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停手!你這是在毀孩子,打擊教育何時休?

近日,改名為《一起出發吧》的《爸爸去哪兒6》開播,其中演員楊爍的育兒方式在網上掀起了一番滔天巨浪。在節目中,他對兒子楊雨辰堪比“軍訓”的嚴苛育兒模式上了熱搜,被無數網友吐槽“太兇殘”“有毛病吧”“不配當爸爸”。

快停手!你這是在毀孩子,打擊教育何時休?

在旅行的路途中,暴躁的楊爍不停數落兒子,大聲斥責兒子走路速度慢、沒拉好衣服、沒背好包等等一系列行為,僅僅因為孩子有點內八腳,楊爍便勒令兒子不斷退回去重新走,因為孩子選擇了較遠的房子,便開啟“冷嘲熱諷”模式。


快停手!你這是在毀孩子,打擊教育何時休?


楊爍對待兒子,採用的是嘲諷打擊與命令的教育模式,常常用威脅的語氣交流,態度也過分嚴苛。他認為對孩子教育就應該“挫折教育” 並且還堅定地表示,自己對孩子的挫折式教育,對孩子是有好處的。


快停手!你這是在毀孩子,打擊教育何時休?


曾幾何時,楊爍的這一套“讓孩子在吃苦中學會成長,為其創造逆境以變得更強大”的偽挫折式教育理念,成為無數中國父母迷信的教育方式。 他們狹隘地將挫折教育理解為打擊教育,最終在“為你好”的溫情脈脈的邏輯之下,無理由的打擊孩子,並裹上挫折教育的美好外衣。


殊不知在依靠家長權威的打壓和馴化過程中,感到挫敗的孩子,有可能激發鬥志,同樣可能自暴自棄,形成“我是一個失敗者”的自我認知,導致悲觀、自卑、逃避等消極的心理因素不斷蔓延,喪失生活的動力。


另一方面,用力過猛的挫折教育,也未必能培養孩子的獨立人格,相反,它卻可能造就一種斯德哥爾摩式的心理。像多年前武漢一高中學霸高考前精神“崩潰”的案例中,在長期的狼性教育之下,該學生因為身體不適考試跌出前十,“回家後竟主動求罵”。


快停手!你這是在毀孩子,打擊教育何時休?


來源:荊楚網《17歲學霸面試前精神崩潰患精神分裂無緣名校》


這種精神狀態,像極了美國心理學家塞利格曼提出的“習得性無助”。它是指因重複的失敗或懲罰而造成的聽任擺佈的行為。而對那些長期被打擊的孩子來說,負面情緒疊加,往往會有兩個結果:要麼順從到底,要麼徹底爆發,最終都會毀了孩子。


快停手!你這是在毀孩子,打擊教育何時休?


挫折教育的真諦其實是激發孩子的潛能,對抗外界的挫折。就像室內的溫暖能為徒步者帶來抵抗室外寒冷的勇氣,儲備了足夠的溫暖,就會經得起嚴寒的侵襲。換言之,家庭的溫暖,父母的呵護就是抵抗外界挫折最好的武器。所以“愛”才是最好的“挫折教育”。


快停手!你這是在毀孩子,打擊教育何時休?


育兒先育己,願天下所有的父母都能和孩子共同成長,培養人格完善、心理健康的孩子。優童也會一如既往的幫助大家,分享最優質的育兒知識。武漢優童教育機構,率先在全國打造服務於0-6歲兒童的綜合性嬰幼成長支持體系。是目前國內嬰幼成長項目體系最為系統、商業模式最為先進、專家團隊最為強大的服務機構,相信未來的優童一定會更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