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想跟婆家有交集,但是因為孩子又不得不有來往,如何平衡心態,接受現實。可以面對此類問題不這麼痛苦?

劉國東


不想和婆家發生關係好像是不可能的。因為只要我們結了婚成了家,我們有了老公,自然就必須得有婆家。除非你找一個就是無父無母的 孤兒。

這樣說話呢,感覺像是有一些在抬-槓,但是其實這也是一些事實。 我們既然選擇結婚成家,那我們就要接受雙方的父母。 結婚成家呢,代表就是我們。要接受雙方的父母,接受對方的家庭。而不單單是我們的婚姻,只有我們兩個人。

婆媳 關係一直是生活當中不好處理的一種關係。 這種關係很微妙也很難相處。既然選擇了你的老公,那麼你就要選擇了他的家庭, 從感情上。就要接受他的父母。

婆婆有的時候可能會拿捏不好,兒子 娶媳婦兒之後,如何對待兒子的生活一些問題。 然後他可能還沒有適應兒子已經娶媳婦了,已經不是自己沒有成家的兒子了,已經有了另一個家庭了。從生活各個方面要考慮,不單指考慮自己的兒子,還要考慮兒媳婦的感受,這樣呢,媳婦呢?對婆婆的尊敬,對婆婆的理解,加之婆婆對兒媳婦的接受,這樣你們互相理解互相接受。我想生活就沒有那麼尷尬,也不至於到不想看到對方這個樣子。

婆婆也是媽,她只不過不是你的媽,而是你老公的媽媽。她也是疼愛孩子的。在生活當中不要把你媽你媽掛在嘴邊。只要說聲咱媽對於你老公來說她心裡也很舒服的。婆婆面前喊她兩聲媽, 你喊她媽,你不掉分兒,你畢竟是晚輩。她真的就是。從內心裡就感覺非常的甜,其實作為老人你不是說給他買多少東西,他就會很開心。你回到家裡,在她面前多喊兩聲媽媽爸爸,我想那是他們最開心的時候。

有的時候我們可能會感覺公公婆婆,生活理念和我們在家裡和父母的生活理念有所背道而馳,但是每個人的每個家庭的生活理念是不一樣的,既然你選擇了你的老公,那麼你就要接受他們的生活習慣。不要動不動就去評論公公婆婆怎麼怎麼的不好,其實我們需要去跟他們磨合,接受並不是去改變他。因為畢竟他們是公公婆婆,這些年的生活習慣不能因為你和他兒子結婚了。而改變些什麼,所以說我們要互相的磨合互相的理解,這樣才能成為一家人。

你換位思考一下, 你也是個有孩子的人,你也是一個母親,無論你的孩子是男孩兒還是女孩兒。將來有一天他們都會成家,也會像我們一樣,那麼如果你的孩子是兒子的話,那麼你的兒媳婦也這樣對待你。你作為婆婆會怎麼想?我想你這樣想了,以後你自己也許就會知道答案了,也許就知道自己以後應該怎麼去做了。


穎姐生活


為什麼不想跟婆家人有交集?婆家人都那麼令你討厭?婆家人除了你的丈夫外,看來Te們那一家人都對不起你。那好說,既然不想和Te們有交集,關起門過個人的日子,孩子自己帶不就完了。

但是,你可以不跟婆家人有交集,但你限制不了你丈夫和孩子與婆家人之間的往來,也就是所謂的“交集”。原因是從天理、王法和人情都說不過去的事。你的丈夫他既是和你日夜相守,同床共枕的親人,同時他又是兒子和父親,若有兄弟姐妹,他也是眾親人中的一份子,該承擔的責任和義務一點也少不了。

短短一個標題,語焉不詳,具體是什麼原因讓題主如此糾結。作為年輕女性,不論自身條件如何優越,既然已經下嫁他人,就要愛屋及烏。所謂愛屋及烏,就是比喻推愛。在古籍《尚書大傳.大戰》中有言:“愛人者,兼其屋上之烏”。就是說人既然愛上了Te人,就應該兼愛這個人屋上的烏鴉。更何況Te的家人?

道理很淺顯,喜歡與討厭是雙向的。現實社會生活中,確實不乏少數女性只喜歡個人的丈夫,而討厭其家人的現象。本博身邊就有這樣一個女人,她出在東北老工業基地的大城市裡,並且生長在一個幹部家庭,父母都是國企中層幹部,由於支援三線建設隨父母一同來到內地一個三線城市。

到了婚配年齡,她和當地一個年輕男性戀愛結婚,由於生性自我感覺高高在上,不願和男方家人來往。孰不知,風水輪輪轉,到了孩子升學就業和結婚,丈夫因病已經去世。她自知理虧,只好躲在幕後指使孩子出面求其公婆協調小叔子們幫忙。

人啊,還是需要有包容仁愛之心。千萬不可仗著個人年輕氣盛,個人的條件優渥,瞧不起別人,尤其是家人。民間有三十年河東變河西的說法。今天的富貴之家,有可能一夜之間就會變成一貧如洗。同理,現在的窮光蛋,有誰能知,若干年後不會出現一個大紅大紫的人物來。

俗話說,既來之則安之。人要學會適應環境,古人不是說了,物競天擇,適者生存。當個人改變不了Te人時,可以改變自己。雖然這一改變有時會很無奈甚至是很痛苦的,但是,一旦通過了改變和環境的適應,迎來的就會是燦爛的春天。(2020/04/20)


吉祥如意


關鍵是你的心態沒有擺正,又想白用婆婆的勞動力,又想不孝敬婆婆。一但孩子大了或你的經濟條件好了,估計你就會一反常態,大打出手,和婆婆翻臉。如果你丈夫是個孝順者,你們的婚姻將會出現很大的危機。如果你丈夫在你的掌控之中,也說明你的品質是有缺陷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