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們對《陳情令》的結局滿意嗎?

用戶3336075994056


《陳情令》陪伴了大家一整個暑假,酸甜苦辣各種滋味應有盡有,如今劇結束了,許多觀眾卻還在戲中沒走出來,特別是在劇中大結局尤其令人意難平的情況下。

藍忘機與魏無羨分道揚鑣後,魏無羨在山頂吹陳情,一聲“魏嬰”從身後傳來,他轉過頭笑了,這一段有網友認為是BE,因為沒有看見藍忘機的身影,到底重逢沒有隻能憑想象。但也有網友從那句“魏嬰”以及魏無羨轉過身後眼眸中的影子細節分析出,確實是藍忘機來找他了,所以是HE。總之,這部分開放式的結局總讓觀眾覺得有些不得勁,倒是說清楚呀。

之前有網友曾爆料表示,大結局被更改剪輯了,所以才會有這麼模糊的結局,據說原本的結局並不是我們目前看到的這一個。而日前曝出的一段肖戰與王一博在採訪時的表現,似乎印證了這個猜測,結局被更改貌似實錘了。


採訪中,肖戰王一博一起看視頻,播出的正是大結局那段,肖戰還回憶起了當時拍攝的細節,說這地方真的風景特別好看,但是走到那裡特別遠,要走四十多分鐘,還爆料導演說有一架無人機墜毀在對面的山上了。

兩人看著視頻,情緒隨著劇中魏無羨與藍忘記的分道揚鑣漸漸沉重,肖戰還道了一聲“拜拜”,誰知,看到魏無羨在山頂吹奏陳情時,肖戰突然疑惑地“嗯?”了一聲,表情一臉蒙圈,好像在說“後面怎麼還有?”

然後兩人開始專注的看視頻,像第一次看到結局的模樣。視頻裡魏無羨聽到了那句“魏嬰”時,肖戰還連問了王一博兩遍,“是叫了是吧,是叫了一聲是吧?”不是說自己記憶力特別好嗎?肖戰你為什麼好像啥也不知道的樣子?


網友也很蒙圈啊,為什麼兩大主演都不知道自己演的大結局什麼樣的,所以結局是真的被改了吧。

在這之後,主持人讓兩人推薦一個貴州或者橫店的景點,王一博說橫店到處都是好看的景點。

肖戰順勢接上話,說對啊,就比如拍大結局的那個景,剛才也說了很漂亮,就是特別遠。但是請注意,《陳情令》大結局是在貴州拍的。


肖戰提到了大結局,耿直的王一博立馬就想到了貴州的瀑布,但是肖戰堅定肯定的否認,沒有瀑布,沒去瀑布,來欣賞一下肖戰的否認三連。


王一博問我們去的那個瀑布在貴州的哪裡?肖戰說我們哪兒去瀑布了。

王一博肯定道,我們去了。網友能明顯看到肖戰衝王一博眨了眨眼睛,瘋狂暗示,無奈王一博根本沒看見,於是肖戰就轉移瀑布,試圖模糊焦點問王一博是不是泡澡的那個瀑布。

王一博說不是,並且詳細描述去貴州瀑布的細節,肖戰:沒有沒有絕對沒有。


王一博繼續講述細節,肖戰繼續混淆重點,你說的就是橫店的瀑布。爭不出結果,肖戰以一句“沒事,不重要”趕緊結束了話題。

貴州的那個瀑布到底去沒去呢?自然是去了,就是大結局裡魏無羨與藍忘記,一個吹笛,一個彈琴,兩人商業互吹“不愧是我們”的瀑布。


那麼肖戰為什麼瘋狂否認沒有瀑布呢?有網友結合肖戰前後看到大結局的反應,再加上王一博說大結局瀑布,可以合理推測,肖戰看到“忘羨”分道揚鑣時,可能以為後面的部分已經被剪掉了,所以對藍忘機回頭找魏無羨的劇情才會顯得很蒙圈。

劇中結局就到魏無羨回頭為止,所以肖戰也順其自然的以為瀑布的部分也被剪掉了,為了顧全大局,才否認還有瀑布這麼一段。但他沒想到的是導演只是剪輯過後打亂了順序,把瀑布的劇情剪到前面去了。此處還有一個細節,拉遠景,網友表示一般拉遠景都屬於結局的處理方式。所以真正的結局,可能是“忘羨”分道揚鑣後,時隔多年,藍忘機又來找魏無羨了,最後兩人寄情山水,彈琴吹笛,相伴一生。

不得不說,猜測十分合理啊!或許這樣的大結局更令觀眾滿意吧,其實無論是不是剪輯打亂了順序,正如肖戰所說的,他把魏無羨留在那裡,還給了他心愛的人,“忘羨”總是在一起的。


現男友影視


一次偶然的機會看了原著小說,被書中豐滿立體的人物形象、跌宕起伏的故事情節、坦蕩無私的英雄氣概所吸引,原來所謂的小眾文學,也可以如此蕩氣迴腸。

電視劇《陳情令》播出後,便順理成章的成為第一批觀眾。大結局放出時,我已經斷定,這部劇應該是繼《琅琊榜》之後,對網絡小說最成功的改編之一。原著的主題是正義與愛情,以主人公攜手暢遊江湖作為結尾,帶著出世的淡然與飄逸。而《陳情令》的主題是對正義的探尋與對友情的解讀,以藍忘機擔當仙督,主人公攜手共同肅清奸邪還江湖以公平正義為結束,帶著入世的擔當與智慧。從小愛到大愛,相比原著,這是一次格局與立意的提升。

回首《陳情令》中忘羨的正義之路,每一步都令人喟嘆。從一開始少年們的一腔熱血與初生無畏,換來的是火燒雲深不知處與血洗蓮花塢。到淬鍊陰虎符以武力誅陰邪,換來的是金氏王朝與仙門百家的虛與委蛇與覬覦陷害。再到斂去鋒芒蝸居夷陵以避世,換來的是桃園夢碎挫骨揚灰。正義之路為何如此艱難?歷經了無數苦難與等待的藍忘機終於窺得了答案。正義靠的不是一腔熱血、無法匹敵的力量,更不是烏托邦。真正的正義是要建立公平秩序,要贏得人心,要掌握力量和權利,更要在年輕人心中埋下正義與希望的火種。從藍忘機擔當仙督時起,一生鋤奸扶弱無愧於心就不再是少年人的祈願,而是擲地有聲的承諾,是義無反顧的踐行。當金凌、藍思追等後起之秀在一次次變故中開始獨立思考仗義執言時,我們看到了整個江湖未來的希望。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轉身時,可以是天大地大一人一騎走天下。回眸時,也可以攜手執筆,吹一曲高山流水,畫一幅山河人間。

煮一杯生死悲歡祭少年郎,明月依舊何來悵惘?不如坦坦蕩蕩歷盡風和浪,天涯一曲共悠揚。《陳情令》的結局你讀懂了嗎?








斜槓姥姥


對陳情令的開放式結局很滿意!

感覺它照顧了大多數人的感受,給觀眾留下了更多的想像空間。忘羨可以一起回雲深不知處,也可以一起鋤奸扶弱浪跡天涯,也可以兩者兼得。一聲“魏嬰”,一個回眸一笑,讓苦苦追劇的我們感覺一切都圓滿了, 已經不執著於忘羨結局是否與小說一致了,只要兩個人的情誼還在,那麼一切值得。

最後這樣的一個結局,也留下了未完待續的可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