跑道會發光?廣州高校與英德高新區(清華園)企業研發

日前,英德高新區(清華園)企業廣東川奧高新科技有限公司與華南農業大學材料與能源學院簽訂院企合作協議,共同打造“產學研”實踐基地,科技創新的力量為企業的復工復產按下“加速鍵”。

跑道會發光?廣州高校與英德高新區(清華園)企業研發

川奧公司與華南農業大學材料與能源學院簽訂院企合作協議。陳詠懷 攝

“與高校合作給予了我們許多發展的新思路,例如3D打印、發光跑道等。”川奧公司總經理郎小麗表示,公司主要生產體育地面材料,在2010年、2012年分別成為廣州亞運會和深圳大運會場館地面材料供應商,如今是全國知名體育地面材料生產企業。

雖然公司已取得不錯的成績,但郎小麗認為,時代在進步,產品也要不斷創新發展。“如果還是千篇一律,按照以前的方式是不行的,不斷創新才是發明新產品的動力”。

跑道會發光?廣州高校與英德高新區(清華園)企業研發

校方還授予川奧公司“實踐教學基地”牌匾。陳詠懷 攝

在英德高新區(清華園)的牽引下,川奧公司與華南農業大學材料與能源學院搭線,探索高校與企業產學研合作。

“園區管委會十分關心企業的發展,收到我們的需求後,即刻聯繫相關高校,為公司的發展牽線搭橋。”川奧公司郎金平廠長表示,此次與華南農業大學材料與能源學院的合作,就是最好的案例之一,希望此次院企合作能帶領企業走向高速發展這路。

華南農業大學材料與能源學院黨委副書記陳建表示,非常感謝英德高新區(清華園)的大力支持,院企合作是學校提升發展的必由之路,由學校為企業提供人才和技術的支撐,企業則為實現人才的價值提供平臺。另外學院材料學和化學學科實力雄厚,相關專業和英德高新區(清華園)的產業結合緊密、相關度高,雙方合作前景廣闊。“例如我院研發的發光材料能夠與川奧公司的塑膠跑道結合,將發光材料融入到跑道的生產中,研發出穩定、持續的發光跑道,真正實現白天吸光,晚上發光。”

儀式上,校方還授予川奧公司“實踐教學基地”牌匾,在人才交流與培養方面進行深度合作。

近年來,英德高新區(清華園)全面提升科技創新能力,深入推進創新驅動發展,著力打造一流的產業發展生態和創新創業生態,按照“龍頭企業-產業鏈條-產業集群”的發展模式,不斷髮展壯大以新材料、新能源、裝備製造為主導產業的“2+1”特色產業體系。園區內17家企業與二十多所省內外知名高校、科研院所建立長期的產學研合作關係,已形成了良好上下聯動開展、共建共享的產學研協同創新氛圍。2019年,園區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近140億元、約佔英德40%,高新技術企業近30家。

【記者】陳詠懷

【通訊員】陳參選

【作者】 陳詠懷

【來源】 南方報業傳媒集團南方+客戶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