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超收入為啥是中國平均工資160倍?

中國足協在新一屆足代會召開後,內部向所有部門聯合佈置了12個課題。其中“解決球員限薪問題”非常緊迫,據一項調查,中超球員的收入是中國平均工資的160倍,這個比例在全球排名第1位。中國足球運動員僅需要兩天多的時間就能獲得全國平均工資。巨大的薪酬投入也給俱樂部帶來沉重的負擔。中超球員限薪是當務之急?繁達幫您解疑解惑解悶解決。

中超收入為啥是中國平均工資160倍?

解疑 香餑餑用金飯碗換

首先解疑,為什麼中國足球聯賽的球員收入那麼高?個人看法,是一部分很高,貧富差距也存在,大腿級的外援一年上億元人民幣不少見,但踢不上主力的替補球員一年一百萬也正常。究其原因,一分錢一分貨,而且鶴立雞群。中國足球水平不高,不給國際高水平外援成倍的高薪誰來啊?而中國本土優秀球員更是屈指可數,香餑餑用金飯碗換,不足為奇。

中超收入為啥是中國平均工資160倍?

解惑 中超俱樂部時有錢

可能大家困惑,除了五大聯賽,其他國家也沒給球員這麼多錢啊?而且這麼砸錢,俱樂部受得了嗎?其實您多慮了,目前中超聯賽中一半的俱樂部投資人或企業,是很有經濟實力的。我們是發展中國家,很多行業和產業的發展是常人不可估量的,效益也是可觀的,經濟形勢好的時候,有的行業是可能“連莊”的,經濟轉型,也會有新的行業產業湧入,甚至是“亂入”。投資足球的目的,一方面當廣告費花,一方面,以社會責任博得政府的支持和行業快速發展。所以,球員待遇是獲得成績的基本也是根本。但是,這種快速發展的聯賽,高薪背後其實是有很大隱患的,比如水平怎麼就上不去呢?為什麼薪水就限制不住呢?

中超收入為啥是中國平均工資160倍?

解悶 日本球員不喜歡中超

解悶的時間到了,但我怕我說完了您更鬱悶。您是否留意過,中國聯賽為什麼有韓國球員來淘金,而幾乎沒有日本球員呢?一方面,有亞洲外援名額的數量限制,還有可能是民族情感等歷史問題。但我們做個數字分析,2018賽季韓國K聯賽球員的平均年薪摺合人民幣122萬元,不如中國一個替補球員,全北現代一個隊薪資為1.09億人民幣,比不上中超一個大牌外援的年薪,所以,韓國外援佔據了中國亞洲外援的主要市場。但是,日本J聯賽2018年人均年薪人民幣217萬,已經比韓國多了,而且很穩定,因為J聯賽設置了俱樂部經營狀況考察的紅線,連續2年入不敷出,俱樂部就要被職業聯盟託管。說白了,這些工資,是俱樂部經營的好,球員踢出了成績,掙來的錢多勞多得,而且日本優秀球員的目標是,在J聯賽夯實基礎後到更高級別的聯賽去,待遇翻倍不說,而且越挪越值錢。於是你就發現,像東京FC這樣的俱樂部,不是靠一家砸錢,而是靠372箇中小股東來培養市場,並輸出職業球員。加上日本各級國家隊水平都不低,承認國家隊,還可以分出參加世界盃、美洲盃、亞洲盃的不同陣容,所以日本國字號球員多,平均年薪自然也比中國球員多,通過轉會為培養他的日本俱樂部賺取的轉會費也多。

中超收入為啥是中國平均工資160倍?

解決 職業聯盟從實際“限薪”

怎麼解決我們自己的問題呢,去年,足協新政中又提到了限薪制度,有媒體報道是說2021年一線隊工資不超過俱樂部收入75%,但是很快就不再被提起。因為像日職、英超這樣的職業聯盟沒有成立,管辦沒有分離之前,這些規則似乎沒有意義。只有讓俱樂部和球員能感同身受,從各自利益角度出發平衡,一同制定規則自覺遵守並互相監督才有可能落實,不然,限薪令背後沒有“陰陽合同”才怪。

中超收入為啥是中國平均工資160倍?

孟繁達 體育節目主持人、評論員。加關注,不定期送福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