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食周慄的伯夷

3000年前,秦皇島一帶正是孤竹國管轄的區域,這個古代方國建國很早,歷經了商和西周兩個朝代。

到了商朝後期,這個國家出現了夷齊讓國的美談。原來那時的孤竹國君生了三個兒子,孤竹國君姓墨胎氏,長子名允字公信,後來諡號為伯夷。幼子名智字公達,後來諡號為叔齊。孤竹君生前有意立叔齊為嗣子,繼承他的事業。後來孤竹國君死了,按照當時的常禮,長子應該即位。但清廉自守的伯夷卻說:“應該尊重父親生前的遺願,國君的位置應由叔齊來做。”於是,他就放棄君位,逃到孤竹國外。大家只好尊重他的意見,推舉叔齊做國君。

叔齊說:“我如當了國君,於兄弟不義,於禮制不合。”於是,他也逃到孤竹國外,和他的長兄一起過流亡生活。

為了躲避殘暴的商紂王,伯夷、叔齊居住在北海之濱,和東夷人一起生活。後來他們聽說西伯姬昌

不食周慄的伯夷

是一個仁愛的君主,國內穩定,生產發展很快。他們高興地說:“應該從東夷回去了,我們聽說西伯的國內很安定,很適合老年人居住。”於是他們相約到周國去。

但是,他們走在中途,遇見了周武王

不食周慄的伯夷

伐紂的大軍,原來這時周文王已經死去,周武王用車拉著周文王的木主奔襲商紂。

他們見到討伐商紂王的大軍之後,大失所望,他們對姬發叩馬而諫說:“父死不埋葬,就動起武

來,這能算作孝嗎?以臣子的身份來討伐君主,這能算作仁嗎?”

武王的衛兵要殺害他倆,軍師姜尚

不食周慄的伯夷

勸解說:“他們兩個是講義氣的人呀,不要殺害他們。”於是就讓他們走了。

後來周武王與商紂王大戰於牧野,血流漂杵,由於商紂王陣前的奴隸兵倒戈周武王才取得了決定性的勝利,滅掉了商朝,建立了新的王朝周朝。

伯夷和叔齊認為周武王的這種做法太可恥了,發暫再不吃周朝的糧食,但是當時各地都屬於周

朝了,他們就相攜著到首陽山上采薇菜吃。

在采薇菜時,他們還唱著歌說:“上那個西山哪,採這裡的薇菜。用那強暴的手段來改變強暴的局面,我真不理解這樣做算是對呀?先帝神農啊,虞夏啊!這樣的盛世,恐怕不會有了。我們上哪裡去呢,真可嘆啊!我的生命就要結束了。”於是就餓死在首陽山上。他們的推位讓國和不食周粟、以身殉道的行為,成為後世儒家大力推崇的典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