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巡城丨42扇逃生窗打通消防“腸梗阻”,看汕頭這個老舊小區如何“一步到位”破難題

借改造立面外牆管道及規整修繕電纜之機,“順便”對居民家中阻礙消防逃生的防盜窗進行同步整改,新建42扇住戶陽臺逃生窗——這是近日發生在汕頭市金平區東方街道龍華社區鳳園小區的改造故事。看似“趁機”和“順便”,實際上是避免重複建設、重複改造的便民之舉,爭取“一步到位”解訴求、破難題。

記者巡城丨42扇逃生窗打通消防“腸梗阻”,看汕頭這個老舊小區如何“一步到位”破難題

鳳園小區正在加裝帶逃生窗的防盜網。

鳳園小區是建成於上世紀80年代初的開放式住宅小區,至今有近40年曆史。近年來,作為金平區首個老舊小區改造文明對標先行點,整個鳳園小區經過改造,早已告別破舊和雜亂,逐漸變為環境優美、秩序井然的居民小區。

記者在鳳園小區看見,門口處的居民樓已經搭建好腳手架,最外圍的底下三層防盜網重新安裝完畢,藍色的陽臺逃生窗清楚可見。

記者巡城丨42扇逃生窗打通消防“腸梗阻”,看汕頭這個老舊小區如何“一步到位”破難題

鳳園小區正在進行立面外牆管道及電纜規整修繕工程。

金平區東方街道龍華社區黨支部書記、居委會主任譚樹紅告訴記者,當發生火災時,窗戶是逃生自救的必要通道,也是消防隊員利用雲梯車開展內攻救人的主要通道之一。因此,趁著改造立面外牆管道的機會安裝逃生窗,為居民打通消防安全通道。

此外,鳳園小區在改造前,樓房內外的管道線路如蜘蛛網一般錯綜複雜、纏繞一起,存在非常大的安全隱患,這次修繕工程將進一步優化小區電線路規劃,如新設置強電電線等。同時,對部分住戶私自搭設的陽臺罩進行拆除。

【延伸】

“4+2+1”模式打造消防安全“樣板小區”

安裝逃生窗只是該街道推進消防安全建設的其中一個措施。近年來,東方街道以鳳園老舊居民小區升級改造為切入口,打造消防安全“樣板小區”,全面推進老舊小區消防安全專項整治工作,打通消防安全通道“腸梗阻”。

記者巡城丨42扇逃生窗打通消防“腸梗阻”,看汕頭這個老舊小區如何“一步到位”破難題

每月例行進行滅火器檢查。

其中,龍華社區中有兩個開放小區,分別是鳳園小區和菊園小區。目前,鳳園小區分別在每個樓道各配備2支滅火器。而菊園小區共有78梯,也同樣在每個樓道至少配備2支滅火器。此外,龍華社區有4個微型消防站,消防配備齊全,牆上也貼有細緻的工作制度和消防指引。

同時,記者觀察到,每個樓道上貼有《文明樓道消防安全管理制度》並附上了消防管理責任人的姓名與聯繫方式。

四個微型消防站、每個樓道至少配備2支滅火器、一名消防管理責任人,已經使龍華社區形成了較為完善的“4+2+1”消防安全處理模式。

記者巡城丨42扇逃生窗打通消防“腸梗阻”,看汕頭這個老舊小區如何“一步到位”破難題

龍華社區微型消防站內有齊全的消防設備。

譚樹紅告訴記者,社區工作人員會定期進行滅火設備的檢查,及時對過期設備進行更換,確保消防設備的效用。據悉,東方街道已投入資金8萬多元,配套建設消防器材,做好微型消防站建設。

記者巡城丨42扇逃生窗打通消防“腸梗阻”,看汕頭這個老舊小區如何“一步到位”破難題

龍華社區新時代文明實踐所內同樣配備消防裝備。

【全媒體記者】蔡沚彥

【作者】 蔡沚彥

【來源】 南方報業傳媒集團南方+客戶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