,大黑貓什麼也沒做,甚至很多次的出場方式,都是在三太太的臆想之中才出現的,就是因為兔子被買回來的時候,大黑貓躲在牆頭上面盯著看,就認為它是一個潛在的威脅。

這個邏輯就好像《疑鄰竊斧》的故事,很多人懷疑一個人是小偷,有了問題自然就懷疑到他的身上,於是:三太太從此深恨此貓

在很多時候,我們都活在自己的臆想之中,當問題出現的時候,我們永遠不會先看問題本身,而是先用自己的臆想去評判和定論事物。

這是多麼愚蠢的一件事情,在自己自以為是的客觀世界裡面,受到自己主觀意向引導,越來越走向深淵和黑暗。

而文章的最後,又埋下另一個伏筆,當“我”看到兩隻貓在窗外打架的時候,母親又問“我”:“是不是你在那裡打貓?”

“我”回答說:“不,他們自己咬,他那裡會給我打呢。”

在家人的眼裡,“我”不太喜歡貓,於是家人聽到貓吵架的時候,就以為是我去打貓,就好像很多人撲風捉影,看到一些事情苗頭出現的時候,就習以為常的將事情按照自己臆想的方向去設想。

魯迅《兔和貓》:自以為是的善良,才是最大的惡

兇手真的是大黑貓嗎?文章裡面並沒有告訴我們答案,但是文章中的最後提到這樣兩個事情:之前住在會館裡面的時候,大槐樹下有一片鴿子毛,原來鴿子被鷹捉走了,但是別人看到的只是鴿子毛,其他什麼也沒看見。後來又在一個路上看到小狗被馬車壓死了,回來的時候什麼也看不見了,誰知道曾有一個生命斷送在這裡呢

我們看見的都只是事情的表象,但是事情發生時的原因,我們從來不知道真相。

三:真正的兇手是“自己”

自以為是的善良最可怕。

如同開篇那一句話:人生最大的惡並不是惡本身,而是輕易將某一些事情定論為惡的人。

當你沒有真正瞭解一件事情的時候,通過捕風捉影甚至通過主觀臆斷,帶著有色眼鏡去看一個人的時候,你有沒有想過這才是最大的惡。

這個世上有“小白兔”,但是小白兔的另一面,卻藏著我們不易發覺的惡;這個世上也有“大黑貓”,大黑貓的身上,卻藏著我們看不見的善良,以及容易忽略的正義。

當你輕易去判斷一件事情對錯的時候,其實最大的錯誤就是你自己。

魯迅《兔和貓》:自以為是的善良,才是最大的惡

別再愚昧下去了,因為人的這一個劣根性,這個世界上有多少人深受其痛苦之中,你以為的真的是對的嗎?你看見的小白兔真的是善良的嗎?你看見的大黑貓真的是邪惡的嗎?

還世界一個清白吧。

所以不知道真相,就不要輕易的評價一件事情,那些所謂的善惡美醜好壞強弱,其實只是自己的主觀臆斷,當你看到小兔子的軟弱時,為什麼沒有看到大黑貓的孤單呢?

-end-

今夜文學,為自己的靈魂找一個文學的歸宿,用文字與您溫暖相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