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東西被他人拿走,媽媽的一番話令娃失望,孩子的“回懟”亮了

孩子總是對自己喜歡的東西寶貝不已。對於他們喜愛的玩具,他們總是愛不釋手。但是有時候他們喜歡的玩具也會被“搶走”。比如,有些親戚家的孩子。來家裡玩之後,看上了家裡孩子的玩具,鬧著非要帶走。這種情況下,家長一般也不會攔著不給,也顧不上這是不是自己家孩子喜歡的。而孩子被強行拿走了自己玩具,就只能傷心難過了。

孩子東西被他人拿走,媽媽的一番話令娃失望,孩子的“回懟”亮了

這種情況相信很多孩子都曾經經歷過。不過最近微博上有一條網友發表的自己的帖子,這操作看的人非常爽啊。

微博中,這位網友說。她小時候,爸爸給她買過一套世界十大系列的書,就是十大城市,十大未解之謎等等。介紹世界上各種風土人情和文化。她十分喜歡這套書,每一本都非常珍惜。有一次,媽媽的一個朋友帶著孩子來家裡玩。她們兩個在房間玩了一會兒,她就和這個小朋友分享了自己的寶貝。

當時她正看到世界十大未解之謎,還沒有看完。她們兩個就一起趴在床上看。等到媽媽的朋友要帶孩子走了的時候。媽媽朋友的孩子卻直接拿著這本書給大人說:“阿姨,我特別喜歡這本書。我能不能把它拿回去看?”這位網友當時還沒有反應過來,可是特媽媽卻已經說:“沒事,送給你了。拿回去看吧!”兩個家長特別客套地說了幾句,就互相說再見。

然後客人就特別愉快地走了。等到媽媽關了門,這個網友才想起來哭。媽媽卻不以為意,還說:“你有那麼多本,送她一本怎麼了,人家都跟我開口了。”這時網友她一下子就覺得氣衝到了頭頂,直接跑到陽臺,端起媽媽的一盆花就摔到了樓下。邊哭邊說:“你有那麼多盆花,摔一盆怎麼了。你現在明白我的感受了吧!”結果自然是被媽媽揍了一頓。後來幾天,她一直覺得耿耿於懷。

孩子東西被他人拿走,媽媽的一番話令娃失望,孩子的“回懟”亮了

於是有一天放學她沒有回家,而是拿了一個新本子去那個阿姨。抄書!去了阿姨家以後,她非常淡定地抄書。阿姨非常尷尬,看上去也有一點生氣。她不斷說要把書還回來,還當著她的面說了女兒一頓,把她女兒也訓哭了。不過網友很鎮定表示既然書已經送給他妹妹了,那就不能再要回來。只不過沒看完想知道後面是什麼,所以抄了回去看。

到最後沒辦法,阿姨只能打電話給她媽媽。媽媽當時找他已經找瘋了。在回去的路上,她不可避免地又被媽媽揍了一頓。不過以後不管是什麼東西,不管網友在不在。什麼都不會再擅自把她的東西送人了。

網友在微博下評論說:“哈哈哈,這波操作很強勢啊,雖然捱了兩頓打,我還是比較佩服的,點贊。”、“一定要好好引導孩子不要到人傢什麼都想要,這樣不太好。”、“孩子這樣父母們也要多多反思一下自己,為什麼會出現這種情況。”

和小朋友一起玩的時候,孩子的玩具被搶走是常有的事。那麼家長應該怎麼應對呢?

⑴關注孩子內心感受

孩子的玩具被搶,內心一定非常委屈和難受。孩子在難受的時候,當然會希望有人能傾聽他,安慰他。這是家長一定要關注孩子內心的情緒,安撫好孩子。這樣也能讓孩子感覺到安全感。也能增進孩子對爸爸媽媽的感情。

如果家長以為這只不過是小小的事情,並不上心。那麼孩子的內心就會是被搶走東西和被家人不理解的雙重委屈。次數多了以後,孩子有可能就不會再透露自己的心事了。遇到事情總自己一個人悶在心裡,這對孩子的成長也是非常不好的。

孩子東西被他人拿走,媽媽的一番話令娃失望,孩子的“回懟”亮了

⑵被搶走的東西要回來,但是打人不可取

孩子的東西被搶走了,家長幫忙要回來,這是當然的。但是要回的方式也要注意。雖說別人家的孩子,搶東西是他不對。但是家長作為一個大人,總不能真的和一個小孩子動手。

家長幫孩子要回東西,應該是和對方的家長談。千萬不能教自己的孩子他搶你東西,你就打他。動手打人會讓孩子養成習慣暴力解決問題,之後就再也不好改正了。

⑶遠離欺負人的孩子

搶別人東西這肯定是不對的。而做出這種事情的孩子,雖然年齡還小,但也不是一個好的交朋友的對象。而且自己的孩子會被搶東西,就證明在相處中,他是比較弱勢的一方,容易受到欺負。

所以無論是為了孩子的交友情況,還是為了孩子不被欺負,家長都應該讓孩子遠離搶東西的小朋友。

每個孩子都是家長最寵愛的寶貝。家長當然不能容忍孩子平白無故被欺負。但是面對孩子玩具被搶走的情況。家長們也要理性對待。切不可使用暴力,給孩子做出不好的表率。也不能坐視不理,任由孩子被搶。這會讓孩子內心失去安全感,逐漸變得懦弱好欺負。希望每個孩子都能快樂地成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