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歲月薪三萬,未婚,我媽說丟人

01

23歲月薪三萬,未婚,我媽說丟人

其實,現在這個社會,獨居的人越來越多。不是說鄉鎮裡面那些孤老的老年人,而是指這個社會現象。現在城市裡面獨居的年輕人也是特別多。

23歲的曉曉一直被家裡被催婚。

媽媽的嘮叨聲,爸爸抽菸時的悶哼聲。她總是聽到爸媽,以及七大姑八大姨介紹的男士,“建築工程師,年入百萬穩打穩紮;海歸回來的,在美國有房子;他是做IT的,在杭州有房子……”

曉曉沒有興趣,假期還沒結束就回到了北京。她是一名會計,大學時在上海讀書,後隻身一人去到北京面試,實習,最後留在北京發展。

今年23歲的她,搞直播,做社群,月入三萬,在老家買了一套房子。女兒那麼能幹,爸媽該高興才對,但一次口舌之爭,媽媽說了她一句,“自己一個人住,身邊就沒個人來照顧你?23歲還不結婚,丟不丟人?”

農村裡和城市裡,無論是時間觀和世界觀,都有所不同。那些背井離鄉的年輕人,儘管在外面多拉風,回到家裡沒結婚,多少惹人閒話,爸媽聽不得這些,當然會不滿意曉曉的狀態。

曉曉沒辦法和爸媽生氣,但心裡還是會不好受。想當年剛到北京,手頭上的那點錢就只夠租地下室,成為北漂一族,沒有陽光,沒有大大的床,陰暗潮溼,偶爾有股發黴的味道。

女孩子獨自居住怕不安全,她就買了幾件男士大T恤和大褲衩,掛在陽臺上。叫外賣時,她有時會自導自演一齣戲:

“老公,去拿下外賣。”

回應聲來自手機,是一段從網上截取的語音片段,“沒看見我在廁所嘛,你自己去拿。”

曉曉假裝埋怨幾句,接著對門外的人說,“師傅你放門口,我一會兒再拿。”

不要低估一個獨居女性的智商和演技。

“獨居不安全,就一定要合租來湊?”曉曉搖搖頭,光是工作就夠費腦子了,回到家還要顧慮別人。加班擔心影響舍友休息,看劇也怕打擾到別人,沒法按照自己的節奏走,沒有自己的空間,太磨人了。”

渴望過更好的生活,渴望在大城市站穩腳,

曉曉發了瘋地掙錢,現在搬進了小區,過著相對自在的生活,其實,哪裡丟人?

經濟越來越發達的社會,不婚、少子、長壽、喪偶、獨立的人越來越多,很多發達國家早早進入獨居時代。

在日本,社交生活有史以來圍繞家庭組織進行,現在日本獨居住戶達30%”。據預測,日本社會到2030年“單身家庭”將高達四成。

在美國,1950年,獨居年輕人為50萬人(18-34歲)。2012年,獨居年輕人漲了10倍,高達500萬人。有學者認為,獨居興起是美國社會經歷的最深刻變革。

獨居人口比例最高的國家是瑞典、挪威、芬蘭及丹麥,在那裡,40%到45%住戶都是獨居者。

而中國,獨居人口從1990年的6%上升到2013年的14.6%。

民政部2018年的數據,中國單身成年人口已達2.2億,獨居成年人達到7700萬。到2021年,獨居成年人口將增至9200萬。

90後擁有絕對的個人空間和自我意識。催婚,催生,催錢,某種程度影響了打破了他們的界限感和隱私感。

青年們不甘,乾脆執起行李包,逃離喧囂,追尋心靈淨土。

02

任何理想主義都需要代價,或者說是成長。

阿思來到深圳已有半年,在這之前從未離鄉背井,連大學都是住家裡的。

“我媽管我很嚴,晚上10點不回家就開始囉嗦。畢業後果斷來深圳發展,一個人租了個小農房,沒有人整天嘮叨,耳根算是清淨了。”

深圳快節奏建設的故事聞名世界,阿思經常加班到深夜,回到家就倒頭大睡,那個小農房不是家,更像是個旅舍。

阿思第一次自己照顧自己,頭幾個月非常不適應。無數次把鑰匙落在家、被自己掉的滿地頭髮氣到抓狂,切菜割破手指,擠不上地鐵,做好了飯沒帶,上班路上意識到燜鍋沒關跑回去關,結果遲到扣錢。

有兩次病了,孤獨感撲面而來。沒人給倒水,沒人給煮粥,只能自己拖著沉重的身體,拿起病歷本和社保卡叫車去醫院就診、打針。

“為什麼還要留在這裡?回家和爸媽一起住多好。”

“因為自己一個人住後,長大了。” 阿思說,“有兩個房租壓力很大,我在家裡吃饅頭,吃著吃著就哭了,也在想自己為啥要來這裡,留在這裡。吃飽後收拾東西時,突然覺得,我變獨立了。

能把房間整理的井井有條,會燒兩道好菜,會在洗衣服前要檢查兜裡有沒有紙巾和零錢,還琢磨著學會了修洗衣機。

人們都是各自狼狽,不過是有人在狼狽中進化出光鮮。

年輕人渴望擁有自己的個人空間,到陌生的城市裡工作打拼。常有人問為什麼?為了虛無縹緲的理想嗎?

談理想太空,談詩和遠方也過時了。

我倒覺得,90後不過是經歷該經歷的事情,不過是學著長大。

03

獨居時代下的“一人”經濟

大城市裡,獨居成本太高,很多人選擇合租。

可合租說到底,不過是同一屋簷兩個世界,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作息規律,每個人都希望錢包漲了後能自己的空間。甚至有90後朋友跟我說,她最理想的戀愛狀態,是和男朋友共居中獨居。

什麼是共居中獨居呢?

在廣州,一批單身住宅商業體興起。商家瞄準了某些矛盾,就推出了新型單身住宅。

有一些青年公寓,一個大房子裡劃分3~4間,不同青年住在自己的房間裡,而房間裡的廚房,陽臺、廁所共用。有時會將兩個房子打通,那一個房子就有7間房。

一棟房子有幾層這樣的房子,而樓下一般還會設置公共區域,比如咖啡區、健身區、甚至還有會議室,供公寓租戶使用。

這類人性化設計廣受好評,像是鬧市中設立“一人”空間,既滿足青年們獨居需求,又可以滿足社交需求,聽說還有些青年搬走後,還是會回來和曾經一起住的舍友定期聚會。

“一人”卡拉OK也是這樣的設計思路:

在西方國家,獨居時代已經領跑多年,荷蘭阿姆斯特丹,就率先開了第一家專為“一個人”設計的餐廳 Eenmaal。

在中國,有大量因為推出“一人食”餐飲文化而走紅的餐廳:

築底食堂因一張網紅單人桌刷屏抖音,上百條視頻,最高點贊量161萬;

2017年專為單人就餐服務的餐廳“壹食一”誕生,一人食燜鍋飯一經推出就廣受好評;

武漢一家參照日式居酒屋的餐廳的火鍋店,搬出神話,“吃的不是寂寞,自在。”

餐廳設置為“島區”“隱區”“尋區”“無界”四個區域。“一人食”區域位於“尋區”,共12個座位,每個座位前安裝有捲簾,服務員上菜時直接掀開卷簾送進去。

就連外賣也推出一人食套餐,望湘園、和記小菜、金百萬、70後飯吧、小南國、樂凱撒等餐飲品牌推出“一人食”套餐。

數據顯示,「望湘園」旗下“湘小遞”一人食套餐月銷4萬份,足見受歡迎程度。

還有,在95後圈子盛行的吸貓文化,不少青年週末一個人去擼貓。

2004年超過60%美國家庭飼養了寵物,其中24%為獨居者所有。寵物從人們的附屬物角色,轉變為獨居者的陪伴者。在中國,不乏為空巢青年提供寵物付出個性化消費的。

整個社會環境都在告訴你,你一個人,可以的。

於是,青年們真的,一個人就可以了。

04

獨居青年的未來,就是獨居中年、老年,很多人擔心安全隱患。

比如竇文濤在《圓桌派》說的,自己心臟不好,有次半夜心臟跳得快,不知道自己是不是有問題。等後半夜沒什麼事,但是開始自己嚇自己,擔心自己會不會就這麼離去。

回顧過去,我們的家庭一點點被社會化。各類為獨居設計的服務湧現,連竇文濤擔心的問題,都有人設置了急救鍾這類產品。再看看現在的中國物流,一個電話,什麼都到了。

獨居意味著經濟社會的發達,社會給予了足夠的條件,能幫我們解決很多問題。況且,獨居是趨勢,回顧整個人類發展史,還沒有誰能逆勢而行。

日本NHK電視臺錄製過一期紀錄片《七位單身老太太共同生活的十年》,講述七位71歲到83歲的單身女性老年人,購置了同一幢公寓的不同房間,共同生活了十年。

她們既是友鄰,也是姐妹,互相幫助,彼此支持。這一紀錄片被一些中國的博主轉載後,得到了不少網友的讚許,稱其為“理想生活”。

你看,萬事萬物,存在即合理。人類一直在發現問題,解決問題,才進化至今。

沒必要哀嘆當今社會的變幻風雲,永遠有人能在趨勢下綻放生命的色彩。

05

一個人吃飯,一個人娛樂,一個人擼貓,一個人住,聽著都有點悲涼,就像我們看著日本青年不願社交,日本經濟頹靡,多少有點慨嘆。

可中國90後對個人空間的需求,是任何一代人無法理解的,也是世界其他人難以理解的,基於國情,基於時代,獨特無比。

你看著他們孤獨的吃飯,好像很可憐,但你得知道,多少90後童年就是這樣吃飯的,哪裡像上一代人那樣,一大家子齊人才吃飯。

成長過程充滿了孤獨感,人一旦適應了孤獨,就離不開了。

所以你會發現,90後們步入職場,總是很需要獨立思考的時間和空間,沒有誰能接受得了每天像個機器人那樣幹活。他們需要那種孤獨。

他們白天焦躁、晚上就熬夜思考人生,渴望工作和生活能分開,渴望和戀人有適當的距離。

他們對個人空間的渴求,就證明他們早就學會了和孤獨相處。

但想想我們的先輩,想想那個面朝黃土腳朝天的時代,他們哪裡會抱怨沒有生活,哪裡會天天喊著需要獨處空間,哪裡會需要思考時間。

時代造就了不同人的特色,指責他們太矯情,那就太不公平了。斥責他們的自我意識,破壞他們的個人空間,更是不厚道。

中國的獨居青年,終究和拘謹、不愛說話的日本青年不同。他們不是因為害怕群居而獨居,他們是需要孤獨。

孤獨一定是孕育創造力的。

著名德國哲學家叔本華曾總結,才思敏捷之士,偏好孤獨。

《一切都在孤獨裡成全:叔本華的人生智慧》收集了他的經典哲學作品,以孤獨為線索,用哲學眼光對人類的世俗生活進行了觀察和分析,特別對命運、自由、救贖、文學、教育等人生問題闡述了自己的觀點。

古往今來,大凡有大成就的人,無不是在“孤獨” 中昇華和創造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