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聯網凍品,生鮮冷鏈發展趨勢有哪些?

眾所周知,生鮮食品容易腐爛變質,而消費者對食材品質與安全性的高要求,使得物流運輸能力成為整個生鮮行業的關鍵所在。如此一來,生鮮冷鏈變成為各路商家競相佈局的焦點。那麼,生鮮冷鏈未來發展趨勢有哪些呢?

互聯網凍品,生鮮冷鏈發展趨勢有哪些?

冷鏈正變得越來越全球化

消費者對健康食品越來越感興趣,不斷壯大的中產階級,比如在中國,正在推動冷鏈的全球化。消費者現在需求的高端產品,如帝王蟹、龍蝦、三文魚等,為確保新鮮度和質量,必須歷經更長的距離,更快捷的運輸到消費者手中。

越來越關注質量和產品的敏感性

在食品行業中,大的趨勢是更加註重質量,健康和完整性。為了贏得要求苛刻且反覆多變的消費者的重複購買,生產商必須確保一個最佳的品牌體驗。對於冷鏈產品,這意味著避免貨物偏離指定的溫度,導致產品質地和味道發生變化,以及減少蛋白質的處理,比如魚類產品。

越來越多的優質產品進入市場,這些產品貨架期更短,對溫度的敏感性更強,還有很多不同級別的需求。對質量的關注和消費者體驗的強化,也就意味著整個食品冷鏈冷藏倉庫必須保持多達五個不同的溫度區域。

法規監管力度不斷提升

全球化,食品安全以及假冒偽劣藥品事故的頻發正促進各國政府不斷完善生產和供應鏈環節的法規監管力度。在食品和藥品行業建立有效的預防措施和協調機制是關鍵。當市場要求嚴格遵守全程冷鏈時,執行精益供應鏈顯得更為必要。

生產商正在向第三方物流外包更多的作業流程

託運人對效率,可視化和產品新鮮度的要求正不斷推動冷鏈去提供更廣泛的增值服務。

互聯網凍品,生鮮冷鏈發展趨勢有哪些?

冷鏈正在經歷一些模式轉變

燃油價格波動和全球化正驅使一部分冷鏈供應商轉變他們的經營模式:多式聯運代替卡車運輸,或者是海運代替空運。卡車司機,卡車運輸能力,可持續發展等因素也是驅動這一轉變的因素。新模式下運營可能需要更長的運輸時間,但商品需要快速進入市場,因此冷藏冷凍貨物製造商必須在兩者間做出權衡。

可持續性倡議拉動投資

冷鏈運營商正在尋找新的方法來平衡易腐產品的高能耗和他們對降低資源消耗的意願。以某物流為例,他們正與眾多公用事業公司合作,嚴格監視各個設備的能量消耗並計算出等效二氧化碳消耗量。

包裝正在不斷髮展,以滿足新的需求

食品生產商正趨向使用更先進的包裝,已確保更多敏感性食物的完整性。同時,在食品和藥品物流領域,為減少浪費,可重複使用的週轉箱也被越來越多地使用。一些公司也在使用更綠色環保的包裝材料。

技術投資依然是關鍵

與所有的供應鏈一樣,冷鏈運營商必須不斷提升技術能力以確保高效,完整和安全的服務。這些技術包括了後端的IT基礎設備以及前端實時收集和報告關鍵運輸數據的設備。

客戶習慣仍然是冷鏈的薄弱環節

對於許多冷鏈運營商來說,最大的阻礙就在供應鏈中他們無法控制的環節:消費者將產品放進購物車中的那一刻。儘管生產商耗費了相當大的成本和努力,把貨物歷經多次交接發往數百英里外。但由於消費者將產品放在悶熱的車裡太長時間太長,沒有冷藏措施,導致產品質量降低, 這種情況消費者往往還會責備生產商。

2018年蘋果和梨減產、導致庫存不足等原因造成2019年5月份鮮果價格上漲10.1%。


互聯網凍品,生鮮冷鏈發展趨勢有哪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