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园中的城市”不是梦


让“城市花园”变成“花园中的城市”——2008年在新加坡学习,新加坡提出的这个美丽城市愿景,给我留下深刻印象。城市和自然和谐共存的场景,真是让人心向往之,同时也对自己所处城市增加更多的自然元素充满渴求。而一晃十年过去,不经意间,在北京,这个小小梦想竟然在慢慢实现。

工作的地方在西单商业街附近,偶尔中午遛弯,发现不知什么时候街角多了一座“口袋公园”,见缝插针的立体绿化,反映历史风貌的文化墙,寥寥几笔设计改造,就让这个曾经商铺林立的街角,成为一片城市绿洲,还原为一个有故事的地方。

在朋友圈里,开始经常看到某一座陌生的新公园的定位,很多朋友分享着自家有了“后花园”的喜悦。

这些悄然发生的改变,缘起何处?在北京两会报道中,我发现了端倪:

“一道绿隔”——2007年,为给市民提供亲近自然的绿色空间,本市启动“一道绿隔郊野公园环”建设。2015年,涉及海淀、朝阳、丰台、石景山、昌平、大兴六个区总面积约310平方公里的“一道绿隔”地区,建成以郊野公园为主的各类公园共计81处,总面积约5120公顷。结合当时的城市功能,这些公园以自然、野趣为主。2017年,新版北京城市总体规划确定了“一道绿隔城市公园环”的建设目标。在本市“一屏、三环、五河、九楔”生态空间格局中,“一道绿隔城市公园环”“二道绿隔郊野公园环”“环首都森林湿地公园环”共同构成了重要的绿化“三环”。由此,郊野公园华丽转身,向城市公园转变。2018年,建设了11个项目,新增公园绿地约600公顷,相当于一个奥森公园。加上之前的85项,已完成“一环百园”目标的96%以上。2019年,将新开工建设公园6处,提前完成“一环百园”建设任务,为城市戴上“绿色项链”。

“无界森林”——在北京城市规划馆可以观赏到一部片子,带你穿越回元大都。片子很惊艳,而最为让人惊叹的是,那座古老的城市就像生长在森林中。日前,《北京市新一轮百万亩造林绿化建设工程总体规划》正式获批,片子中的古老城市虽然已被现代城市取代,但那片浩瀚绿海景象却将尽可能地复原。北京将在255处重点区域集中增绿,到2022年,北京将新增100万亩森林,全市森林覆盖率将达到45%,平原地区森林覆盖率达到32%。《规划》首次提出一个“无界森林”的概念,听起来非常魔幻,其实很具实操性,就是实现森林和山、水、城、田的有机融合。通过山水林田湖草的综合治理,逐步实现浅山层林尽染、平原蓝绿交融、城乡林茂鸟语的规划愿景。

“城市绿心”——在备受瞩目的城市副中心,以“东方绿星”命名的城市森林公园更加备受瞩目。这里过去矗立着一家东方化工厂,而今,化工厂告别历史舞台,这片土地将回归绿树成荫、百草丰茂。城市绿心以“千年惠林”为规划愿景,将打造“万亩城市森林、百万乔冠树木、百种乡土植物、24节气林窗、四季景观大道”融为一体的城市森林。今年年底,效果图将变成实景,明年年底,徜徉森林大氧吧不是梦。未来,城市副中心将形成“一带一轴、两环、一心”的绿色空间格局,到2035年,城市副中心绿色空间将达到41平方公里、人均绿地面积30平方米,公园绿地500米服务半径覆盖率达到100%,人行道和非机动车道绿荫率达到80%以上,建成绿道约280公里。

从“城市绿心”,到“一道绿隔”,再到“无界森林”,北京从点到线到面,打造着绿色空间、生态系统和宜居之都。城市花园越来越多,花园中的城市正在从梦想照进现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