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咖有約 | 談“數”色變?你需要這些數學學習的觀察與評價

著名的教育家誇美紐斯曾說過:“讀書而不理解,等於不讀。”同樣,在幼兒數學教育中,觀察幼兒、讀懂幼兒的學習行為至關重要。在數學教學活動中,你是否常常有如下困惑:

  • 兒童早期數學教育中,老師到底應該“教”什麼?
  • 兒童早期數學學習中,幼兒到底應該“學”什麼?
  • 如何讀懂兒童早期數學的學習行為和學習表現?
大咖有約 | 談“數”色變?你需要這些數學學習的觀察與評價

老師們,這是否是你談“數”色變的原因?別擔心,4月30日(本週四)13:00-14:00,億童幼師網校特邀華東師範大學黃瑾教授,為大家帶來幼兒數學學習與發展核心經驗的解讀,以及如何對幼兒數學學習核心經驗進行觀察和評價的方法。

在這裡,小編也給大家提前預預熱,分享3個兒童早期數學學習觀察和評價的方法,一起來學習吧!

1利用專項數學活動聚焦幼兒的數學學習表現

幼兒專項數學活動包括數學集體教學活動、數學區角活動(數學區、益智區)以及生活中的數學規則遊戲,教師可以利用這些專項數學活動來聚焦幼兒的學習表現,如核心經驗、聯繫能力、推理能力、表徵能力等等。

案例:鐘的光芒(大班)

教師出示一張鐘面圖,向幼兒提問:請大家看看鐘面上的光芒,它有什麼規律嗎?幼兒大多都發現這個光芒是一根短,一根長,但卻只能說出是有規律的。教師需要進一步引導:具體是什麼樣的規律?你是如何發現的?

大咖有約 | 談“數”色變?你需要這些數學學習的觀察與評價

注意事項:教師要多提關鍵性的問題、多進行即時性的反饋、多做跟進式的啟發以及概括性的提煉,來促進幼兒經驗遷移的分享。

2利用開放式的遊戲情境觀察幼兒的數學學習

在開放式的遊戲情境中,教師可以通過觀察幼兒的遊戲經驗、遊戲行為、遊戲策略和遊戲智慧等真實瞭解幼兒在遊戲中的學習與發展,識別遊戲中生髮的主動性學習、差異性學習、合作式學習以及有意義的學習。

案例:搭橋

在這個案例中,幼兒的前期搭建反映了幼兒的搭建經驗,並通過後期自發性重複搭建的行為和嘗試性搭建行為鞏固和促進了幼兒能力的自我發展。

大咖有約 | 談“數”色變?你需要這些數學學習的觀察與評價

大咖有約 | 談“數”色變?你需要這些數學學習的觀察與評價

大咖有約 | 談“數”色變?你需要這些數學學習的觀察與評價

注意事項:教師要善於發現不同幼兒在遊戲情境中的不同經驗表現、重複性行為和嘗試性行為。

3利用表現性評價深入解讀幼兒的數學學習

表現性評價是通過對兒童在真實情境中的行為的連續性描述來展示兒童的學習與發展狀況,展示學習與情景的多方面聯繫。如學習故事就是典型的表現性評價,教師由此可以關注幼兒在數學學習中的“注意”、“識別”和“回應”。

案例:窗戶“站”起來了

添添最初對於“窗戶”的經驗是平面的,或者是畫畫中的經驗,他一直在嘗試用幾根“線條”組成窗戶。經歷了各種失敗,逐漸發現了“平面世界”與“立體世界”之間的不同,讓窗戶最終“站”起來了。在這過程中,發展了空間感知能力、對於長度、數量的預估能力和建構方法中的“架空”。

大咖有約 | 談“數”色變?你需要這些數學學習的觀察與評價

大咖有約 | 談“數”色變?你需要這些數學學習的觀察與評價

大咖有約 | 談“數”色變?你需要這些數學學習的觀察與評價

大咖有約 | 談“數”色變?你需要這些數學學習的觀察與評價

注意事項:教師既要關注學習結果,也要關注學習過程,觀察幼兒的思維和行為模式,發現幼兒學習和發展的證據。

老師們,看到這裡,是不是很有收穫呢?想了解更多精彩內容,那就趕快鎖定4月30日13:00-14:00的億童幼師網校公開課《兒童早期數學學習的觀察與評價》,華東師範大學黃瑾教授將為各位老師帶來乾貨滿滿的方法和策略。親愛的老師們,我們不見不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