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云都看了3遍的《绿皮书》:带你一起吃鸡,一起泡妞~

三天票房破亿,成为近20年来最卖座的奥斯卡电影。

拿下奥斯卡最佳影片、最佳男配、最佳原创剧本三项大奖。

豆瓣高达8.9。

这部电影就是本届奥斯卡最能打的选手——《绿皮书》。

《绿皮书》

The Green Book

2019.3.1


马云都看了3遍的《绿皮书》:带你一起吃鸡,一起泡妞~

2月25日,《绿皮书》在北京举办超前观影。

在场的许多观众都被这部电影打动,其中一个叫马云的同学坦言:

我这是第三遍看,因为我觉得这部电影让我感到了很多的希望。


马云都看了3遍的《绿皮书》:带你一起吃鸡,一起泡妞~

同一天,《绿皮书》拿下奥斯卡最佳。

3月1日,《绿皮书》在中国上映。

以往国内观众对奥斯卡并不太感冒,但这一次,《绿皮书》爆了。

这几天探长的朋友圈也是充满魔性,一刷就饿:


马云都看了3遍的《绿皮书》:带你一起吃鸡,一起泡妞~


这个奥斯卡最佳,不仅戳心,它还戳胃。

它是真的香。

一个个朋友去影院看完回来都表示:真该带个肯德基全家桶去看!


马云都看了3遍的《绿皮书》:带你一起吃鸡,一起泡妞~

《绿皮书》(The Green Book)是现实中真实存在的一本书。

它全称是“The Negro Motorist Green Book”,即黑人汽车旅行绿皮书。

里面记录的是美国各地对黑人友好的旅馆、饭店等场所的列表。

本书由黑人邮递员维克多·雨果·格林(Victor Hugo Green)从1936年出版至1966年。


马云都看了3遍的《绿皮书》:带你一起吃鸡,一起泡妞~

1940年不同版本的“绿皮书”封面图片来自nbcnews.com

看片名就知道,这是部关于黑人和种族问题的电影。

这些电影大都老调重弹,一听就觉着烦。

然而《绿皮书》却打破了这种严肃、刻板又深沉的形象,节奏明快、轻松搞笑又打动人心。

关键就在于它的内核其实和种族肤色都无关。

抛去这些东西,《绿皮书》依旧好看。


马云都看了3遍的《绿皮书》:带你一起吃鸡,一起泡妞~

唐·雪利(左)托尼·利普(右)

首先在角色的塑造上,《绿皮书》就足够细心,足够有趣。

一个是大大咧咧的司机托尼·利普(Tony Lip)。

一个是温文尔雅的钢琴大师唐·雪利(Don Shirley)。


马云都看了3遍的《绿皮书》:带你一起吃鸡,一起泡妞~

在角色的塑造中有个铁律:要塑造好一个角色,靠的不是台词,不是内心戏,而是这个角色做了什么。

我们先看托尼·利普,他的出场几乎没有台词。

酒吧夜场顾客闹事,店里负责人二话没说,直接喊出一个名字——托尼·利普。

这个托尼直接把客人轰出了酒吧。

老练、干脆、暴力、胆儿肥,人物的性格都已经写在没有台词的镜头里。

马云都看了3遍的《绿皮书》:带你一起吃鸡,一起泡妞~

接着,托尼去给雪利博士干活。

他和雪利博士的老管家“交接工作“,放在地上的行李他愣是不提,两人面面相觑,最后老管家妥协……

托尼的惰性已经不言而喻,而他脸皮的薄厚在观众心里也已经精确到毫米。

马云都看了3遍的《绿皮书》:带你一起吃鸡,一起泡妞~

在这之前,还有个细节,很多观众可能都没有注意到:

托尼头一次碰到雪利医生的搭档,当时他正准备点烟。

结果看到其中一个人手里拿着铁盒装的烟,他就把自己的烟收了起来,然后过去打招呼,顺理成章地蹭了个好烟吸。

这本可以是个简单的“走过去然后打招呼”的镜头,导演却费事的加入这一系列动作。

为的就是展现托尼的小聪明,和他的市井百姓的性格。


马云都看了3遍的《绿皮书》:带你一起吃鸡,一起泡妞~

几个镜头下来,托尼就已经带着鲜明的性格特点,立在了观众心里。

他顾家宠妻,莽撞随意,文化水平低,一言不合就会打你。


马云都看了3遍的《绿皮书》:带你一起吃鸡,一起泡妞~

接着我们看雪利博士。

他的形象被塑造的更加高明,以至于人物都没出场,观众就已经对他有了印象。

他的房间里充满了道具:富丽堂皇的大厅,满屋子的金银玉器,远处的钢琴,墙角的象牙……

雪利博士优越的经济水品和高雅的品味甚至都弥漫在房间的空气里。


马云都看了3遍的《绿皮书》:带你一起吃鸡,一起泡妞~

他面试完托尼后,还给托尼的老婆打了电话,大意就是询问托尼老婆:

我要把你老公借走两个月?方便吗?

这一幕雪利博士仍旧没有出现,甚至没有出声。

但他思维的缜密、待人的周到体贴、风度和涵养都透过这一通“无声”的电话显露无疑。


马云都看了3遍的《绿皮书》:带你一起吃鸡,一起泡妞~

还有一幕在片中出现了两次:雪利博士独自饮酒。

一次是在黑人社区,其他人都在聊天玩耍,只有他坐在一边若有所思。

另一次是在阳台,下面他的两个搭档和美女聊得正嗨,他却孤身一人。

这说明了什么?

他不善社交也不爱社交,而且他孤独,孤独到和哪个群体都融不进去。


马云都看了3遍的《绿皮书》:带你一起吃鸡,一起泡妞~

一个随性,一个严谨;一个是莽夫,一个是儒士;一个热爱生活,一个孤独而寂寞……

《绿皮书》在这两人的角色塑造上就领先其他影片一大截,而接下来,它要做的就很简单。

只要把两个人放一起,冲突自然就会出现。

但导演又做了一件高明的事,完全让观众折服——在两个有天壤之别的人身上找相同点。

马云都看了3遍的《绿皮书》:带你一起吃鸡,一起泡妞~

怎么找相同点?导演主要做了两件事。

第一件,是写信。

托尼是很爱老婆孩子的,但毕竟他文化水平低,心里有爱但写不出。


马云都看了3遍的《绿皮书》:带你一起吃鸡,一起泡妞~

托尼写的信基本就是小学生的流水账:

Dear Dolores,I'm fine,and you?我刚吃了薯条,然后洗了袜子,我把袜子晾在了电视机上……

翻译过来就是,老婆,我很fine,你fine吗?我正在吃喝拉撒睡……

雪利博士看了直接崩溃,于是,他开始指导托尼写作。

和托尼的文笔相比,雪利博士的信让人酥到掉渣:

老婆,在我活着的每一天,我都深深的意识到,这世界上没有什么比你重要……


马云都看了3遍的《绿皮书》:带你一起吃鸡,一起泡妞~

托尼的妻子读着老公的信,差点潸然泪下。

至此,两个上车斗嘴,下车互怼的人终于建立了情感的连接。

而将他俩连接起来的,并不是雪利博士华丽的词藻,而是人和人之间最简单纯朴的东西。

托尼和雪利来自不同的地方,接受不同的教育,有着不同的习惯。

他们表达爱的方式不同,但他们爱别人的能力却是相同的。


马云都看了3遍的《绿皮书》:带你一起吃鸡,一起泡妞~

除了写信,第二件事是吃鸡,准确地说是吃肯德基。

很显然,两人是吃不到一起去的。


马云都看了3遍的《绿皮书》:带你一起吃鸡,一起泡妞~

随心所欲的托尼在车里吃得津津有味,没有尝试过炸鸡的雪利博士完全不知道该怎么下手。

一个真香,一个真馋。


马云都看了3遍的《绿皮书》:带你一起吃鸡,一起泡妞~

但面对真正的美味,雪利博士和台下的观众一样都是无法抗拒的。

更何况这他们可是在肯塔基州,这里可有着世界上最正宗最好吃的炸鸡。

马云都看了3遍的《绿皮书》:带你一起吃鸡,一起泡妞~

终于,托尼凭借三寸不烂之舌说服了雪利博士。

这一下,仿佛为雪利博士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

穿越在僻静葱郁的小路上,吃着人间美味,不拘言笑的雪利博士终于露出久违的笑容。

这种融洽幸福的滋味,直戳人心。


马云都看了3遍的《绿皮书》:带你一起吃鸡,一起泡妞~

这一次,将两人连接起来的是肯德基,是人间美味,更是人们对于满足和幸福的向往。

而导演选择了肯德基,也是非常明智。

因为基本上大家都吃过肯德基,都对那种“吮指难忘的滋味”(KFC经典广告词It's finger lickin'good)流连忘返。


马云都看了3遍的《绿皮书》:带你一起吃鸡,一起泡妞~


看到这已经饿的不行了

最后,旅程结束,托尼学会了写信,雪利博士学会了徒手吃肯德基。

在现实中,两人从此以后也成为挚友。

而影片的真正内核,只关乎友谊。

关乎身份背景不同的人,如何互相了解,互相尊重并接受对方。

关乎人与人之间最基本的平等、求同存异。

马云都看了3遍的《绿皮书》:带你一起吃鸡,一起泡妞~

现实中的托尼和雪利博士

《绿皮书》通过呈现两个人从矛盾到融洽,从陌生到朋友的过程,让我们知道:

音乐、食物、衣服有的只是“不同”,但没有高低贵贱之分。

人人生而平等。

这个通俗易懂的内核才是《绿皮书》能够打破国界,深受观众喜爱的原因。


马云都看了3遍的《绿皮书》:带你一起吃鸡,一起泡妞~

《绿皮书》主创

人性确实复杂,但那里总有希望,总有亮光。

看着托尼和雪利博士在银幕上喜笑颜开,观众心里也生出一股暖意。

原来快乐可以如此简单,不需要你有多高的地位,多雄厚的财力,也不管你来自哪里,大家一起吃个炸鸡,就可以体验到最简单质朴的惬意。


马云都看了3遍的《绿皮书》:带你一起吃鸡,一起泡妞~

非常羡慕一些去太平洋影城的朋友,影院非常人性化的允许观众带着肯德基去看《绿皮书》。

在那么一瞬间,可以和银幕上的托尼和雪利博士一起。

忘记身份的差异,摘下带有偏见的眼镜,接受这世界上可以存在有不同性格爱好和观点的人。

只是简单的一起享受美味,开开心的吃在一起,你我并没什么两样。


马云都看了3遍的《绿皮书》:带你一起吃鸡,一起泡妞~

希望大家都能记住《绿皮书》中两位主角一起吃鸡的时光。

记住食物无贵贱,人格无高低。

愿我们可以平等待人,快乐吃鸡。


马云都看了3遍的《绿皮书》:带你一起吃鸡,一起泡妞~

(文章转载 探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