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臣軍事實力如何?

老海講歷史


車臣這夥人的戰鬥力還是非常的彪悍的,

雖然說最終還是被普京用強力的手段收拾乾淨了,

但是蘇聯但是俄羅斯軍隊也付出了非常慘重的代價,

在全世界面前都丟了臉,在蘇聯解體之後,車臣們就開始了自己的獨立戰爭的道路。

雖然他們和他們知道俄羅斯的戰鬥力非常的強大,但是他們還是不屈不撓的一次次取得勝利。

在第1次戰爭中,蘇俄羅斯軍隊付出了非常慘痛的代價,連自己的將軍都被殺掉了,

這讓所有的人都知道了,俄羅斯軍隊是外強中乾的,

並不是那麼的強大,

讓俄羅斯人在國際上丟了臉,

在普京上位之後發動了第2次車臣戰爭,再次這次戰爭之後基本上車臣的反叛分子都被消滅乾淨了,

但還是有一定的武裝力量,

在普京擔任總統之前,俄羅斯軍隊佔據著絕對的優勢,

還是沒有能夠徹底的解決車臣的問題,

而在普京上任之後,用絕對的人海戰術將車臣這個國家碾壓乾淨了,

這也導致了車臣的正規軍,正規軍隊基本上完蛋了,

但是還有一些游擊隊在堅持游擊戰爭,

在消滅了車臣的正規軍之後,普京就採取了扶植傀儡的方法來穩定住車臣這個地區,

他扶持的一個地方軍團軍閥叫做小卡德羅夫。

這個傢伙手上有1萬多的精精銳部隊,

而普京覺得1萬多人實在是太多了點,就讓他去削減軍隊。

小卡德羅夫也是非常的配合又自己減掉了5000多人,

但這5000多人還是以各種其他的方式存在著。

可見這個小卡德羅夫對於普京來說並不是特別的服從,

一旦普京不存在了,那麼他造反只是一個時間的問題。


歷史思想家


先來看看當年車臣武裝實戰的戰例。蘇聯解體後不久,當時的車臣總統杜達耶夫開始蠢蠢欲動企圖獨立;葉利欽起初因忙於蘇聯解體後俄聯邦的建設而選擇了退讓:撤出俄聯邦設在車臣的一切行政機構和人員;基本上是默認了杜達耶夫的獨立。

但是,隨著杜達耶夫勢力的不斷壯大和該地區民族衝突的日益惡化,葉利欽最終不得不選擇出兵車臣。而在第一次車臣戰爭期間,杜達耶夫領導的車臣武裝就和俄軍在車臣首府格羅茲尼爆發過一場極為慘烈的城市戰。

戰役初期,俄羅斯首先派出的是第131摩步旅和第81摩托化步兵團;但誰曾想這兩支武裝進入格羅茲尼就如同羊入虎口:在車臣武裝阿布哈茲營和穆斯林營的猛攻下,第131旅的旅長陣亡,全旅傷亡率高達30%;反觀第81摩托化步兵團的情況更是慘不忍睹,最後只有11人活著撤出。

人員傷亡之外俄軍的裝備戰損數也極高:26輛坦克被摧毀20輛、120輛裝甲戰車有102輛在戰鬥中被毀。為了羞辱俄軍,車臣武裝甚至還將俄軍將士的屍體築成掩體、把俄軍士兵的頭顱割下綁在火箭彈上發射等等,由此便可見當年戰役的慘烈程度和車臣武裝的強悍。

當然,俄軍在格羅茲尼的潰敗也是有其深層次原因的:當時,俄軍雖然跨軍種大規模出動兵力,但僅僅是紙面數據好看而已;當時俄軍不僅缺乏戰鬥經驗而且紀律渙散,再加之戰前準備不足、戰術不合理、協調不當等原因,失敗幾乎不可避免。

反觀當時主打格羅茲尼戰役的車臣武裝,其麾下的成員大多都是西方軍事強國退役後的僱傭兵,他們有的來自海豹突擊隊,有的來自德國GSG9、還有的來自波蘭GROM特種部隊......這些僱傭兵不僅戰術配合得當,而且戰鬥經驗也非常的豐富,與當時萎靡渙散的俄軍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如今,小卡德羅夫治下的車臣武裝雖然安分守己,但也經常會出現在中東和東烏克蘭等地的戰場,所以他們的實戰鍛鍊還是一直有的。

不過,俄聯邦為了防止車臣再次擁兵自重,普京推舉小卡德羅夫擔任車臣總統後對車臣武裝進行了數次兵力改編,包括在2006年的時候取消小卡德羅夫的私人武裝:總統警衛局;還有諸如東方特警營這樣的車臣高層家族武裝。

坦白而言,當下的車臣武裝雖然還貼著“軍事強悍”的標籤,但整體已經被俄聯邦削弱到了一個可控的範圍。所以說,如果以現在車臣的軍事實力是很難再次有兩次車臣戰爭中那樣的爆發力的。

我是軍武最前哨!


軍武最前哨


車臣人戰鬥力相當強悍,連戰鬥民族俄羅斯人都有所忌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