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首:這是一幅清新精緻的初冬小景圖

山中

唐 王維

荊溪白石出,天寒紅葉稀。

山路元無雨,空翠溼人衣。

王維,是詩人,也是畫家。在他以前有專門從事畫工職業,在他之後就多了一種文人畫。蘇軾評價他的詩和畫為“詩中有畫,畫中有詩。”

他的畫,沒有見過,他的詩讀過不少。似“渡頭餘落日,墟里上孤煙。”“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漠漠水田飛白鷺,陰陰夏木囀黃鸝……”意蘊醇厚,境界圓融,煉字煉句,畫面感極強,讀了就好像看到。

第七十首:這是一幅清新精緻的初冬小景圖

這首詩,是一幅初冬小景圖。荊溪不是湖北的某一條小溪,而是陝西秦嶺藍田縣的一條小溪,從地點上看,應該在王維輞川別業附近。這首詩大概是初冬時,他到山裡散步時所寫。

王維的山水詩最大的特點就是自然。

前兩句,“荊溪白石出,天寒紅葉稀。”冬天到了,水落石出,天氣冷了,木葉零落。“白”和“紅”的色彩對此比較強烈,極大的突出了初冬是山中景色的自然特點。

第七十首:這是一幅清新精緻的初冬小景圖

“白”是因為天冷溪淺雨少,給人的感覺像清冷的月光,月光下,清澈的小溪也顯得特別冷。因為天寒,所以葉才紅,才稀。白石與紅葉對比而出,不是冷光白骨上流著幾條血管一樣的蕭索,而是初冬山中特有的清音別緻小景。

後兩句“山中元無雨,空翠溼人衣。”就算到了冬天,石白葉紅,可終究不成勢力,大秦嶺依然樹色蒼蒼,翠滴欲染。山中無雨,可那種空明的翠色卻好像把把衣襟染溼了一樣。

山中林木自然蕭條,不如春夏時節,可是秦嶺偏南,氣候溼潤,大概初冬時木落未盡,日光投下蒼翠的枝影讓人覺得衣服好像溼了一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