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州市第六十九中學《走進地標》研學課程紀實

“提到鄭州,你能想到什麼?”老一輩人認為“沒到過二七塔,就沒到過鄭州”,鄭州市六十九中的閻永華老師提到大家印象最深的就是二七紀念塔。

而在《關於推進中小學生研學旅行的實施方案》的通知中就提到,初中階段的研學目的和活動是以瞭解市情省情為主。因此,鄭州市六十九中閻老師結合相關研學政策和研學目的,以學生全面發展為中心進行《走進地標》研學活動設計,旨在讓學生通過搜索資料,實地調研等方式,增強學生對鄭州的瞭解和認識,促進學生將理論知識與實地探尋相結合的活動主題之中。


鄭州市第六十九中學《走進地標》研學課程紀實

鄭州市六十九中閻永華老師

為進一步瞭解鄭州市第六十九中學《走進地標》研學活動課程,新浪河南教育頻道來到鄭州市第六十九中學,採訪了學校課題主持人閻永華老師。

走近鄭州地標研學課程的設計背景

城市的地標建築是城市的文化、靈魂,表達著城市的一種精神。在平時的學習中多聚焦在對世界和全國範圍內的著名建築的瞭解,對本地地標建築的學習涉及較少或較為淺顯。讓鄭州市的小公民認識、瞭解、探索本地地標建築的藝術價值等方面,有助於他們深入瞭解鄭州、熱愛鄭州、為鄭州的發展做貢獻。閻老師談到,部分學校學生是外來務工子女,現在鄭就讀,以後也會成為鄭州建設的貢獻者。因此,希望他們能夠更加了解鄭州,感受鄭州魅力,增強對鄭州的歸屬感。


鄭州市第六十九中學《走進地標》研學課程紀實

課程設計思維導圖

《走進地標》是一個融合了美術、歷史和地理等多方面的綜合性校本課程,共分為美麗地標初識、美麗地標共鳴和美麗地標再創造三個單元,“感受地標、考察地標、鑑賞地標、畫畫地標、做做地標和設計創想”六個板塊。其中具體學習實踐環節為“上網查找地標資料、實地考察地標、記錄考察日記、分組展示考察心得、小組深入分析地標的美、合作完成製作地標藝術品”,旨在通過《走進地標》課程的學習,增強學生對鄭州建築歷史知識以及建築造型、功用、材質及設計理念等知識的瞭解和掌握;在實地探尋地標的過程中,增強學生觀察、創作及與同輩群體溝通交流團結協作的能力;在各項活動中激發學生熱愛鄭州、熱愛生活的情感。

美麗地標初識

鄭州市第六十九中學為確保研學活動順利地開展,並達到預期的效果,閻老師同團隊教師多次到幾處鄭州地標進行實地考察,對接相關的工作人員,充分了解研學現場,共同規劃研學行程及具體任務安排,做好每個環節的安全措施,組織突發安全事件處置,以求活動內容設置科學合理,活動過程平穩有序。


鄭州市第六十九中學《走進地標》研學課程紀實

《走進地標》研學團隊

在出行前,學生在老師的指導下,開展了最美建築我知道、我用鏡頭看世界的活動,對鄭州地標的相關資料進行了蒐集和學習,加深對研學內容的認識,以便帶著問題去實踐中驗證,從而更好地完成探究性學習這一任務,學習攝影並在校園進行了拍攝體驗,掌握攝影技術在實地探尋的過程中留下珍貴的影像。學生做了充分的準備後分為四組,分小組進行實地考察並完成研學問題。在實地探尋的過程中,學生體驗了自主完成前往研學點的出遊路線,學會了溝通交流,團結協作。各組學生到達選定的四個地標進行參觀、考察並根據老師佈置的考察任務,進行實地探尋。在前期師生的充分準備下,該研學活動順利開展。

美麗地標共鳴

通過分組探尋地標並完成考察任務後,學生對鄭州地標有了更為深刻地認識,瞭解了鄭州地標的意義與價值,感受了鄭州地標的魅力所在,各組通過整理自己所獲取的資料,撰寫發言稿件,製作幻燈片,分小組在班級進行交流,展示我眼中的鄭州,通過分享各個小組對四個地標都有了一定的認識和了解。同時,該課程開展了通過學習的三種繪畫技法,繪出美麗地標,表現畫筆下的鄭州地標,通過學習的剪紙技法創作地標作品,呈現剪出的鄭州地標,通過立體模型技法創作學生手中的立體模型地標等活動。在該課程中,學生不僅學會了繪畫、剪紙和立體模型製作的技法,同時還將自己對地標的情感展現在自己的工藝作品之中,促進了學生技能和情感的提升。


鄭州市第六十九中學《走進地標》研學課程紀實

《走進地標》研學活動鑑賞交流會

地標美再創造

為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課程注重學生核心素養的形成和提升。在該課程中,學生在基於對鄭州地標的瞭解認識以及製作手工藝品的基礎上,鍛鍊學生創造創新的思維和能力。在該課程中,學生為自己的小組和地標分別設計旅遊標誌並完成電子稿的製作,同時根據參觀及學習的四個地標建築,設計一日遊路線,開展我是一日導遊的活動,為增強學生對家鄉的熱愛和關心,開展我是鄭州好市民的活動內容,學生需要探討如何保護地標、如何進行環保宣傳,引導學生如何為鄭州的建設奉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鄭州市第六十九中學《走進地標》研學課程紀實


鄭州市第六十九中學《走進地標》研學課程紀實

標誌繪畫

《走進地標》作為六十九中的校本課程之一,已有了較為成熟的課時安排和評價體系,評價方式包括各佔不同的比例的學生學習態度評價、學生學習過程評價、學生作業檔案袋和小組成果展示四個方面構成,同時評價包括自我評價、小組互評以及教師評價等,評價方式多元全面,能夠對學生有著較好的評價任務和評價標準客觀細緻,能夠讓學生根據標準對自己和他人做出較為正確的評價。

“幸福教育是我們的初心”

閻老師談到鄭州六十九中的校訓讓幸福成為一種習慣,學校開展的課程是幸福教育。在學生的教育過程中,教師始終堅持以學生為主體,不僅關注學生對知識的學習,同時也關注學生的身體和心理的健康成長。

《走進地標》的研學課程希望學生通過搜查資料、實地探尋、製作繪畫剪紙立體模型地標作品以及開展我是設計師、我是一日導遊和我是鄭州好市民等活動,讓學生走出教室,在理論知識學習的基礎上走進真實生活情景中,學生能夠獲得比知識更加重要的感悟,讓學生了解身邊的生活感受身邊的魅力,加強學生對身邊生活的熱愛和期待,能夠感悟幸福,讓自己的人生更幸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