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怎麼看時間?看看先人運用智慧製作的這幾個計時裝置

關於中國祖先應用古代計時的器械,早在春秋時期就有所記載。

《史記·司馬穰苴(ráng jū)傳》記載了這樣一段文字:

“穰苴既辭,與莊賈約曰:“旦日日中會於軍門。”穰苴先馳至軍,立表下漏待賈。賈素驕貴,以為將己之軍而己為監,不甚急;親戚左右送之,留飲。日中而賈不至。穰苴則僕表決漏,入,行軍勒兵,申明約束。約束既定,夕時,莊賈乃至。”

簡單翻譯一下,大體故事是這樣的:

春秋時期齊國大將軍司馬穰苴與監軍莊賈約定

第二天中午在兵營門口相見。

司馬穰苴先趕到軍中,立圭表、下漏刻

等待莊賈的到來。

結果驕傲的莊賈由於被親戚朋友拉去飲酒,

日過中午還沒有去軍營。

司馬穰苴就推倒表杆、關掉漏刻,

開始對軍隊下達命令。

等到莊賈趕到後,執法如山的司馬穰苴就把他殺了。

司馬穰苴用來確定時間的儀器是圭表和漏刻,

是古代最重要的兩種計時儀器。

古人怎麼看時間?看看先人運用智慧製作的這幾個計時裝置

漏刻示意圖

古人怎麼看時間?看看先人運用智慧製作的這幾個計時裝置

實物圖

古人怎麼看時間?看看先人運用智慧製作的這幾個計時裝置

實物圖

漏刻

漏刻是一種運用機械原理的計時器,

主要由漏壺和箭刻組成,

根據漏壺中水位的高低來度量時間,

箭刻上所刻的就是表示時間的刻度線。

在商代後期,

中國出現了把一晝夜分為100等分的

百刻計時制並一直沿用到了清代。

百刻制的出現使中國古代有了統一的計時標準。

至遲從周代起,

國家開始使用漏刻計時並設立專職機構管理時間。

秦朝太子宮中設有“太子率更令”一職,

負責管理漏刻,為皇太子服務。

到西漢制定《太初曆》時,

漏刻開始成為天文計時儀器、由“太史待詔”掌管。

另外,漢代光祿勳下設“郎官”一職,

負責用漏刻為皇宮日常生活、禮儀制度提供時間服務。

這三套管理漏刻的制度也被沿用到清朝。

古人怎麼看時間?看看先人運用智慧製作的這幾個計時裝置

圭表示意圖

古人怎麼看時間?看看先人運用智慧製作的這幾個計時裝置

圭表實物圖

圭表

將一根木杆垂直地插在地上就形成了表。

可別小看了這根簡單的木杆,它可是中國最古老的天文儀器。

古人用它不僅可以確定南北方向,還可以測定節氣與時刻。

土圭是一種構造簡單、直立於地上的杆子,

用以觀察太陽光投射的杆影,

通過杆影移動規律、 影的長短,以定冬至、夏至日。

《尚書·堯典》中記述土圭始於堯帝時期(前2357 -前2258),

史學界認為“堯典”不是堯時寫的, 是周代史官根據傳聞編寫,

後經春秋戰國(前7世紀~前2世紀)時儒家陸續補訂而成。

因此我們可以認為,

至遲在公元前7世紀,

掌管天地四時的官吏已使用土圭分出二分二至,

確定一年為366天。

到殷商時代(前1520~前1030)測時已達到相當高的精度,

其干支記日法一直沿用到今天。

由於土圭的構造簡單,但不易掌握,所以逐漸發展為圭表。

《隋書·天文志》將圭表的創造追溯到公元6世紀,

南北朝梁武帝天監年間(503~519)祖𣈶(xuǎn)(祖沖之之子)

造八尺高的銅圭表,觀測圭上表影的長短,測定時間。

但1965年江蘇儀徵東漢慕(25-220)出士了一件青銅鑄的圭表,

這說明圭表的創制和使用要早於記載幾百年。

待到《元史·天文志》,對圭表的形制、構造、材質都有詳盡的記述。

早先的表和圭是單獨的兩件儀器,

土圭是一種玉製的尺子,長約一尺五寸,用來量度表影的長度。

對於居住在北半球的人來說,

中午表影總是在表的正北方向,

於是古人就用石頭從表基開始沿著中午的表影砌一水平的圭面,

並在上面刻上刻度。

這樣人們就可以直接從水平圭面上讀取表影的長度,

圭與表也就合二為一了。

春秋末年的《考工記》是一部記錄手工業技術的書籍。

在這本書中,我們可以找到最早的立表定向的方法。

首先,把一小塊地整平,把木製或竹製的表插於其上,

用一個掛有重物的準繩來把表校準,使之與地面垂直;

其次,用圓規以表為圓心畫圓。

在日出和日落時分別觀察表影,標記出表影和圓相交的兩點,

過這兩個交點的線所指示的方向就是正東、正西。

到這一步還不算完,

古人還要白天通過觀察中午表影的方向,

夜晚通過觀察北極星的方向對其進行校正。

古人怎麼看時間?看看先人運用智慧製作的這幾個計時裝置

故宮的日晷

古人怎麼看時間?看看先人運用智慧製作的這幾個計時裝置

日晷

日晷

日晷應該算是比較常見的,可以在故宮或者古城見到。

觀察一年中正午日影的長度能夠定節氣,

而觀察一天中日影方位的變化可以定一天中的時刻。

早晨,太陽從東方升起,它的影子投向西方;

中午,太陽在正南方,它把影子投在了正北方;

傍晚,太陽落人西方的地平線,它的影子又轉向東方。

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太陽的影子都這麼規律地變化著。

日晷就是利用日影的這個規律,觀看時間。

日晷有兩種形式:一種是水平放在地面上,刻度不均勻的地平式日晷。

另一種是日晷面與赤道面平行的,刻度均勻的赤道式日晷。

考古學家曾經先後在內蒙古呼和浩特以南

和河南洛陽金村發現了兩塊正方形的石板,

石板中央有一個深圓孔,可插類似晷針的東西。

外有一大圓,圓周上有69個小孔,

等間距排列,孔間間距為圓周長的百分之一,

標有1~69的數字,並以細線與中央大圓相連。

另有31個空位置。

根據推測,

該石板是一種使用百刻制的赤道式日晷。

晷針在石面上投下影子,影子不停地移動,每移一格就是百刻制中的一刻。

古人怎麼看時間?看看先人運用智慧製作的這幾個計時裝置

沒有找到古制的香篆,跟這個類似

香篆(zhuàn)

據宋代學者薛季宣說,

除日晷刻漏之外,

有一種香篆鍾於12世紀中葉在中國流行。

荷蘭高羅佩著《狄仁傑斷案傳奇》中,

記述了唐宮計時用的香篆鍾為梅花形黃銅盤,

盤子內梅花五瓣,各繚繞著一圈盤香, 用以計時焚燻,稱為“五孕祥雲”

還有一類採用機械傳動結構計時,有渾天儀、水運儀象臺。

由於文字比較多,將在下一篇詳細介紹這兩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