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人們對健康養生的日益重視,取法自然、工藝傳統的陶瓷、砂器又逐步走進人們的生活之中。青年創客袁奕運用現代工藝、技術將美學理念、文化內涵融入陶瓷的創作之中,使古老元素脫胎換骨,賦予時代色彩,推動隴上窯陶瓷文化在繼承的同時實現新發展。
揉搓、拍打、旋轉、拉坯,經過一道道複雜的工序,幾片粘土及砂土在袁奕手中變成一個造型優美的陶具。
袁奕是安口砂器非物質文化遺產第七代傳承人,他從小玩著泥巴長大,看著祖父和父親製作砂鍋、藥鍋等砂器,愛玩泥巴的袁奕從小就愛上了這門手藝,從大學開始,他就開始拜師學做茶具。從和泥、揉泥、造型、燒製等等,每道工序都細心琢磨,耐心去做。畢業後,他回到家鄉跟隨父親在系統學習傳統砂器製作技藝的基礎上,不斷改造和創新,探索燒製精細生活器具和陶瓷工藝品。
“作為一名青年創業者,之所以選擇進入陶瓷行業,不僅是因為我是安口砂器非物質文化遺產第七代傳承人,更多是因為喜歡,所以在我所做的東西里面除了加入一些現代美學元素之外,更多的讓它保留一些咱們本地特色的內容和特點。”
雖然出身砂器世家,但袁奕還是經歷了學藝之人必須的摸爬滾打,這也為他突破傳統砂器技法,製作精美茶具及藝術品,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可能人們對安口陶瓷的理解,大部分停留在相對之前的產品不那麼美觀,不那麼精緻,甚至稍微粗糙一些。我大學畢業回來以後,這幾年一直在研究,通過不斷出外學習,根據人們的審美觀念,這次做的這些陶瓷工藝品跨度也比較大,細緻的東西可以做的很細緻,該簡潔該古樸的東西,我們又把它做的特別有韻味,我希望我做的陶瓷藝術品能以不同的美學形式表現出來。”
在袁奕的工作室,展架上整齊擺放著他所製作的各式各樣的茶具、花器和雕塑工藝品等。他告訴我們,為了讓它們有不同的表現形式,賦予陶瓷砂器時代色彩,在製作過程中除了加入一些現代美學元素之外,袁奕還將傳統的燒製技藝運用到創作之中,賦予陶瓷工藝品新的含義。
“所用的原料都是本地特別好的原礦礦料,像黑矸泥是咱們這個地方全國獨有,所以做出來再加上二次強制還原的燒法,裡面會形成活性碳,常用的話對人的身體也特別的好。所以我把這些都融入到我的作品裡面,順應市場,讓更多的人認知了解喜歡它,同時讓我們的隴上窯家喻戶曉。”
對話、述說,綿延而成的一個個物件,是安口砂器新的名號與姿態,在袁奕的努力下,古老的砂器即將走進更多人的生活。
青年創客 袁奕:“我相信通過我的努力,未來會有更多的人熟知了解安口窯文化,瞭解隴上窯這個品牌,走向更大的舞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