沅江:科技助農 讓種田變得容易

紅網沅江市分站4月16日訊(

通訊員 鍾祖彪 鄔浩霖)眼下正是沅江市早稻生產的好時節,廣袤的原野上到處是一派繁忙的景象。在沅江市共華鎮和裕村的田野上,專業化從事農業病蟲害統防統治的沅江市萬家豐公司的數臺植保無人機依次升起,向著已經完成播種的稻田裡噴灑著均勻的藥劑。壯觀的飛灑場面,吸引了周邊的群眾前來觀賞。

沅江:科技助農 讓種田變得容易

植保無人機在向稻田噴灑農藥

“植保技術更新換代,促進了農業生產的發展。一個是減輕了農民的勞動強度,另外一方面對病蟲害防治提供了保障。”萬家豐公司負責人黃安輝說。

萬家豐公司成立於2008年,通過十多年的努力,公司的服務面積從最初的3000多畝發展到現在的50多萬畝。黃安輝告訴我們,公司最初使用的植保機械是揹負式的機動噴霧器,這種設備是一個人一天大概防治40畝左右的農田。而現在採購的一臺植保無人機一天的防治面積則可以達到500畝,比以前十個勞動力的作業效率還要高。加上這種植保無人機是遠程操控,施藥人與農藥不接觸,使開展病蟲害防治的工作人員的生命安全更有保障;另外,植保無人機施藥相比噴霧器要更均勻,也確保了病蟲害防治更有效率。

看到了植保無人機的好處,黃安輝的公司今年一口氣採購了12臺。

“加上以前的, 現在整個公司已經達到了25臺, 日作業能力能達到1萬畝以上。 ”黃安輝說。

沅江:科技助農 讓種田變得容易

黃安輝與飛防手在交流

植保無人機市面上的價格是五萬多元,但國家對這種植保無人機開展補貼,一臺無人機採購到家,實際上只要兩萬多元。高科技植保裝備在水稻病蟲害統防統治中的不斷投入使用,不但改變了人們對農業生產髒和累的陳舊觀念;飛防設備的使用,也讓一些飛防工作人員脫了貧,致了富。劉長冬是萬家豐公司的一名植保無人機操作人員,他從2016年開始在公司開展飛防工作,四五年時間,每年純收入都在四萬左右。

沅江:科技助農 讓種田變得容易

劉長冬飛個無人機一年可賺四、五萬元

“效益最好的一年是5萬多純收入。 ”劉長冬很驕傲地說。

沅江市歷年來高度重視農作物病蟲害專業化統防統治工作,全市成立了13家統防統治服務組織,每年與農民簽訂全程承包服務面積達110萬畝以上,覆蓋率超全市水稻種植面積的90%。目前13家統防統治服務組織擁有機防手2930名、各類施藥機械6348臺(套),日服務能力達15萬畝以上。

[初審:徐婷][終審:孫莉]

【來源:沅江新聞網】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創致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