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通清明會,千年古鎮再現“清明上河圖”

為打造“憶清明•最元通”的元通古鎮旅遊品牌,傳承四川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打造“川西壩子農耕文化記憶窗口”,4月3日,2020年第267屆元通清明會在崇州市元通古鎮舉行。

元通古鎮迄今已有1600餘年歷史,是成都平原僅存的原生態古鎮之一,素有“小成都”之稱。作為天府農耕、商貿文化的傳承地,被譽為“流動的清明上河圖”“最後的天府記憶”。

元通清明會,千年古鎮再現“清明上河圖”

元通古鎮在清明期間舉辦清明會,自康熙年間舉辦以來,從未間斷,至今已有300多年曆史,享有“川西壩子第一會”的美譽。隨著時代的演變,為元通清明春臺會注入了更豐富的文化內涵,如今已成為綜合性的民俗文化盛宴,2018年成功入選四川省第五批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很大程度保留了傳統民間工藝和民俗文化的原味特色。

“金牛鬧春祈福”一直是每年元通清明會的重頭戲,今年保留了下來,祈福儀式分為請神祈福、迎神受福和送神謝福等部分。以往熱鬧的清明會祭祀活動,今天在元通塔下封閉舉行,作為傳承農耕文化的傳統盛會,清明會再現了古時川西平原復耕復產的盛況,象徵著一年春耕的開始。

元通清明會,千年古鎮再現“清明上河圖”

崇州市文化學者劉旭東介紹,“今年在新冠疫情這個背景下,我們採用這種傳統的先農和社稷的祭祀儀式,來開展金牛祈福,先農(祭祀),其實是用傳統的方式,來複耕復產,來推動全市廣大農民開展春耕的信心。”

“兔燈祈福”是元通曆史悠久的民俗活動,人們將彩紙紮成兔子形狀的燈,點燃後在村莊、祠堂、各家各戶巡遊。兔子被元通人視為吉祥之物,所以兔子燈所到之處就意味著把吉祥和好運送到了那裡。特殊時期,往年的兔燈巡遊活動改為兔燈燈會展示,在成都最美街道“麒麟街”家家戶戶門口設置兔燈,傳統民俗文化與麒麟街明清古建築交相輝映。

元通清明會,千年古鎮再現“清明上河圖”

元通鎮黨委書記張冬介紹,“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時,我們加大景區管理,實行遊客限流。同時做好遊客的監測和登記。”

據悉,今年元通清明會將持續4天,元通古鎮已採取旅客限流的方式有序開放,為了不讓病毒趁虛而入,可以通過網絡直播的方式線上逛古鎮,也可以錯峰實地遊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