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炳生:用人才推動鄉村產業振興

柯炳生:用人才推動鄉村產業振興

中國農業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 柯炳生


尊敬的張部長,各位領導,代表還有各位職業農民朋友們大家好!

非常高興參加這次活動,剛才在會前參觀,又聽了大鵬書記發佈的職業農民發展報告,很受教育和鼓舞。對我們職業農民這支隊伍所做的重要的貢獻,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對你們的成績表示祝賀。另外也感受到,如何進一步發展壯大職業農民隊伍,意義極端重要。我當過將近十年農大校長,中國農大主要任務不是培養職業農民,但為職業農民服務始終是我們最重要的使命。不當校長之後,我又兼任了一中國專業農村技術協會理事長,這個協會主要職能就是怎麼樣構建產學研結合,把農業院校和科研院所專家教授們通過我們這個平臺,搭建好之後,為我們基層農村專業技術協會和職業農民服務,所以今天是一個很好的機會。

我向各位報告以下我自己對用人才推動鄉村產業振興的幾點看法,講三個問題,一個是鄉村振興目標和任務,鄉村振興人才需求以及我國職業農民發展前景。

第一個問題鄉村振興目標任務。鄉村振興是十九大提出的重大決策部署,十九大中有一句話就是我們已經進入新時代,社會的主要矛盾已經轉變人民日益增長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而在農村農業方面,可能這個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表現的更為突出。而鄉村振興是決勝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重大歷史任務,“三農”工作、鄉村振興影響的絕不僅僅是農業、農村、農民,而是整個國家,具有全局性,另外是新時代“三農”工作的總抓手,鄉村振興解決不僅侷限於鄉村,而是整個“三農”工作,不僅僅是農村,整個“三農”工作,包括農業、農村、農民。鄉村振興任務要求提出20個字,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對應的是我們整個國家的五位一體總體佈局,五大建設還有黨的建設。“三農”問題,我想從學者的角度把“三農”問題做一個歸納,主要是產業發展或者是經營和社會發展。

第一個問題是農業問題,農業問題很多,但是其中最突出的問題可以歸納為兩個方面,一個是數量問題;一個是質量問題。發展農業,發展現代農業,就是要解決農產品供給的數量和質量問題。

第二個農民問題是跟農民利益密切相關問題,也很多,主要也可以歸納為兩個方面,就是農民經濟問題,主要就是收入問題。還有非經濟問題,各種社會權利問題,就業、子女入學,社會保障等。

第三個方面農村問題,區域發展問題,也可以歸納為兩大方面,一個方面就是農村的公共服務設施問題,水電路,學校醫院等等,什麼叫公共服務,主要是由國家,政府拿錢建的這些措施叫公共服務。其實我們曾經到發達國家去過,農村的基礎條非常好,一點不比城裡差,都是政府拿錢。農村問題另外一個方面就是生態環境問題,大尺度的有水土流失問題,沙塵暴問題,小尺度的就是生活、生產環境問題。農業問題剛才我們多次看到,宣傳片上還有有關同志的講話中說到,總書記一再強調,吃飯問題始終是治國理政的頭等大事,吃飯問題有人開玩笑,我們中國農業大學,農業院校主要為了解決吃飯問題,剛才我講到兩個層次,一個是數量問題,一個是質量問題,其實質量問題還可以稍微的拓展一點,這樣五個層面的問題,第一個吃得飽,數量足,改革開放40年來,我們最巨大成就就是讓人民糧食數量好幾處加粗?極大滿足,糧食盛產量從原來三億噸增加到六億多噸,關鍵是人均糧食產量從改革開放之初的320公斤,增加到現在的440公斤以上。這個指標非常重要。

第二是吃得好,質量要高。現在農產品幾乎是所有的農產品的質量都取得了顯著的提升,我只想舉一個例子,我們有一句話,從營養健康角度來說,要少吃什麼,多吃蔬菜、水果,這句話可能要做點調整,做點修改,為什麼?現在的水果質量太好,沒有最甜,只有更甜,所有水果都是甜。水果要吃多了要出事的,尤其是一些糖尿病的家族,不能多吃,修改為蔬菜可以多吃,水果要適量,因為我們糖份質量太好了。

第三個方面,吃的安全,就是食品質量安全問題,沒有禽流感、瘋牛病,三聚氰胺、農藥超標等等問題,隨著前兩個問題的解決,第三個層面的問題,消費者的關注程度越來越高,第三個問題跟在座都有關,主要是生產和加工方面的問題。

還有第四個方面的問題,吃得健康,這個問題,跟前面三個問題有關,但是這個問題更主要的是跟消費者的消費習慣有關,有了足夠的、很好的,安全的產品,你不按照科學辦法吃,胡吃海塞,就會吃出病來。醫科大學校長經常說,校長我們醫院病人絕大部分是沒有吃好得的病,誇張一點,你想高血壓,高血脂都是吃得不當,有的吃太多了,有的還是營養元素的缺乏,怎樣吃的健康也是一個大學問。除了這四個方面之外,還有一個層面是很重要,這跟我們農村新業態有關,跟十九大提出跟人民群眾日益增長對美好生活的需要有關。就是吃得愉悅,同樣的東西,同樣的飯菜在不同地點,跟不同的人吃,你的感受不一樣,其實這是食品增值服務,這個部分發展是越來越快,需求 業在美國有一個詞,叫hospitality industry,意思是最大產業部門,翻譯成中文包含三個部門,一個餐飲業,一個是旅遊業還有酒店業都離不開吃。所以我們休閒度假旅遊農業這個方面佔了重大,包括農家樂等等,越發展這個方面佔得比重越大,對於國家來說,解決這五個城市問題是一種挑戰,對於我們在座的人來說,其實既是挑戰,是使命也是一種機遇,任何一個領域,這幾個方面都可以是我們有重大商機是有作為的。

數量問題。一號文件的說法就是農產品的階段性供過於求和供給不足並存,實際上還是供過於求的少,供不應求的多,我們現在已經成為世界上遙遙領先的農產品淨進口大國,農產品貿易逆差達到500億美元,我們看這個圖可以看的出來,加入WTO以來,我們已經由農產品淨出口國變為農產品淨進口國,進口逆差不斷擴大,山東省為我國農產品出口作出重大貢獻,我看材料,去年已經達到了1100多億人民幣,摺合美元大概160、170億人民幣,相當於全國農產品出口四分之一左右,所以是領先的。我們已經超過日本,遙遙領先,是第三名英國的兩倍還多(圖)最好補充個PPT的圖,主要農產品全是淨進口,這個數字不是淨進口,但是這些產品都是淨進口,去年大豆進口九千多萬噸,穀物,包括小麥、玉米、大米、高粱、大麥等,棉花、食糖、奶製品、豬肉、牛肉、羊肉,我們只有水產品,蔬菜和水果,這才是淨出口,其他都是淨進口,大豆增長直線上漲,海關統計要交稅,儘管交稅不多,我們現在大豆自給率大概只有15%不到。大量進口的原因第一個進口產品太便宜,便宜的原因是什麼?我們的成本太貴,一個重要的原因一個是地租原因,第二個是勞動力成本太貴,我們規模太小,勞動力不能得到充分發揮。

職業農民發展會為我們解決這個方面的競爭力問題,當然還有政策方面問題等,質量問題大家很關注,但是現在也有了全面的改善。未來我國農業面臨發展挑戰用一句話來概括,如何用越來越少的土地,越來越少的水資源,越來越少並且越來越貴的勞動力來生產出更多、更好、更安全的農產品,前面幾個不用說,土地是越來越少,水資源越來越緊缺,勞動力越來越貴。這是兩段,一個是“越來越”,然後另一段是“更更”,也需要很重大的挑戰,需要我們加快建設現代農業來解決,這是我講的第一個問題。

第二個問題就是鄉村振興人才需求。總書記說發展是第一要務,人才是第一資源,創新是第一動力,我們認真學習總書記講話,我們想一想,其實這裡面核心還是人才,創新是誰創新?沒有人才哪來創新,中國農業大學科研成果很好,科研獎,發表國際頂尖論文,在全國高校都是位居前五六名,主要是有一支優秀的教師隊伍,所以人才(很關鍵)。創新是否能夠實現取決於人才,發展第一要務,要發展的話要靠人才,靠科技創新,所以人才是非常關鍵性作用。這也是總書記為什麼高度強調人才,五大振興:產業振興、人才振興、文化振興、生態振興、組織振興,其他幾個振興其實也離不開人才,五項任務,20個字離不開人才。因為農村人才需求太多了,按照五句話,第一個產業興旺我們需要農業經營管理人才,包括農業職業經理人,新型職業農民是在座的各位,其實農業經營管理人才應當是數量很小,作用很大,我下面還要說,新型職業農民剛才杭書記講已經1500萬了,已經很可觀。我們現在整個農業勞動力大概兩億左右,剛才聽這個數值後還是很振奮,按照現在快速形勢發展,農民隊伍專業化職業化程度很快,農業科技人才和農村電商人才等(也會發展很快)。生態宜居,也涉及到很多,主要是環境治理人才和景觀設計人才,鄉村文明涉及面很多,包括文化傳播人才還有其他方面的人才。治理有效,鄉村管理人才,尤其是村支委和村委會的幹部隊伍等等,生活富裕包括兩個方面,一個農民自己有錢,一個是社會公共服務和基礎設施,教育、醫療方面要發展。我今天聚焦產業問題,其他不說了。

第三個問題,職業農民發展前景,一號文件這三句話很令人鼓舞,讓農業成為有奔頭的產業,讓農民成為吸引力的職業,農業有奔頭,職業有吸引力,讓農村成為安居樂業的美麗家園,未來農業是什麼,對於人才需求是什麼?因為傳統農業和現代農業對農民需求不一樣,我做了一點預測,根據自然條件、地理位置不同,各地區不一樣,五大類,規模化大田種植業,設施園藝業,集約養殖業,特色種養業,休閒度假農業五個方面都需要職業農民,具體要求還不太一樣。

第一個是大田種植業,主要平原地區,最關鍵設施是全面機械化耕種收,大田品種,像東北的稻田、大豆、河南的小麥,新疆棉花、馬鈴薯等,中國很少,但是現在發展非常快,這是一種類型,需要一大類職業農民。

第二是設施園藝業,蔬菜為主,少量水果,個別花卉,各種設施大棚等,是一個集成的技術,從品種,肥料、水分,溫度控制,還有植保設施發展前景非常快。

第三個集約養殖業,所有的畜禽品種,也是綜合型技術,從品種建設、飼料到防疫等等,是綜合性技術,發展非常快,現在最好肉雞和蛋雞機械化市場達到80%以上。

第四個方面特色種養業,尤其在山區丘陵地區等等一些特殊高附加值的種植業和養殖業很多。包括一些機械化的種養業,有的還可以休假度假相結合,比如說陝西洛川蘋果,一個縣60多萬畝土地50萬畝是蘋果,高度集中,發展很快,我覺得有一個很重要的原因,這樣一個區域性規模化會突破我們“一家一戶”小農的限制,因為太大規模我們國家也不太可能像美國那樣,區域專業化實現規模化。

第五個方面就是休閒度假農業,發展很快,各地情況不同,有不同特色,是農業新業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總書記十三年前在安吉縣發表的重要論斷,現在已經完全實現。總書記的論壇是非常專業的,總書記在講這個論斷之前其實講了一大段是背景分析,十幾分鍾,進行市場分析的,你像魯家村,2011年開始起步,以前名不見經傳發展非常快,還有下姜村現在發展非常好,都是以特殊種養業等等,浙江的環境非常好,河水清澈的可以洗手、洗臉,沒有垃圾,這是一個很重要指標,要做到非常不容易,還有一個建築物,我前天到了重慶大巴山的腹地,那個地方休閒觀光旅遊農業做得非常好,總書記在扶貧表揚大會上特意點了這個縣,我去了以後,特地看了一下,重慶叫亢谷,那邊都是鄉村、貧困地區搬遷宜居房搞一些民宿,每年兩三個月,時間很短,賺錢很多,十幾萬,不僅脫貧,還致富了。

所以未來我國主要問題如何解決小生產和大市場的矛盾,而各種新型經濟組織起到了重要作用,新型職業組織中,職業農民發揮不可替代作用,其中職業農民我再說一句,其中一小部分是企業家類型,不光自己做好,還帶動別人,是非常非常重要。這個企業家兩大來源,一個涉農、一個村集體帶頭人,他們能夠看到普通農民看不到的想不到的,做不到的,他們通過管理可以取得技術,凝聚技術人員,取得資金,有很好的市場門路等。我希望在座職業農民,都向著農民企業家方向發展,發揮更大帶動作用。

我們看,農學類本科招生近20年增長了一倍,從3萬多人增加到7萬人,專科類增長幅度更快,從不到2萬人增加到6萬人,絕對數量增加很快。但在整個國家本科和專科招生比例下降,20年前3%、6%,現在只有1.7%,遠遠不能適應現代農業發展需要。我們規劃每年增加200萬以上新型職業農民,這個數字核一下,國家是每年100萬以上其中大量初高中畢業生,以及返鄉農民工,退役軍人,農民的職業培訓任務極其艱鉅。

最後提兩點政策建議:一加強農業職業教育,主要增加農業院校招生指標,加強農業職業院校和培訓機構建設投入,一定要加大投入,尤其是中央財政,另外就是加強農民職業培訓,剛才杭書記已經做了介紹,這也是一個問題,規劃最關鍵還是要加大投入,累積100億,我覺得太少了,我們搞很多知識項目動輒就是幾十億,幾百億。既然人才,我們的職業農民有如此重要的地位,那各級財政,尤其是中央財政就應該帶頭,大大不是增加百分之幾,應當幾倍增加這方面投入,我也做一個呼籲。

這就是我的幾點思考,不一定對,供大家參考,請大家批評指正。

謝謝大家!

(根據現場錄音稿整理)

來源:中國農村遠程教育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