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昌經開區將閒置高速公路服務站打造成雷公坳文體產業園

馬術、卡丁車、運動主題密室......走進南昌經開區雷公坳文化體育產業園,巨型奧運火炬建築,拱頂場館、流光玻璃和鋼結構頂棚的開放式球場十分醒目,以青紅磚、混凝土、玻璃等立面材料構築的整個園區,讓人精神為之一振。烙著時代印記的文化元素與新的元素一起,被精心設計到景觀中,使人彷彿走進了一座公園。

圖片

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就在一年前,這裡還是一副荒地模樣。“雷公坳文體產業園的前身為楓生高速雷公坳服務區,道路兩邊的地塊閒置了近十年時間。為盤活存量,擴大增量,我們以‘留、改、拆’的方式對以前的老廠房、老倉庫、老建築進行全面規劃和重新改造,通過對原有場地、建築空間進行整合和提升,打造出了雷公坳文化體育產業園。”江西暢發文化體育發展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朱江珍說道。

圖片

一直以來,南昌經開區作為一個純粹的工業園區來打造,最大的短板就是三產落後,園區功能服務不配套。為此,該區將突出由“園區”向“城區”轉型,一方面加大現代服務業的空間建設規劃比例,另一方面加快完善城市配套服務,提升城市功能品質。

圖片

經過半年多的改造,去年11月,雷公坳文化體育產業園的東區先期開園。該園區佔地面積204畝,建築面積逾5萬平方米,園區分運動訓練場館、實景娛樂互動、藝術培訓體驗、文創辦公孵化等八個功能分區。園區分東西區兩期進行改造升級,保留了高速公路老服務區、收費站的城市記憶,還在原高速公路服務區體育場館、消費配套基礎上,引入文化和體育元素,整個改造以“留改拆”為核心思路,保留原有建築的城市記憶,通過整體規劃、功能注入和形象升級,為老建築注入新生機。

圖片

朱江珍表示,文化體育產業園的東區開業後,受到了周邊市民的青睞,運動場館預訂火爆,尤其是週末時間,幾乎場場爆滿,營造了濃厚的城市運動氛圍。

走進位於雷公坳文體產業園的馬術俱樂部,寬闊的馬術體驗館,整潔乾淨的馬房……自今年開業以來,前來體驗馬術的遊客絡繹不絕。據介紹,該馬術場完全是按照國際標準化打造,共有3000多平方米,它的建設也填補了南昌市相關領域的空白。

與此同時,伴隨著經開公園、經開書房等設施,以及盈石、天虹等優質商業資源紛紛落地,經開區的生活配套和商業配套日益完善,居民的生活品質也逐步提高,一座宜居宜業的現代產業新城展現在市民面前。(王健、曾晴攝影)

(中國日報江西記者站 王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