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小小的願望》:面對"死亡教育",我們都欠孩子這門必修課

文章純屬原創,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兒童教育學家羅夫斯在《與孩子談死亡》中說到:"如果孩子能在開誠佈公談論死亡的環境下長大,那麼他對死亡會有較好的理解,不至於太害怕。"

從古至今,人們都在迴避死亡,以致於家長們也不願意和孩子談論與死亡相關的話題。


解析《小小的願望》:面對

而孩子的好奇心是很強的,他們在接觸到"離世""死亡"等字樣的時候,尤其是親近的人逝世後,也會疑惑的向大人們詢問:"什麼是死亡。"

而絕大多數的家長,我相信最常用的回覆是:"就是睡著啦。""只是去了很遠的地方旅遊去了。"

而很多時候,大人們的對死亡教育的迴避,都會對孩子的成長造成程度不同的影響。

家長們往往採取敷衍掩蓋的態度面對孩子對死亡的疑惑,選擇用"善意的謊言"去美化死亡,是否有想過,當孩子有一天真的理解了死亡的含義,所遭受到的打擊又是否會導致孩子的崩潰?

在前不久上映的電影——《小小的願望》,令很多人感觸頗深。

而今天我們就通過解析這部電影,向家長們說明一個道理:面對死亡教育,我們都欠孩子這門必修課。

一:《小小的願望》

《小小的願望》改編自韓國電影《偉大的願望》,講述了一個患上不治之症的高中生在生命的最後,和家人朋友度過的搞笑溫暖的故事。

在《小小的願望》裡,彭昱暢飾演的高中生高遠原本是一個內向乖巧的好學生,他有著一起長大的三個發小,"大哥"徐浩和轉校生張正陽。


解析《小小的願望》:面對

正是激情澎湃的熱血青春年華,三人原本一起瘋一起鬧,卻不曾料到,高遠突然被診治出患上了肌肉萎縮症。

沒有過多的過度,從電影開篇的簡單回憶,便給我們展現出已經患病2年的高遠。

這時候的他情況已經不容樂觀,除了頭還能動,脖子以下部分都已經無法動彈。

而更糟糕的是,高遠的病情日漸惡化,肌肉逐漸失去控制力。

到此地步,醫生已經沒有回天之力,種種跡象表明——高遠時日已不多。

事已至此,能讓他沒有遺憾的離開就成了他父母及好朋友的目標。

四個人都不約而同的問了高遠一個問題:

"高遠,你有沒有什麼願望?"

二:生命的可貴

不想生命留有遺憾,大概是所有人的想法吧,而在時日不多的高遠看來,也是一時之間想法萬千。

就像我們所說的一句話:"擁有的時候不珍惜,等到失去了才萬般後悔。"


解析《小小的願望》:面對

徐浩和張正陽得知高遠病情的後,有一段場景讓我記憶尤深,那就是他們二人茫然的坐在路邊,看著對面兩個交換演出"殘疾人"的乞丐。

徐浩不知為什麼,情緒越來越激動,怒火中燒站起來來到兩個裝殘疾人的乞丐面前,抓起他們一遍一遍的質問:"你可以站著,為什麼要躺著。"

讓他如此憤怒的是,自己的好朋友因病被迫躺在床上,而這些擁有健康的人卻不知道珍惜

在得知高遠時日不多的時候,身為好友的他們都是一時之間無法接受的,就連高遠的媽媽都因為打擊過大而選擇逃避,而當意識到無法挽回後,他們想要幫助高遠實現願望的舉措,也是對生命更為珍惜的認知。


解析《小小的願望》:面對

曾經在他們看來,死亡似乎很遙遠,而當真正面對死亡的時候,不可否認的是他們也感到茫然失措,只能爭分奪秒的珍惜最後的時光。

"死亡教育"從來都不應該這麼遲,不是要等人們真正去面對了才能得到感悟,而應該是人生中的必須課,而我們很多做家長都有意的迴避和忽略了這一要求。

三:死亡教育是人生必修課

《西藏生死書》裡說,我們是一個沒有死亡準備的民族。

是的,在中國人的觀念裡,死,是一個很忌諱的詞。

華東師大一份調查結果顯示:63%的家長"難以接受向孩子開展和死亡相關的活動"。

白巖松說:"中國人討論死亡的時候簡直就是小學生,因為中國從來沒有真正的死亡教育。"

馬東在《奇葩說》總結說:如何面對生死這件事,是我們漢文化缺失的一課。

因為自身對死亡的忌憚和對孩子心理承受能力的擔憂,很多家長都選擇迴避和孩子談論死亡,這也就導致孩子沒能接受到死亡教育這門必修課。


解析《小小的願望》:面對

而臺灣教育專家張淑美曾說:兒童在4歲左右就會產生死亡的概念,如果無法得到父母或老師的正確引導,容易對死亡產生錯誤認知,進而產生負面情緒,影響一生。

生命的盡頭就是死亡,這是無可避免的,就如史鐵生所說:死亡是一個必將到來的盛大節日,它終將到來,我們無從躲避。

而死亡並不意味著終結,而是一種延續。

"落紅不是無情無,化作春泥更護花"當花朵從樹上凋零落下,你說她是死亡了麼?並不。當她化為春泥後是死亡麼?其實從她與泥土混合在一起起到供需營養的效果來說,她的生命得到了延續。

美國作家早崎繪里香在《生死功課》裡說:死亡教育和性教育同樣重要,甚至死亡教育比性教育更加重要。

所以我們應該找尋機會,直面死亡,向孩子講述有關於死亡的真正意義。

四:如何向孩子進行死亡教育?

美國一本名為《你可以更靠近我——教孩子怎樣看待生命與死亡》的書籍稱:小孩的心靈跟成人一樣,對死亡充滿了疑惑和焦慮。

生老病死,是每個人的必經過程,我們不應該讓孩子陷入疑惑和焦慮之中。


解析《小小的願望》:面對

關於死亡教育,家長們可以採取以下幾個方法:

1.讓孩子養一隻寵物

讓孩子養一隻寵物是非常好的一個方法,不光能讓寵物陪伴孩子長大、緩解家長們的帶娃壓力,而一般情況下寵物的壽命都是比較短的,當孩子面對寵物的死亡時,家長就可以藉此來幫助孩子進行死亡教育。

2.不要回避孩子的疑惑

當孩子提出對死亡的疑惑時,逃避和敷衍都不是積極的做法,正確的做法是留意孩子的情緒,然後告訴孩子,死亡是不可避免的,但是死亡並不意味著終結,我們所要做的是更加珍惜生命,讓有限的生命迸發出無限的力量。

3.給予孩子安全感

當了解到死亡時,孩子會產生恐懼心理是很正常的,家長們也不必過於擔憂,而是要及時的緩解孩子的壓力,多陪伴孩子並且解答其疑惑,滿足孩子的安全感需求。

生命只有一次,我們有義務讓孩子正確認知死亡,減少恐懼感,避免過激行為的發生。幫助孩子瞭解生命、尊重生命,從而,對生命多一份敬畏,對生活多一份熱愛。

我是斑馬媽媽,也是3歲寶寶的媽媽,專注育兒知識和分享育兒經驗,希望我的一點建議能有助你解決帶娃過程中的困惑與煩惱,讓我們的孩子能更好的成長!

關注我,做一個合格的父母。

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