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鎮、寺廟、陳望道故居 | 五月,我所途徑的風景

古鎮、寺廟、陳望道故居 | 五月,我所途徑的風景
  • 01 柔情古鎮

晨曦的陽光撒進了古老的雕花窗,在那木製的樓板上留下一個個斑駁光暈。細細的南風吹進了小樓,小院的薔薇爬滿了牆頭。在這個溫潤如水、冷暖適宜的五月,光陰似乎也變得簡靜清明。

五月,適合一個人靜靜地去邂逅江南的某個古鎮。在那裡倚一扇古樸的木窗,看雨水滴落在天井石階,看繁花紛飛於庭院迴廊。

歲月的老牆承載著斑駁的記憶,兩岸黛瓦青牆倒映在水裡。穿過古老的街巷,遇一個丁香般的姑娘,或在那古老的戲臺前,聽一段吳儂軟語的戲曲。

流水低吟,槳櫓淺唱,當簷角的光陰慢慢的遠去,夜幕漸漸的降臨,那人家院前掛著的一對對紅色燈籠,在黑漆漆的夜裡,流淌出多情和暖意的柔光。

五月,棲息在這古樸詩意的老鎮,與擦間的路人結一段萍水相逢的緣,與久別重逢的舊友敘一段往日情深。

古鎮、寺廟、陳望道故居 | 五月,我所途徑的風景
  • 02 菩提道場

五月懷著一段蓮花心事,沿著深山石徑,尋一個清淨無塵之地。

幾盞油燈,幾疊經卷,幾個寬衣大袍的僧人。寶殿的中間,只見那眉目慈祥的佛正端坐在廟宇高堂,微笑著俯視著人世間的悲喜無常。

香霧氤氳,梵音空靈。我雙手合十,跪在蒲團之上。那些寧靜的音符伴著幽幽的檀香,落在了我的心上,是如此得有分量。抬頭,靜靜的凝視佛的目光。那一刻,我忘記了生活中的苦難,慾念裡的沉淪,心是如此的寧靜、祥和。

佛曰“三千繁華,彈指剎那,百年過後,不過一捧黃沙。”芸芸眾生,多少人被浮華的表象矇蔽了雙眼,追逐於營營功貴、碌碌浮名,而迷失了純淨的心性。

淨心素雅,淡看浮華。我願做那淡泊寧靜的修行者,日臥深山古剎栽種菩提,夜伴禪房青燈修一世清明。

古鎮、寺廟、陳望道故居 | 五月,我所途徑的風景
  • 03 信仰之路

傳承紅色經典,重走信仰之路。五月,細雨中,走進陳望道故居,瞻仰先生事蹟,重溫“真理的味道”。

一間四面透風、經久失修的柴屋,兩張長凳架起的一塊木板,即是書桌,又是床鋪。桌前,有一個人一手捧著粽子,一手在奮筆疾書。

母親在屋外喊:“你吃粽子要加紅糖水,吃了嗎?”兒子應聲答道:“吃了吃了,甜極了。”誰知,當母親進來收拾碗筷時,卻發現兒子的嘴裡滿是墨汁,紅糖卻一點兒也沒動。原來,兒子竟然是蘸著墨汁吃掉粽子,還渾不自知。

他叫陳望道(1891—1977),原名參一,後改名為望道,以表達其一生追求真理尋找希望大道的志向。陳望道是中國共產黨早期組織的發起人之一,是著名的社會活動家、教育家、修辭學家和語言學家,堪稱“千秋巨筆,一代宗師”。

陳望道就是在那間簡陋的柴屋裡,不懼寒氣襲人,不理手腳冰冷發麻痠疼,聚精會神、專心致志地翻譯著影響近現代中國的鉅著《共產黨宣言》。他對於真理的信仰和痴迷,讓他廢寢忘食,從而留下了錯把墨汁當紅糖吃的感人故事。

五月,細雨綿綿,真理的味道真的很甜。

古鎮、寺廟、陳望道故居 | 五月,我所途徑的風景

五月,雲淡風輕;

五月,細雨輕吟。

五月,與好友,續上三杯兩盞淡酒;

五月,與新朋,結一段清澈如水的緣。

五月,踏著幽幽山徑,尋找迷失的心性,領悟生命的真意。

五月,參觀陳望道故居,不忘初心,牢記使命,永遠奮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