亳州:唐超,抗疫一線 為生命“站崗”

亳州:唐超,抗疫一線 為生命“站崗”


  檢查疑似病例、巡查發熱病房、會診重症病例、逐一看病人胸片……穿著白大褂、戴著聽診器、拿著病歷記錄奔波在病房和辦公室之間,這是市人民醫院呼吸內科主任唐超的日常工作狀態。作為亳州市新型冠狀病毒肺炎臨床救治專家組組長,唐超已經連續工作了一個月時間,“辛苦點沒什麼!我是一名醫生,要為廣大患者的生命‘站崗’!”

  抗疫一線“連軸轉”

  “一直到現在,我沒有休息過一天,也沒睡過一次好覺,除夕也是在醫院裡過的。”唐超說,面對疫情的不斷蔓延,醫生的使命感讓他深感憂慮。

  不久前,渦陽縣報告稱該縣一醫院接診了一名新冠肺炎確診患者,需要專家組會診,唐超趕緊乘車趕往渦陽。在聽取當值醫生的彙報後,為進一步瞭解患者的真實情況,他冒著被感染的巨大風險,毫不猶豫地進入隔離病房,和患者面對面交流,掌握了第一手資料,並建議將病人送往亳州市人民醫院進行救治。

  除夕夜,萬家團圓,而唐超在醫院一直忙到了大年初一的凌晨2點,一碗泡麵成了最有味的年夜飯。

  戰前培訓抗疫情

  隨著疫情的發展,形勢更加嚴峻,市人民醫院發熱門診和留觀病房不堪重負,急需尋找新的診療地點。唐超多次到新建的亳州市骨科醫院實地考察,提出改造方案和建議,骨科醫院作為我市新冠肺炎患者定點收治醫院在很短時間內就投入使用。

  確診患者和疑似患者不斷增加,防治壓力陡增,原來的醫務人員已不能滿足需要,醫院其他科室工作人員陸續進行增援。“這些同事都不是感染或者呼吸專業的,我結合自己的經驗多次給他們培訓新冠肺炎防治的相關知識。”唐超說,同時他也在給大家鼓勁,“就像擊敗SARS一樣,我們同樣會擊敗新冠肺炎疫情,大家要有必勝的信心”。

  作為專家組組長,除了救治患者,唐超還多次隨市督查組下街道社區,去村莊,看村衛生室,考察防疫工作開展情況,為防止疫情擴散建言獻策,並提出合理化建議和意見。

  救治現場急先鋒

  年過五旬的唐超從醫30餘年,斬獲榮譽無數。曾因在SARS防治工作中成績突出,被省委組織部評為“抗擊非典型肺炎優秀共產黨員”。他還是我市首屆學術和科技帶頭人、市人民醫院首屆名醫、市政府特殊津貼獲得者、2017年安徽省先進工作者……

  不論是在2003年抗擊SARS,還是目前阻擊新冠肺炎疫情,唐超都牢記自己作為一名醫生的職責和使命。

  為了守好門、把好關,唐超無論再忙都要對留觀、疑似或確診患者的胸部CT逐一審閱,唯恐漏掉任何環節。一旦出現意外情況,無論何時,他都及時出現在救治現場,多次化解了臨床難題。

  作為一名有著30餘年黨齡的共產黨員,唐超積極申請到武漢醫療隊服務,但因身為專家組組長,擔任的救治責任大未被批准。不過,在他的鼓舞下,他們科室3位業務骨幹申請去了武漢支援,有近20名醫務人員主動申請投身到我市抗擊疫情的臨床救治一線。

  “不論在武漢還是亳州,在哪裡勤奮工作都是為抗擊疫情做貢獻。”唐超說,為了彌補未能成行的缺憾,他向黨組織繳納了2000元的黨費,為疫情防治再獻一分力量。


分享到:


相關文章: