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山:丈夫壯年染重病 堅強女人撐起家

“感謝孫同志、感謝城東社區的幹部們,我們一家三口一定會更加堅強,一起挺過難關!”霍山縣城東社區愛心黨員孫登房與城東社區幹部們一道入戶看望江吉春許在珍夫婦,並送去慰問品及慰問金。許在珍激動得熱淚盈眶,連聲道謝。

  命途多舛:公公、丈夫先後均患病

  據社區幹部介紹,50多歲許在珍命途多舛,歷經坎坷,但她堅強不屈,上孝公公、中扶丈夫、下教幼子,堅韌女人,一個人撐起一片天。原來她家有四口人,公公、夫婦及獨生子。一家人勤勤懇懇,生活穩定。但突來的變故,瞬間打亂了這個家庭的寧靜。先是公公患病,原本還能忙農活的老人,一下子躺在病床,夫婦二人只能一人上班,一人留守家中伺候老人孩子。老人過世之前,正值壯年的丈夫江吉春又因小腦萎縮而癱瘓,失去了生活自理能力,原本就艱難的家庭又失去了頂樑柱,更是風雨飄搖。

  百鍊成鋼:堅強女人為家人頂起一片天

  2014年,經許在珍本人申請,城東社區村民代表大會評議通過,江吉春戶成為貧困戶。在幫扶幹部及城東社區的親切關懷中,許在珍漸漸瞭解扶貧政策並大膽嘗試,發展產業。隨著兒子的長大,因著她的勞作,家中生活逐漸有了起色。

  2015年6月,兒子江峰終於從學校畢業了,看到母親因過於勞累而日益孱弱的身體,兒子要求在家與母親一起伺候父親、維持生計,然而許在珍卻毅然決然地把兒子送往南京務工,她對兒子說:我早已經習慣了,你留在家裡,我雖然負擔輕了,但我們家還是增加不了多少收入、走不出貧困啊!再說,你如果老是呆在家裡,你這麼多年讀的書又怎麼能發揮更大的作用呢?

  江峰外出務工後,許在珍一邊起早貪黑地在田地裡勞作,種糧種菜維持基本生活,一邊精心服侍病中丈夫,從不叫苦叫屈。在幫扶人的引導與鼓勵中,許在珍在農商行申請了小額信貸5萬元作為起步資金,發展土雞養殖、蝦稻綜合種養等。土雞養殖規模,從無到有,從40只逐步增加到100只。家裡的7畝稻田,也根據縣農業農村局專家及附近養蝦戶的指導,養起了龍蝦。

  “這幾年,江吉春家真的就是靠許在珍在扛啊,江吉春一個大男人,站都站不起來,一切生活都要人伺候,他以前那麼勤快地一個人,現在是有心無力”,附近的鄰居說。“不能外出的許在珍就在家附近忙活,在周圍的田地中使勁忙一氣,然後又折返家中再伺候丈夫,再接著忙田忙地。”

  2015年以來,生活的艱辛沒有壓垮許在珍,反而讓她愈發堅強,面對困境,她不願向生活低頭,而是一點一滴改變著困境。直至2016年底,全家的種植業、養殖業、務工收入及發展產業的獎勵等加起來,純收入已達1.8萬元,人均6000元,遠超脫貧標準。經該戶本人申請,村民評議,許在珍順利脫貧。

  自立自強:堅韌許在珍被傳為佳話

  2019年夏,城東社區愛心黨員孫登房提出擬捐款1萬元,用於幫扶勵志向上的貧困戶。城東社區介紹了各家貧困戶的具體情況後,孫登房立刻被許在珍的堅韌品質感動。不僅送去慰問品,孫登房還親自登門看望。

  “那天下午,我們到了許在珍家,江吉春費了很大的力氣,在許在珍及鄰居的攙扶下,也只是挪動了幾步。”孫登房說。“通過交談,我們瞭解到,許在珍現在也患有糖尿病,我們都知道,糖尿病不可怕,但是併發症很多。她現在就經常雙眼模糊痠痛。饒是如此,許在珍不抱怨、不氣餒,內與丈夫共擔風雨不離不棄,外利用小額信貸發展產業。她的堅韌性格,真的震撼到我了。”

  堅韌的許在珍,一個單薄女人,風雨中,她扛起了一個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