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萊爾、小湯姆斯、大S都曾叛逆,有叛逆精神的孩子往往更有出息

叛逆,一直是一個讓諸多家長緊張恐懼的詞彙。誰願意讓自己的孩子離經叛道、誤入歧途?誰不想讓自己的孩子規規矩矩、健康成長?但是,心理學理論和現實都告訴我們,叛逆是絕大多數孩子成長的必經之路,有些叛逆的孩子結局非常悲慘,而有些具有叛逆精神的孩子經過教育引導往往更有出息。

一、誰不曾年少輕狂

何謂叛逆?360百科給出的定義是:反叛的思想、行為,忤逆正常的規律,與現實相反,違揹他人(比如孩子違背父母)的本意,常常做出一些出乎意料的事。叛逆是一種"長大了"的感覺,是一種強烈的自我表現欲,在思維形式上屬於"求異思維",是標新立異、希望引起別人注意的表現。


布萊爾、小湯姆斯、大S都曾叛逆,有叛逆精神的孩子往往更有出息

紋身、抽菸、喝酒的女孩


現實中,許多人往往只看到了叛逆孩子“反叛”的一面,對少年兒童的叛逆視若老虎,緊張萬分,總是想方設法予以打壓,使孩子在自己劃定的模子中成長;他們卻看不到叛逆孩子“求異”的一面,不能滿足孩子“我要長大”“請尊重我”的正當需求,致使孩子要麼被壓制的沒有稜角、泯然眾人,要麼強烈反抗導致離經叛道、誤入歧途。

其實,叛逆並不是多麼可怕的事,英國首相布萊爾、大S徐熙媛、IBM總裁小湯姆斯等一些名人小時候都曾叛逆。但是,他們最終都能步入正軌,在各自事業上做出了驕人的成績。

1.英國首相布萊爾上學時總是違反學校規章,差點被開除,他還因試圖從窗外爬進宿舍而被逮捕;上中學時,為了逃課他差點登上從紐卡斯爾到巴哈馬的飛機;上大學後,他長髮披肩,穿帶有古巴式女高跟的牛仔靴,一副嬉皮士打扮;他還親自組建了一支名為“醜惡謠言”的樂隊,遺憾的是並不受同學們歡迎。對於這些往事,布萊爾曾頗為自豪地說:“那段時光對我來說是非常美好的。我渴望表現自己的獨立,不希望依靠父親的錢生活。”不過,布萊爾受父親影響,從小樹立了遠大的政治理想,他的叛逆更多的是“反傳統”。後來,母親的去世使他意識到生命是有限的,從而鍥而不捨追逐夢想。

布萊爾、小湯姆斯、大S都曾叛逆,有叛逆精神的孩子往往更有出息

英國前首相布萊爾

2.前IBM總裁小湯姆斯少年時期相當叛逆,在學習及行為方面都是個有問題的孩子,曾經因為破壞文物而被逮捕、強制拘禁。青年時代,他在布朗大學讀書時幾近放棄學業。這時,老湯姆斯給他寫了一封信,並列出來人生的的資產與負債清單:“資產:有遠見、無私、個性(善良的)、禮儀、友誼(真誠的)、以自己為榮。負債:被動思考、愛錢、不真誠的交往、個性懶散、對他人沒有愛心、對朋友虛偽。”小湯姆斯因這封信而受到極大的鼓勵,不僅完成了布朗大學的學業,而且成功地擢升到IBM的最高職位。

3.大s徐熙媛也曾經是個不折不扣的叛逆女孩,紋身、飈車、泡吧、染髮,任何一項刺激危險的遊戲都玩過。正當她為這種叛逆而引以為傲時,負面新聞增多、事業大幅下滑,使她如夢初醒,決心不再做自由不羈的“毛毛蟲”,要化身為美麗的蝴蝶。在不到一個月的時間內,她刻苦訓練、嚴於律己,改掉自己的一切“惡習”,最終破繭成蝶,成功變身為清純天真、恬靜文雅的少女。


布萊爾、小湯姆斯、大S都曾叛逆,有叛逆精神的孩子往往更有出息

大S徐熙媛


可見,無論是家長的教育、外力的影響,還是自身的覺醒,上述名人的叛逆都適時轉變為前進的力量。但是,這些轉變沒有一項是靠家長的壓制或者放任實現的。因此,面對孩子的叛逆,家長真的不必緊張兮兮、大加壓制,也不能聽之任之、放任不管。只要給予適合的教育或者適合的刺激,他們自然會幡然醒悟。其實,想想年輕時的我們如何標新立異、不服管教,如何讓父母操碎心,就會接受孩子現在的這種狀況。

二、直面叛逆是正確引導孩子的前提

(一)叛逆是孩子成長過程中的正常表現。發展心理學認為,11-12歲至15-16歲的孩子屬於青春發育期。青春期在生理心理方面“疾風暴雨”式的變化,容易讓孩子產生惶恐、迷惑的感受,使其思想意識的一部分指向主觀世界,導致自我意識發展的飛躍。這個時期的孩子具有很強的自尊心,開始強烈關注自己的外貌和風度,重視自己的能力、表現和學習成績。比如,開始愛打扮,買漂亮服飾,甚至有的追求奇裝異服、染髮、紋身;交朋結友,以顯示自己的能力、人緣;重視學習成績,期待別人的尊重,等等。但是,處於青春期的孩子,往往積極情緒較少,消極情緒較多;情緒的穩定性較差,起伏變化較多。主要表現為他們的煩惱增多,孤獨感和壓抑感增強。一方面他們認為自己長大了,自己的事情要自己做主,另一方面還不完全適應社會,導致失敗和碰壁,由此產生困惑和苦悶情緒。

(二)叛逆期最大的表現是“反抗”。這個時期的孩子開始有強烈的獨立自主意識,他們要求人格獨立,要求社會地位與大人平等,要求意識和行為自主。他們會因獨立自主意識受到阻礙而強烈抗爭或冷漠相對,不再願意做家長和老師眼中的“聽話的乖孩子”。這種反抗表現為對一切外在強加的力量和家長的控制予以排斥的行為傾向。在學校表現為不服從老師管理,在家庭表現為不服從家長教訓。 儘管這種內在需求和對自身所處環境的要求是成長必需的,但是由於發展現狀的矛盾給他們帶來一些不適,也會對他們造成相當大的思想危機。

布萊爾、小湯姆斯、大S都曾叛逆,有叛逆精神的孩子往往更有出息

母親指責叛逆的女兒


(三)叛逆期還表現為“反傳統”。一些孩子為了顯示自己獨立了,長大了,往往會刻意標新立異,表現得與眾不同,以引起別人的注意與誇讚。如,布萊爾在大學時的“離經叛道”就招引了無數的追隨者,大S的許多叛逆也是為了顯示自己的勇敢與不凡。但是,這些未必不是好事,它起碼說明孩子不是循規蹈矩、墨守成規的人。越是在這些方面表現強烈,越是說明孩子的反傳統思想意識強、創新創造能力強。如果孩子的言行舉止沒有違反法規道德,我們真的沒有必要要求孩子按我們老一輩人的生活方式去生活。

布萊爾、小湯姆斯、大S都曾叛逆,有叛逆精神的孩子往往更有出息

有紋身的女人


簡而言之,家長必須認識到:叛逆是孩子長大的正常表現,叛逆的孩子需要引導,更需要愛和尊重。

三、四個“體驗”幫你科學管教叛逆期孩子

(一)讓孩子體驗到大人的體貼與尊重。家長要學會與孩子“共情”,即站在孩子的角度考慮問題,設身處地為他著想。比如,凡事尊重孩子的想法與做法,耐心傾聽孩子是怎麼想的。如果孩子有原則性的錯誤也不要過度指責,而是慢慢引導他認識到事情的後果,自己主動去糾正;也可以多聊聊他喜歡的裝扮、遊戲、電視劇甚至是異性朋友,共同討論如何打扮才美麗大方,如何娛樂才能不耽誤學業,如何交往才能不影響身心健康等等。只有潛移默化地加強教育,才能收到春風化雨、水到渠成的教育效果。

布萊爾、小湯姆斯、大S都曾叛逆,有叛逆精神的孩子往往更有出息

媽媽與孩子講道理


(二)讓孩子體驗到自己的成就和價值。通過自己的努力得到別人的尊重、在快樂與被認可中糾正不良行為習慣,是每個人都渴望實現的目標,青春期的孩子在這方面表現得更強烈。家長切忌居高臨下的指教、隨時隨地的訓斥、喋喋不休的講道理,多通過具體實踐和事例讓孩子獲得人生感悟、多發現孩子的優點並大加讚賞才是最好的。

1.生活中要多運用賞識教育,讚賞孩子的優點,孩子就會充滿信心地面對學習與生活。比如孩子擅長電腦操作,可以讓他教給我們或者別人,讓孩子在展示自己能力的同時獲得榮譽感和成就感;出門看到乞丐等有困難的人,可以讓孩子用壓歲錢幫助一下,讓孩子體驗到助人為樂的情懷;甚至孩子與欺負弱小的人打架,也要首先讚賞孩子的見義勇為,事後再討論正確處置的方法,等等。

布萊爾、小湯姆斯、大S都曾叛逆,有叛逆精神的孩子往往更有出息

爸爸讚賞孩子的進步


2.把孩子的缺點轉變成要學習的技能,加以鼓勵和提醒,孩子自會變得更加完美。芬蘭著名心理治療師、焦點解決大師本·富爾曼提倡以“兒童技能教養法”教育孩子甚至成人。他提倡把孩子的問題轉變為要學習的技能,比如孩子經常與人打架,可以讓孩子學會用語言表達憤怒的技能、請求師長幫助調解的技能等。然後與孩子探討學習技能的好處,讓孩子選擇支持者與魔法寶貝,讓孩子演練技能,給孩子進行有意義的慶祝,讓孩子幫助其他有類似問題的孩子。在這個過程中,孩子得到了尊重,得到了他信賴的人的支持與監督,獲得了成就感,自會輕而易舉糾正叛逆、暴躁等不良行為和情緒。

(三)讓孩子體驗到自己的責任。要通過故事、事例、孩子崇拜的榜樣告訴孩子:人活著不止是為了自己,還有一定的社會責任;標新立異不在於外在,而在於思想、學習、創新等有價值的內在;可以反傳統、反權威,但不可以超越法紀與道德紅線。如果任意而為,違反社會規則,就會受到社會的懲罰,甚至被社會所拋棄。當然,必要的家規還是應該設立的。要與孩子協商一致,違規後應該怎麼彌補、怎麼懲罰,而不是訓斥或打罵,讓其有尊嚴地意識到自己的錯誤和應當承擔的責任,才會讓孩子敬畏法則、遵紀守法,不至於使自己的叛逆造成不良後果。

布萊爾、小湯姆斯、大S都曾叛逆,有叛逆精神的孩子往往更有出息

媽媽對孩子耐心引導


(四)讓孩子體驗到“和而不同”。叛逆期的孩子肯定有許多言行舉止不為家長所接受,為此家長要做到與孩子“和而不同”,凡事未必保持一致,但不至於針鋒相對。

1.重視實踐檢驗。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當與孩子意見不一致時,家長可以用實驗的辦法糾正孩子的不良觀念與言行。比如,孩子認為學習無用而不好好學習,可以讓孩子做家務、維修電路等進行驗證,先讓孩子毫無準備地做一遍,再讓孩子通過規範學習後做一遍;也可通過名人的事例糾正孩子的“學習無用論”。

2.爭取協商一致。對孩子的缺點毛病不必一下子徹底打壓,可以適度讓步,與孩子達成協議,監督實施。比如,孩子喜歡玩網遊,可以與孩子商定玩的時間,讓孩子以一定的學習生活習慣的改善來換取娛樂機會。這樣,兼顧學習與娛樂,雙方自然容易接受。

布萊爾、小湯姆斯、大S都曾叛逆,有叛逆精神的孩子往往更有出息

家長與孩子協商問題

3.提倡求同存異。

由於家長與孩子思想認識的不同,雙方不可能事事達成一致,但是應該提倡求同存異,互不突破對方的底線。比如,對於留長髮、化妝、穿名牌服飾等問題,只要不明顯違反校規、不影響家庭生活,在無法分辨孰是孰非的情況下,可以讓孩子有一定的自主權。

結束語

叛逆期的孩子一旦感受到理解、尊重和讚賞,她們“想長大”“想獨立”的願望就會得到滿足;一旦樹立了規矩意識和底線思維,他們就會自我約束,自然會接受家長的意見建議和管教。同時,家長一定不能泯滅孩子的“求異思維”,只要不越紅線,不破底線,我們理應允許孩子的人生豐富多彩、富於創新!

#我是薦書官##423頭條知識節##母嬰好物推薦#

★作者:@教育心理專報,剖析典型教育案例,分享科學教子方法,解決家庭教育困惑。歡迎關注,查看更多精彩內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