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東坡這首詩詞,為何讓王朝雲痛哭

蘇東坡是一個全才,他詩詞文章書法繪畫都極好。人格也正派,思想敏銳,還是一塊當官的好料子。在北宋新舊黨爭中,雖然大起大落,但是也曾擔任過翰林學士、侍讀學士、禮部尚書等重要職務。

蘇東坡這首詩詞,為何讓王朝雲痛哭

宋哲宗紹聖元年即1094年,高太后去世後新黨再度執政,蘇軾被貶謫到嶺南的惠州任職,實際上被監督,一點實權都沒有。當時蘇軾與朋友的通信,都要告訴對方看後銷燬,以免被人挑出毛病又去朝廷告狀。

由於長途跋涉的艱辛,到達惠州後又加上天氣飲食等各種水土不服,蘇軾得了一場大病。當時跟隨南下的是他的三兒子蘇過和侍妾王朝雲,在朝雲的悉心照料下他才逐漸恢復過來。

宋朝是一個重文輕武的朝代,對文人很看重。宋太祖趙匡胤曾經規定,我朝不得殺害文人士大夫。所以後來對文人最重的處罰就是貶謫到邊遠蠻荒之地去。那個時候貶謫到最遠的地方,就相當於是滿門抄斬的罪行。

蘇東坡這首詩詞,為何讓王朝雲痛哭

蘇軾到惠州以後,貧病交加,他還向弟弟蘇轍借了錢,而且開始心理上還很緊張,害怕朝廷裡進一步迫害。後來隨著時間的推移,才慢慢適應嶺南的環境。

寫詩作文填詞是他永遠的本色,第二年(1095年)的暮春時節,他在惠州外頭走動,看到百花紛飛,春天即將過去,於是觸景生情,寫了一首詞叫做《蝶戀花·春景》。

《蝶戀花·春景》

花褪殘紅青杏小。燕子飛時,綠水人家繞。

枝上柳綿吹又少。天涯何處無芳草。

牆裡鞦韆牆外道。牆外行人,牆裡佳人笑。

笑漸不聞聲漸悄。多情卻被無情惱。


蘇東坡這首詩詞,為何讓王朝雲痛哭

詞的上片首句說花褪殘紅,是指所剩無幾的花瓣也落盡了,已經看得到花蒂處長出來的小杏子,這是一種惜春嘆春傷春的感情。

但是詩人接著語氣又一轉,精神又振作了起來。現在還是春天,燕子在銜泥做窩,翩翩飛翔,綠水在村莊周圍流淌。不要說這嶺南蠻荒偏僻,其實這一帶也是一派大好風光。

到了“枝上柳綿吹又少,天涯何處無芳草”之句,又是感嘆時光荏苒。連那似花非花的柳絮也被風吹得四處飄散,枝頭上已經所剩無幾。但是回過頭來一想,這天下之大,哪裡又沒有芳草呢?

蘇東坡這首詩詞,為何讓王朝雲痛哭

詞的下片又從寫景轉到寫人。這裡緊接著上片的綠水環繞,來寫美好嫻靜的人家,院落裡傳來盪鞦韆的歡聲笑語。牆外行人,牆內笑聲,隔著圍牆,給人以猜測和想象的空間。

但是牆內佳人不知道牆外有人,她蕩完鞦韆就走開了。笑語突然消失,對正在欣賞的牆外行人,引發了一陣莫名的惆悵。而這惆悵是多種情愫的交集,一時無法排解。

由佳人甜美的笑聲,牆外行人會想到女子美好的容顏和青春年華,從而感傷自己的歲月流逝,感傷自己的異鄉漂泊,感傷自己的君臣關係,感傷報國之心無人理解。

蘇東坡這首詩詞,為何讓王朝雲痛哭

蘇軾這首詞寫好以後,心情不好時便讓侍妾王朝雲歌唱解悶。朝雲本是歌女,蘇軾任杭州通判時她12歲,被蘇軾收為侍女,18歲在黃州時才成為蘇軾的侍妾和紅顏知己。

蘇軾被貶到惠州前遣散了其他的侍妾和傭人,只有朝雲決意要萬里相隨,陪蘇軾終老。蘇軾對朝雲的感情非常好,可以說去世的原配夫人王弗、繼室夫人王閏之是在生活上無微不至地關心,而朝雲才是精神上的相知。

蘇軾讓朝雲唱這首《蝶戀花·春景》,朝雲唱到“枝上柳綿吹又少,天涯何處無芳草”時,總是痛哭流淚,泣不成聲,感情的潮水無法控制。蘇軾便以她傷春為由開玩笑掩飾過去,二人都不願意揭開自己的傷痛。

蘇東坡這首詩詞,為何讓王朝雲痛哭

那麼朝雲為什麼對這句詞這麼敏感,它又觸動了哪根神經呢?蘇軾現在60歲,而朝雲30剛出頭,她陪蘇軾走過了20來個春秋,經歷了大起大落,特別是經歷了黃州和惠州這樣的苦日子,她對蘇軾有了特別的瞭解。

她感嘆蘇軾就像那柳絮一樣一生漂泊不定,晚年了還要貶謫到蠻荒之地;她感嘆朝廷對蘇軾的不公,一片忠心反遭到惡報。

她感嘆蘇軾所說的“天涯何處無芳草”,這種隨遇而安就是強顏歡笑,就是安慰自己,就是裝著豁達樂觀,其實內心的苦楚無處訴說。

蘇東坡這首詩詞,為何讓王朝雲痛哭

同時她也是感嘆自己的遭遇,自己和蘇軾相濡以沫,相依為命,到底二人還能走多遠,還有沒有返回中原老家的希望。而且最後必定有一個人要獨自走一程,沒有了互相扶持以後怎麼辦。

果然不出所料,不久朝雲就得了時疫去世了,蘇軾悲痛欲絕,將她安葬於惠州西湖邊。從此蘇軾日夜思念,寫了很多詩文來紀念她,而對這首傷心的《蝶戀花·春景》卻不忍心再看。

(圖片來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