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時代“洋人上訴的那些事兒”

James Flint,中文名叫「洪任輝」。他是一位18世紀的英商人,也是一名外交家,他曾在廣州學習中文,是英國的第·箇中文翻譯。1759年,他通過行賄將一紙訴狀遞到乾隆皇帝面前,狀告皇帝寵信的地方大員。事情究竟因何而起?他到底要狀告何人?乾隆會作何平叛?

清朝時代“洋人上訴的那些事兒”

洪任輝是英國東印度公司的職員,他在廣州擔任該公的商館通事一職,也就是翻譯官。但是廣州海關總是漫無目的的苛捐雜稅,還鑽營肥私、勒索商旅,總之極其腐敗。於是東印度公司決定北上前往寧波,進行一次意義重大的貿易戰略轉移,洪任輝便被委以重任。

清朝時代“洋人上訴的那些事兒”

那麼,浙江的官員就不貪財了麼?當然不是,但與廣東同僚們相比就算小巫見大巫了。洪仁輝到港後,受到了本地大小官員的熱情接待,洪仁輝自然也送上了見面禮。商船在寧波的生意大獲成功,貨物銷售一空不說,還載滿了生絲、茶葉等等。江浙地區是絲茶的主產區,這就省去了從廣州採買的運輸成本,同時保證了質量。

清朝時代“洋人上訴的那些事兒”

英國商人們的生意如火如荼,作為省一級最高長官的武進升也按職責定期將情況向乾隆密奏。儘管他總是為英國商人說盡好話,但一句無意的「番梢並小廝四十名俱無髮辮」卻觸動了乾隆「剃頭」的弦兒。再加上幾天前為保住廣東官僚利益不被浙江分割的總督剛剛提醒過乾隆,要小心這些以前從不來寧波的外邦人,乾隆一下心生忌憚。

清朝時代“洋人上訴的那些事兒”

清朝政府想用加重關稅來趕跑這些外商,卻沒有奏效,於是就在英商在寧波貿易開通三個多月後,寧波港又被關閉了。東印度公司趕快派洪仁輝與當局交涉,而洪仁輝決定要直接找皇帝談一談。經過一番艱難的疏通,狀紙終於遞了上去,洪仁輝則滿懷期待的等著朝廷嚴查粵海關積弊,查辦總督李永標,並擴大中國對英貿易開放。

清朝時代“洋人上訴的那些事兒”

一個外國人,不遠萬里來告御狀,在外交上引起了乾隆的重視。李永標下了課,但新任李侍堯也不是什麼好東西。他保住了李永標的性命之後,將矛頭一轉,質疑起了訴狀的產生、投遞的程序。李侍堯召見在廣州的所有洋商,當場抓住了洪任輝,將他流放澳門三年。其他對上訴起到積極作用的官民也受到了斬首、抄家的牽連。

清朝時代“洋人上訴的那些事兒”

乾隆帝不僅對涉案人員作出了處理,就連洪任輝和東F度公司關心的中英貿易問題,也沒有刻意忽略。他宣佈了新的對外貿易準則:「內地物產富饒,豈需遠洋些微不急之貨。特以爾等自願懋遷,柔遠之仁,原所不禁。今爾不能安分奉法,向後即準他商貿易,爾亦不許前來。」整個英國都被乾隆拒之門外。

清朝時代“洋人上訴的那些事兒”

三年後,洪仁輝刑滿釋放。這一年正是歐洲七年戰爭接近尾聲,英國成為新的歐洲霸主。31年後,新興霸主再次派使團前往中國,為打開這片市場而努力。31年前乾隆就明白,英國不可能臣服於我大清,於是高傲的拒絕了對方。又過了47年,英國的戰艦代替商船開進了中國港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