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樓夢》中的劉姥姥,善於自黑、人情練達


《紅樓夢》中的劉姥姥,善於自黑、人情練達


劉姥姥是在《紅樓夢》第六回中出現的,原是一個久經世代的老寡婦,膝下無子,靠兩畝薄田度日。又因女婿家生了一兒一女忙不過來,遂跟了女兒在女婿家幫忙照顧。女婿姓王,祖上與王夫人之父認識,因貪王家勢利,便連了宗,認作侄兒。其祖早故,與王家自沒有了往來。有一年冬初,家裡實在沒得吃了,女婿在家吃酒生氣,劉姥姥損了幾句女婿沒用,尋思說畢竟是天子腳下,遍地皆是錢,商議著讓劉姥姥去王夫人處打個秋風,尋點錢過日。


劉姥姥雖是年紀大,頭腦卻是極靈的,不怨聲載道,雖日子困頓,仍在努力找尋生存之機,卻比那女婿強了很多。劉姥姥說:“謀事在人,成事在天,咱們謀到了,靠菩薩的保佑,有些機會,也未可知。”對事不強求,積極的態度謀事,很是睿智。次日早晨就帶了板兒去了榮國府。


《紅樓夢》中的劉姥姥,善於自黑、人情練達


劉姥姥第一次進了榮國府,也知自己的身份沒直接找王夫人,而是找了王夫人的陪房周大爺。劉姥姥也是第一次去世家,只見榮國府石獅子大門口滿滿的轎馬。只能蹭上去問小廝們,陪笑著問:“太爺們納福”。民間只有見縣太爺才叫太爺,從這種叫法就能看出劉姥姥上門要錢時的卑微,也能看出這種大戶人家的氣派,只跟她說“你遠遠在牆犄角等著,一會他家有人出來。”可明明周瑞家的根本不在。還好一個年紀大的指點她找到了周瑞家的。因周瑞家與劉姥姥之間有些交往,就直帶著去見了王熙鳳。對榮國府來講,這樣的人是極少能進的,劉姥姥能進榮國府也是有機緣的。見了鳳姐,先是在地上拜了幾拜,寒暄了幾句,便直說了“因板兒的爹孃連吃的都沒有,天氣又冷,奔了你老來。”就再沒提這事。既是求人又不強人,話又不多,不招人煩,也是一種智慧。王熙鳳也是看她老實,給了她二十兩銀子,一串銅錢就回了家。這才有了第二次進榮國府的機緣。


《紅樓夢》中劉姥姥最出彩的就是二進榮國府。鳳姐給了劉姥姥二十兩銀子,解了家裡的困境,於是就背了剛摘下的頭茬瓜果菜蔬來榮國府也算回禮。這也是劉姥姥的不同之處了,第一次來榮國府時,鳳姐本是不太在意的,可能來府裡打秋風的親戚很多,但像劉姥姥這樣情況一好就來投桃報李的,知道感恩的卻是不多。本想當天就回去,碰巧賈母聽鳳姐說來了個農村老太太,正想找個積古的老人說個話,就留在榮國府玩了幾天,鬧出許多笑話。


《紅樓夢》中的劉姥姥,善於自黑、人情練達


賈母問了劉姥姥的年紀,才知劉姥姥已經75歲了,且比賈母還要大上幾歲。紅樓夢中經常出現兩兩相對的對照,比如賈雨村和甄士隱,薛寶釵和林黛玉,這裡賈母和劉姥姥也是一種對照,一個年老力壯窮困的莊稼人,一個生來就榮華富貴一直被服侍的身份高貴的一家之主。這兩種人是現在生活中是很難接觸到的。偏偏在40回裡遇到了,彼此從對方的人生中體會到不同的快樂。劉姥姥自知得了榮國府的恩惠,賈母又是榮國府地位最高的老祖宗,對待賈母及榮國府的人自是盡心的示好,同時也是真誠的對待每個人,照顧每個人的情緒,這也是她的善良之處,不怕自黑,雖然是農村的老太太,也是經了很多事情,做人世事通達。


《紅樓夢》中的劉姥姥,善於自黑、人情練達


初見賈母,吃了茶後,劉姥姥也是絞盡腦汁的搜尋一些話來聊,知寶玉是喜歡聽姑娘故事的。先是編了一個偷柴火的故事,想引出一個十七八歲的小姑娘,逗寶玉開心,還沒說完,府裡便失了火,這個故事就沒講完。看賈母有些不安心了,便又開始編了第二個故事,她知道王夫人是吃齋唸佛的,賈母又是喜高壽的,就編了一個故事,說有個九十多歲的老奶奶,家裡只有一個兒子,兒子又生了個獨子死掉了,後來吃齋唸佛,感動了觀音菩薩,又賜給他們家一個粉團兒,聰明伶俐的兒子。逗得賈母和王夫人都開心。就這心思也是個妙人了。


《紅樓夢》中的劉姥姥,善於自黑、人情練達


賈母因與劉姥姥聊的投緣,便帶她去遊園。大觀園原是為了元春省親而建,必是十分豪華,進了大觀園,劉姥姥才發現那個一個神仙似的境地,也引發了一系列啼笑皆非的事情。鴛鴦和鳳姐一心想討好賈母拿劉姥姥尋開心,鴛鴦開席前跟劉姥姥說了他們家飯前的規矩叫說句開場白的,其實說的時候劉姥姥就知鴛鴦是拿她找趣,心想也不是什麼大事,便一同做起戲來。賈母說開席的時候,她站起來就說:“老劉,老劉,食量大如牛,吃個老母豬不抬頭。”還給自己加了戲。說完,卻鼓著腮幫子,兩眼直視,一聲不語。說完這句,惹的在場所有人哈哈大笑起來。


鳳姐又給了劉姥姥一雙老年四楞象牙鑲金的筷子,讓她夾眼前的一碗鴿子蛋。劉姥姥沒見過鴿子蛋。又道:“這裡雞也俊,下的這蛋也小巧,怪俊的。”又惹的大家大笑一番。筷子本是很重,鴿子蛋又小,鳳姐又逗她一兩銀子一個,好容易夾起一個,伸子脖子要吃,偏又滑下來,滾在地上,忙要去撿,早被下人收拾了下去,又道:“一兩銀子,也沒聽個響就沒了。”眾人便不吃飯了,只看著她樂。飯後,鳳姐和鴛鴦向劉姥姥道了歉,說只是想圖個老太太開心,劉姥姥大度跟她們說她早就知道了,只是配合演個戲,並沒怪罪,要是怪罪就不說那番話了。這也是劉姥姥高明之處,有些事不說透,大家顧全了臉面,也是很智慧的。自此,不論是鳳姐、鴛鴦還是平兒開始對劉姥姥真心好,臨走了還單送了好多東西給劉姥姥。全府上下都能喜歡劉姥姥,在打秋風的人群中也是獨一份了。


《紅樓夢》中的劉姥姥,善於自黑、人情練達


善於自黑是一種能力,劉姥姥在整個過程中並沒有貶低自己,而是適當的出醜。細想你就會發現在你身邊有一種比較受歡迎的人,他們經常會自黑自嘲,開一些小小的玩笑,將自己的一些缺點和小毛病自黑一下,大家會很喜歡這樣的人。這種現象有個專業的名詞叫做“出醜效應”,通過小小失誤或瑕疵把反而使有才能者的人際吸引力提高的現象,稱之為“PRATFALL EFFECT”。劉姥姥就是這樣的一個人,她不裝,自知自己和榮國府裡見到的人不是一類,也不趨同,也不自卑,而是用自己的語言用農村的方式表達對事物的看法,雖粗俗卻也真誠,也就是因為這個得到了整個榮國府上上下下的喜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