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歲孩子向我介紹600歲的故宮|《我要去故宮》蘊育少兒文化自信

文/土味育兒經 原創 保留版權 歡迎轉發分享

6歲孩子向我介紹600歲的故宮|《我要去故宮》蘊育少兒文化自信

北京 故宮


“古時候的故宮裡發生緊急情況是用什麼報警的?”

這是6歲的孩子拋給我的問題。

真是冷門呀!

我如實回答:不知道。

6歲孩子向我介紹600歲的故宮|《我要去故宮》蘊育少兒文化自信

故宮裡的石別拉


“在故宮裡的欄杆上,有一種像蓮花的石雕,叫‘石別拉’,它們長長的連在一起好像一個網絡,成為一種特殊的報警器。

如果故宮裡不小心發生了什麼緊急情況,侍衛就會拿一個3寸長的象牛角一樣的喇叭,插入石別拉的洞裡,然後使勁吹喇叭,喇叭發出的聲音會通過石別拉放大,然後迅速傳遍故宮內。

不到1分鐘時間,故宮裡所有地方的侍衛都聽到了警報聲,迅速的行動起來,保護皇宮和皇帝的安全。

所以呢千萬別小看‘石別拉’,關鍵時刻能報警!而且看上去很漂亮!”

6歲孩子向我介紹600歲的故宮|《我要去故宮》蘊育少兒文化自信

還是這位6歲的孩子告訴了我以上的答案。

然後他滔滔不絕的、眉飛色舞的主動給我講故宮的各種知識。

6歲的娃已經知道這些故宮的知識?

是的,且他還沒去過故宮。但,雖行未至,心早已嚮往之。

這是我的表弟家的小侄子,因為防疫宅家,將近三個月沒見面了,這一見面著實讓我驚訝。

他告訴我他有一套好書《我要去故宮》,一共20本,非常好看,他願意借給我看看。

6歲孩子向我介紹600歲的故宮|《我要去故宮》蘊育少兒文化自信

他媽媽說:

故宮是寶藏之地,一定要讓孩子看看它

我雖去過故宮,但只是走馬觀花。真正的走近它、慢慢的瞭解它,是與孩子一起讀《我要去故宮》知曉的。

這是一套故宮博物院出品的精品書,適合小學生和幼兒園的孩子細細品讀,值得收藏一套,真的好。

故宮太大了,我先讓孩子瞭解故宮,以後再去實地參觀,孩子才會有更多更好的收穫。”

好!我也要認真的讀一讀《我要去故宮》,在6歲孩子面前,我知識擱淺了。

6歲孩子向我介紹600歲的故宮|《我要去故宮》蘊育少兒文化自信

為什麼我們一定要讓孩子看看故宮?

現在的孩子,除了要讀童話故事,更要懂得歷史文化知識,讓他們人生的奠基更厚實。

此前,國家教育部出臺了一系列針對中華傳統文化教育的指導政策,其中提到:

“加強傳統文化教育,增強青少年學生的民族文化自信和價值觀自信”。

少年強則中國強,少年兒童承擔著繼往開來的重任,要從歷史文化中汲取營養,提升自己,才能展望未來。

而故宮,不僅是最完整、最豪華的中國古代建築群,更是融合了文化、歷史、文物、典籍等等的大寶庫,是中華五千年燦爛文明的集結地,是一本讀不完的活的百科全書。

故宮博物院前院長單霽翔曾說:

“我希望故宮不僅是一個知識的課堂,更能夠成為一片文化的綠洲,它是一座活著的文物之城。”

2020年,故宮600歲了!論年歲,故宮應該是太太太爺爺啦,但近些年故宮愈發顯現活力,成為深受中國人喜愛的資深“網紅”。故宮的粉絲裡,不乏渴求知識的孩子們。

6歲孩子向我介紹600歲的故宮|《我要去故宮》蘊育少兒文化自信

故宮裡的“上書房”告訴孩子:立身以至誠為本,讀書以明理為先。

也許,有的朋友跟孩子介紹故宮會從乾清宮、午門等這些最有名的建築說起。

這裡,我想從故宮裡的“上書房”談起,或許對孩子們來說更有意義。

可能有的小朋友會認為,古時候故宮裡的皇子是最開心的了,故宮那麼大,寶貝那麼多,御花園裡鳥語花香,他們吃喝玩樂,太輕鬆了。

否也!其實皇子們的課業壓力挺重的!

“上書房”就是皇子們讀書的地方, 在乾清宮南面左側的那一排房子。從皇帝工作的養心殿望過去,一眼就能望見。想想看,在皇帝的眼皮底下讀書,誰敢翹課去玩呢?

雖然貴為皇子,但是學習紀律相當嚴格。他們從6歲起就要入學,學習滿文、漢文、蒙文、天文、地理、《四書》、《五經》等等,也是文理科大綜合呢。每天5點早自習、6點上學、下午4點放學,還要去箭亭上“體育課”:練習騎馬、拉弓、摔跤等本領。

我們現在的孩子都有寒暑假,但那時候的皇子們一年只有5天假:元旦、萬壽節、中秋節和自己的生日才能不上學。

孩子們想想看,那時候的皇子比現在的我們更苦逼呢!他們肩負著與生俱來的責任與重壓!根本不是現在的古裝電視劇裡拍的那樣騎著馬兒玩玩哦!

所以,觀賞故宮,我們不僅要看建築、看文物,更要熟悉歷史,傳承中華民族的優秀傳統文化併發揚光大。

在故宮的上書房,有雍正皇帝的題詞,值得我們記住:

立身以至誠為本,讀書以明理為先。

6歲孩子向我介紹600歲的故宮|《我要去故宮》蘊育少兒文化自信


故宮是現在的中小學生“大語文”必修課!

故宮是語文閱讀和英文寫作的常考範圍,高考連續多年從中出題!

有的孩子從沒去過故宮,也沒有專門閱讀過關於故宮的圖書,對故宮只有零碎模糊的印象,遇到這樣的考題就吃力了。

有的孩子雖然去了多次故宮,但怎麼也看不明白那些相似的宮牆院落、大同小異的建築,對有著9000間房子的故宮,還是稀裡糊塗呀!

有的孩子遠在北京的千里之外,爸爸媽媽沒有時間帶他們實地遊故宮,那不就太遺憾了嗎?

以上的難題,只要這一套《我要去故宮》系列,統統都搞定了!

6歲孩子向我介紹600歲的故宮|《我要去故宮》蘊育少兒文化自信

《我要去故宮》是一套什麼樣的書?

  • 是紫禁城建成600年,故宮博物院送給孩子的文化大禮!

由故宮博物院宣教部團隊歷時三年精心打造,給孩子們系統講解故宮,最權威了!

  • 內容豐富得簡直不要不要的,看下面的數據:


6歲孩子向我介紹600歲的故宮|《我要去故宮》蘊育少兒文化自信


  • 逼真的攝影圖片和有趣的手繪圖片相結合,文字介紹很給力!


6歲孩子向我介紹600歲的故宮|《我要去故宮》蘊育少兒文化自信

  • 概括起來五大特點:專業性、真實性、知識性、趣味性、獨特性,值得收藏!

透露點小秘密:還沒向公眾開放的乾隆花園、重華宮等“神秘宮殿”在書中一一亮相;從未公開的珍貴照片會展示;在養心殿藏著乾隆皇帝的“錢龍”——大量的乾隆通寶銅錢串聯成一條龍的形狀盤於屋脊,中國的“龍文化”有什麼寓意?

  • 看看家長對《我要去故宮》的評價


6歲孩子向我介紹600歲的故宮|《我要去故宮》蘊育少兒文化自信

  • 還有眾多教育專家和文化名人對《我要去故宮》盛讚:黃磊、佟大為、關悅、馬東、李小萌、張丹丹、俞敏洪、朱永新、李一諾……(不分先後)

小同學,你一定想了解清朝八旗甲冑和華彩御章吧;

也很想欣賞中國明清時候的宮廷建築之巧、服飾之美,聽聽皇宮裡的歷史風雲;

更想探究關於皇帝玉璽、宮廷首飾累絲和點翠的卓越技藝;

還有多寶閣中目不暇接的珍寶的秘密……

6歲孩子向我介紹600歲的故宮|《我要去故宮》蘊育少兒文化自信


那就把故宮收藏在家吧!親愛的家長,讓優秀的書籍伴孩子成長!自用送禮都很好!本書配套還有10節線上微課,聯繫書店客服直接領取。最先被優質內容吸引住的,或許是家長喲!

《我要去故宮》原價536元,此處團購5折優惠價,還能領優惠券,點擊下面鏈接【去看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